高琦;邵建明
目的 对广东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因分型,探讨TNF-α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68例无亲缘关系的MS的病人和106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作TNF-α分型.结果 TNF-α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正常人组间无显著差(P均>0.05).结论 从目前调查的例数分析,广东人群中MS与TNF-α基因不关联.
作者:梁永源;董亚贤;陈盛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 对104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同期男性健康组对照.结果 男性尖锐湿疣发病高峰年龄为21~36岁,好发部位为龟头(73.1%)、冠状沟(55.8%)、包皮(44.2%).大多数局部有瘙痒(59.6%)和烧灼感(51.9%),多以不洁性接触传染(65.4%).血液流变学显示:全血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尖锐湿疣具有性病的一般临床特点,血液流变学呈高黏血症改变.
作者:叶加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实验研究环氧化酶2(COX-2)mRNA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及应用COX-2抑制剂对SAP胰腺损伤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用药组,用药组在造模前30min经股静脉注射COX-2抑制剂赛来昔布10 mg/kg,SAP组和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和SAP组用3.5%牛磺胆酸钠制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各组造模后0.5 h、6 h、24h取6只动物取材测量腹水量,抽血测定脂肪酶证实急性胰腺炎(AP),胰头部固定位置行病理检查并评分,测定胰腺MPO的活性,放免法测定胰腺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用RT-PCR测定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COX-2 mRNA在SAP造模后0.5 h表达即增强,相对应胰腺的PGE2水平升高,6 hMPO升高,胰腺的病理损害明显;应用COX-2抑制剂赛来昔布组在SAP造模后各时间点COX-2mRNA表达明显抑制,对应PFE2下降,腹水量减少;6 h、24 h胰腺的病理损害减轻,MPO减少,胰腺的病理评分、MPO与COX-2 mRNA的表达有相关性;各时间点血脂肪酶变化不明显.结论 COX-2在SAP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抑制剂可以减轻SAP时胰腺的病理损害,可能与减轻中性粒细胞在胰腺部的浸润有关.
作者:刘凤祝;李非;张淑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40例在缬沙坦基础上,每日静脉给予刺五加注射液60 ml滴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24 h尿蛋白(UEAR)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衰有相互协同的作用,疗效优于缬沙坦组.
作者:王桂梅;孙喜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社区口腔保健模式.方法 总结深圳市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成果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口腔保健室的优越性.结果 深圳市已形成了全市性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口腔保健室管理规范.结论 规范和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口腔保健室,形成深圳市的口腔保健网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作者:石启明;刘寿桃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自动视野检查对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34例(37眼)诊断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自动视野图象进行分析.结果 造影早期视盘全部或部分荧光充盈延缓或缺损,晚期视盘荧光形态有多种表现形式.视野缺损的部位和范围与FFA视盘的缺血部分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结论 FFA和视野对AION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露;王艳玲;李明铭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对新生儿游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探讨加强新生儿游泳的安全管理方法,加强责任心,树立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云南白药预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随机选择需拔除下颌两侧阻生第三磨牙患者96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结果 药物组48例拔牙创仅1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2.08%;对照组48例拔牙创有7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14.5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云南白药预防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后干槽症效果良好.
作者:石启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贫血常有各种病因可查.我院血液科每年要收治多例贫血患者,虽经骨髓检查诊断为缺铁为主的增生性贫血,但部分患者补充铁剂效果不佳,早期患者又缺乏特异性消化道主诉与症状,故往往在入院早期或再次入院时都未能作胃镜、肠镜等检查,导致延误诊断.现将以贫血为首诊的30例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分析在此做一小结.
作者:程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总结眼球热烧伤急性期、营养紊乱期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按Roper-Hall分度法把烧伤分4度,并根据烧伤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急性期、营养紊乱期、瘢痕期.急性期给予抗感染及肝素等治疗;营养紊乱期给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及羊膜覆盖等治疗.结果 25只Ⅲ度以上烧伤眼,24只眼保留有功能,1只眼转外地行角膜移植.结论 眼球热烧伤有一个复杂的、较长的病理过程,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伤眼感染、溶解坏死、穿孔、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烧伤早期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体系,是保存眼球、为二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的保证.
作者:贾英华;刘虹;李华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尤其适合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麻醉.现就其应用解剖、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飞;万帆;蔡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功能衰竭65例使用抗感染、强心及立其丁、阿拉明、东莨菪碱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变化指标.方法 选取65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均使用抗感染、强心、立丁其、阿拉明、东莨菪碱等综合治疗.结果 经过使用上述方法的综合治疗,本组65例治愈50例(占76.92%),显效10例(占15.38%),无效5例(占7.69%).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能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应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乌体林斯注射液1.72μg肌注,每周1次,共用12周,联合应用口服维生素A+D,1粒1次,1次/d,连用1年,患儿有呼吸道感染时同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不用乌体林斯及维生素A+D,其它用药同治疗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并随访1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IgG、IgM、IgA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楚溪;温冬娣;曹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入院宣教是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我院在入院宣教工作上分级管理,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规范入院宣教标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定期对入院宣教的效果进行评价反馈,为患者在后期的治疗护理中良好配合打下了基础.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普通阿司匹林与林肠溶片阿司匹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服用普通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及分析,比较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药物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刺激所致不良反应多见,而上消化道出血、出皮疹、过敏则少见.结论 在临床上使用拜阿司灵比普通阿司匹林更安全,临床上拜阿司灵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普通阿司匹林.
作者:新怡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对68例秋冬季腹泻婴幼儿患者,采用采用维丁胶性钙、氢氧化铝凝胶、叶酸、潘生丁联合中药服治疗,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组对照.结果 两组患儿均痊愈,未见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用小儿秋季腹泻方治疗婴幼儿秋冬腹泻临床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费用价廉,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邹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的影响因素,提高TURP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1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TURP资料,年龄57~58岁,平均68.3岁;术前彩色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18.5~201.0 ml,平均47.1ml;大尿流率(Qmax)平均7.9 ml/s;平均尿流率(Qave)平均4.4 ml/s;剩余尿量(Ru)平均85ml,IPSS评分平均25分.结果 152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2.1 g,电切时间平均62.1 min.术中输血2例,无因穿孔或无法控制出血需改开放手术病例,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3例,无TURS发生,137例(90%)患者随访1~36个月,Qmas平均增至16.9 ml/s,Qave平均增至10.8 ml/s,Ru平均降至17ml.IPSS平均7分.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充分认识TURP疗效影响因素,使TURP规范化,可进一步提高TURP疗效.
作者:曹振学;詹中锋;祁占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组织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通过生物显微电镜在实验课中的应用,切片图像清楚,易观全局,便于示教,节省时间,扩大了实验内容,并且自编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明确实验课堂目标,做到课堂目标考核与期末技能考核成绩相结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组织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作者:李占生;李文明;陈世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8肽生长抑素(施他宁)、14肽生长抑素(善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方法 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成两组,施他宁组50例,善宁组50例.两组均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静脉营养支持、制酸、抗生素应用,其中施他宁组应用施他宁6mg加入0.9%的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4h维持,疗程7 d;善宁组应用善宁0.5 mg,加入0.9%的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4 h维持,疗程7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施他宁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善宁组.结论 施他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优于善宁,两者疗效有区别.
作者:朱光辉;邬善敏;胡洪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时机、技巧和入路.方法 随访1994~2005年外侧入路治疗的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46例,根据Holmbe分类均为Ⅲ、Ⅳ型,均经过1次以上手术复位失败.麻醉下由肱骨外上髁向上3.0~3.5 cm纵切口进入,在纠正侧方移位同时,用骨膜剥离器插入骨膜间隙,轻轻撬拨骨折远端,使骨折解剖复位,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 本组46例均获随访.根据随访时拍片,骨折均在4周内达临床愈合,其中解剖复位38例,近解剖复位8例.无发生肘内、外翻、神经损伤及骨化性肌炎和针孔感染等.结论 单一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只要注意到了骨折侧偏、分离、成角、旋转或嵌插的纠正,结合从外、前、后三个方面的直接观察骨折的解剖复位,内、外髁克氏针交叉固定稳定,此入路不损伤重要组织,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械,手术时间短,复位固定好,在基层医院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贾培征;洪海滨;黄仕光;王友洛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