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活动情况的影响

王超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腹部手术, 术后活动情况,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应用在腹部手术患者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品管圈活动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按照患者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50例患者常规护理,第二组50例患者行品管圈活动,对术后活动当日下床活动时间、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患者术后活动情况分析之中,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下床活动时间和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可有效的缩短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数量为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其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惊厥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姣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3月-10月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室速的不同分为4组,同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全部患者检查阳性率为35.83%,其中Q波变化4例,所占比例为9.3%,R波变化6例,所占比例为13.95%,T波变化16例,所占比例为37.21%,ST段变化17例,所占比例为39.53%VT在2-4h的B组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行心电图检查可进到明显的非典型性变化,其中T波的变化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张绍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创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行急诊切开减张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创面,记录效果.结果:术后7-15天移除引流敷料,见患肢肿胀消退,创面基底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感染,16例创面行直接缝合术,68例创面行刃厚皮片游离植皮术封闭创面,2例行大腿截肢术.未施行截肢术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外形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创面有明显的疗效,可在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陈召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CO2激光治疗女性尿道口尖锐湿疣1例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本文报道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CO2激光治愈女性尿道口尖锐湿疣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且HPV转阴,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璐;张莉雪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淋巴漏的消退,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项痹验案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有颈部疼痛,僵硬,肢体麻木,关节疼痛,每遇劳累症状加重.中医对本病也有记载,为现代治疗本病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本病病程迁延,每遇诱因寒湿、劳累等病情加重,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气血、肝肾不足等,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脉,发生本病.临床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作者:郭双;王成武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微笑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社会科技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物质需求大多数得到满足,因此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始逐渐提高.医院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设施,无论是生病治疗还是健康体检,都需要到医院完成.长期以往,人们不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体验.为此本文特意进行微笑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的应用的研究表述.

    作者:贺文俊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应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需要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加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佳,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有所保证,值得推广.

    作者:胡铁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对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某时段内接收的44例直肠癌患者,按手术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传统开腹,观察组腹腔镜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各指标及炎性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6.23±15.23)ml,术后排气(2.00±0.12)d,开始进食(2.11±0.12)d,住院时间(7.45±0.56)d,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WBC(10.23±2.22)×109/L,Lymph(1.00±0.23)×109/L,IL-6(62.23±13.23)pg/ml,CRP(72.33±10.23)mg/L.炎性指标改善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主要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9月间收治的1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价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评分、生命活力评分、社交积极性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丽琼;郑素琼;伍帆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对比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中CT与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虽具有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共117例开展对比性研究.患者入院后先接受颅脑CT与MRI检查,其后接受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认患者多发性脑梗死病情.将CT检查结果、MRI检查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比对后,对比CT与MRI所具有检出效果及对不同直径病灶所具有的检出效果.结果:经对比CT与MRI检出结果,发现MRI在发病24小时内的患者中的检出效果较好,P<0.05;且MRI对于微小直径病灶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CT,P<0.05.结论:CT与MRI均可用于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且均具有一定诊断效果,但相较于CT,MRI在发病24小时内及微小直径病灶患者具有更好检出效果.

    作者:俞先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感染科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60例感染科患者,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风险管理,分析不同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意外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和3.33%,对照组为10%和23.33%,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高雅琴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疼痛门诊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在疼痛门诊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000例疼痛门诊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经对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疼痛门诊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诗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选定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43例,采纳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43例,采纳微创介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肌瘤体积.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显著较对照组(69.77%)高,研究组治疗后肌瘤体积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纳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流血等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翁高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饮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饮食管理对于胃肠道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并采用单盲法特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主要以常规方式的饮食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饮食管理的实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饮食的管理,不仅可有效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夏玉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术的22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鼻咽温度、手术相关指标及寒战发生率.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鼻咽温度:两组患者麻醉开始时的鼻咽温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分钟、手术结束后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更趋向于正常值,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同时可优化手术指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同时可降低寒战的发生率,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和分析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近一年内我院治疗的103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并对不同症状的黄疸患儿进行不同的细致的综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所有的黄疸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全方位细致的护理,全部健康出院.结论: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有着极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有利于黄疸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韩宾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旨在研究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因胃溃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入院次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于入院次序为单号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入院次序为双号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得到改善患者人数为24例:19例,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具有显著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24例(96%):20例(80%),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可以提升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发巧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术前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术前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术前营养管理措施.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等生理指标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营养管理可有效缩短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范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