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运用

吴倩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鼻腔舒适护理.观察两组舒适度评分及并发症情况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对照组术后1天内及鼻腔填塞物拔出后当天舒适度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50%)高于观察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随访分析

    目的:对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追踪.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聚桂醇药物硬化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39例患者曲张静脉无复发(97.5%),1例治疗后1年交通支复发(2.5%).术后出现穿刺点红肿、疼痛、硬结节24例(60%),神经官能症状1(2.5%)例,色素沉着35例(87.5%)等.结论: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外观美观、住院周期短、无麻醉风险.

    作者:解银立;支兴兴;翁高洁;朱锐;杨丽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新生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通过了解国内外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为产妇自身、新生儿以及家庭.

    作者:高改改;查晓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药事管理的有效方法,以临床合理用药咨询为例.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017年间开具的药品处方中随机抽取2000份作为观察组,并从中收集开具药品处方2000份作为对照组.调查过程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药事管理,观察组接受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开具处方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医院药事管理而言,临床合理用药咨询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确保临床安全用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樊琪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综合疗法对减轻疼痛、改善骨密度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27例行补钙+止痛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7例行综合疗法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治疗1年后的疗效.结果:①实验组治疗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后不同区域(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予以补钙、止痛、钙代谢调节、性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骨密度,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礼科;朱德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结合饮食调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结合饮食调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乳腺啊化疗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共有患者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护理组在个性化护理上再结合饮食调护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SDS)、焦虑评分(SAS)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的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结合饮食调护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在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为时间段,以门诊就诊的病人8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人文关怀护理).分析二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少,医疗纠纷发生率低,数据经过检验分析,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门诊护患沟通中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少,医疗纠纷发生少.

    作者:李敏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鼻腔舒适护理.观察两组舒适度评分及并发症情况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对照组术后1天内及鼻腔填塞物拔出后当天舒适度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50%)高于观察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倩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音乐疗法在眼外伤小儿及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在眼外伤小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眼外伤患儿及其家属,利用抛硬币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和其家属,除做一些常规疗法外,也给予音乐疗法.对照组患儿和其家属,只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眼外伤恢复情况,并运用焦虑评定量表测评.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恢复情况较好,同时,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情况平均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音乐疗法应用在眼外伤患儿及家属中对治疗病情有显著疗效,保证能够小儿视力得到更好的恢复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小儿家属焦虑情况的发生.

    作者:刘蓓蓓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疼痛护理

    目的: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收治疼痛.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收治常规疼痛护理进行管理,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物理止痛方法及按需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等,试验组采用改善疼痛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收治14d和收治1个月MBI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及骨折后护理,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日益引起关注,

    作者:龚敏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肺叶切除术后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出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用于肺叶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我院30例肺叶切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纳入患者,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对抗凝组患者:手术后12到24h进行低分子肝素的皮下注射;对非抗凝组患者:无给药治疗.结果:抗凝组、非抗凝组手术后即刻和低分子肝素使用后的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第一天的血栓弹力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凝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后血常规检测中红细胞计数与抗凝前比较平均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肺叶切除术后12到24h应用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不会提高手术后初期出血的危险.

    作者:郝媛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应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需要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加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佳,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有所保证,值得推广.

    作者:胡铁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脱水剂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脑水肿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继发性病理过程,引起脑水肿主要因素与颅脑外伤、脑血管性疾病、颅内感染、脑寄生虫病、脑先天性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关系到颅内疾病的预后.本文就结合神经外科疾病特点表现,对近些年来我国神经外科中常用结合脱水剂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以下总结,以建立神经外科脱水剂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作者:韦程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25例.对照组的患者25例应用常规性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25例在常规性方案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更好(P<0.05),研究组的患者心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要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更少(P<0.05).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之中应用卡维地洛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的指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临床上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许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浅谈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92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n=46例)和参照组(n=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阴道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阴道症状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相较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来说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彬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刺基础上使用中医骨伤手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腰椎功能(JOA)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作者:邬双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评估两组负性情绪与脑外伤知识掌握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分值较低,脑外伤知识掌握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改善其负性情绪,加强患者对疾病实施的掌握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孙顺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6S管理方法应用在院前急救车辆管理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院前急救车辆实施6S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的急救车辆管理(10辆)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我院的急救车分为观察组5辆和对照组5辆.其中观察组的车辆实施6S管理模式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的车辆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急救车辆的扣分情况发现,观察组急救车辆的医疗用品管理(t=-14.036,P<0.05)、无菌物品管理(t=-13.256,P<0.05)、医疗废物处置(t=-11.258,P<0.05)、手卫生管理(t=-10.695,P<0.05)的扣分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情况且对比差异显著;通过对比两组急救车辆的使用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急救车辆利用率(t/x2=12.356,P<0.05)、护士跑动距离(t/x2=-9.786,P<0.05)以及红灯呼叫率(t/x2=-13.578,P<0.05)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的使用情况且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于院前急救车辆实施6S管理方法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何萌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每个科室报告的100例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ADR),对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造成不良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且提出合理用药意见.结果:100例患者中女性ADR出现概率明显低于男性,并且ADR出现概率高的年龄段是32-39岁(58.00%),相对于其他各个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DR患者的给药方法主要是单独用药,而给药渠道主要是静脉注射.结论:氟喹诺酮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抗菌性药物,临床应用中应充分掌握禁忌症以及适应症,尽可能防止不正确联合用药,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法,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不良反应,进而有效减少ADR出现概率.

    作者:张星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体会

    目的:通过家庭责任医生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管理科持续对2015-2017年间8个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慢病随访、录机质量控制,分析査桥片区各团队人员在慢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按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将慢病管理质量逐步提高.结论通过有效地慢病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控制,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讨论有效地慢病管理方式对社区慢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管理自我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推动了家庭责任医生对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自我提高的要求.

    作者:倪亚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