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收入的脑梗死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对症护理,两组分别记录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两相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并且干预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有效率为94.4%,远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是显著的,对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利于脑梗死患者重新进入社会生活.
作者:刘烨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对照观察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5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5例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舒适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理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感,提高其身心舒适程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莫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228例,对其用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整理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28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占33.77%,其中重复用药有26例,药物剂量不合理有23例,配伍用药不合理有17例,联合用药不合理有11例.结论:我院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问题,在临床上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戴晓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58例,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29),将未发生的分为对照组(n=29),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年龄、通气方式、通气时间、是否留置胃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通气方式、通气时间以及是否留置胃管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通气方式、通气时间以及是否留置胃管,应当给予相应的预后护理措施.
作者:李凤媚;林蓉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探讨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皮肤真菌感染患儿18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初诊为皮肤真菌性感染且有典型皮损症状,对患儿进行直接镜检和皮肤镜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直接镜检的阳性率为86.56%(161/186);皮肤镜检查的阳性率为67.74%(126/186),直接镜检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镜检查(P<0.05);对于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两种方法对手足体股癣、头癣及马拉色素毛囊炎等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而花斑糠疹、甲真菌病疾病的诊断阳性率直接镜检均分别显著高于皮肤镜检查(P<0.05).结论皮肤镜用于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对手足体股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真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较低.
作者:李后峰;司鲁南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应用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社区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纳入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44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门诊管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将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良好率、按时服药率、血糖达标率以及生活习惯改善率均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工作中纳入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新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从我们医院中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从其中找出比较适合进行实验的90个病人,将选取的病患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西医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针灸配合瓜蒌红花饮的方法治疗,对两个实验小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得多(95.56%>75.56%);VAS评分观察组较低,且P<0.05.结论:使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佳.
作者:李锐 刊期: 2019年第20期
本研究旨在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有针对性地总结出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本院60位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60位未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此120位老年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并适当地进行干预治疗.研究发现,肥胖、心情抑郁以及高胆固醇等都是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高危因素明显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讨论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市的76例HIV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对其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检测.结果:首次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情况中绝对值个数≤200个/μL占比多;年龄、文化程度因素在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中的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76例HIV感染者中属于晚发现患者数量居多,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因素及早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亚低温脑保护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就诊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治疗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局部亚低温的保护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脑出血量以及脑水肿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0%、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0%、32.50%(P<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亚低温脑保护方式,具有减轻脑水肿及脑出血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的作用效果,安全性更高.
作者:马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本文报道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CO2激光治愈女性尿道口尖锐湿疣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且HPV转阴,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璐;张莉雪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小儿患者静脉输液常见反应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6.4~2017.8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30例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甲组),灵30例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儿寒战持续时间、体温上升高值、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经比较,均有较明显差异(P<0.05);乙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7%,高于甲组73.3%(P<0.05).结论:小儿患者输液期间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输液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金瑶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在骨折患者护理中植入优质理念对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选取患者20例,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1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优质理念进行应用,探究其对患者愈合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0.00%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对其数据差异进行比较,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骨折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将优质理念进行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预后,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共58例.依据信封法分组后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使用泼尼松),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中医疗法(使用益气化斑汤加减),各29例,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旭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介绍常规薄层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以及薄层色谱与联用检测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领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白春艳;白艳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并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当中,有10例出现了用药问题,达到了总体比例的10%.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存在错误以及用药方法存在问题等.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可以发展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用药水平,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作者:付英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护理.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淋巴漏的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淋巴漏的消退,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伟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可行性.方法:取我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研究组(快速康复理念)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5例,评估两组手术指标(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与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与首次下床时间均短,并发症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能缩短其排气、排便、下床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手术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谢靓;韦小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护理技术水平的保障.本文从社区护理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满足社区护士各方面需要的实际应用.
作者:何惠倾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