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桂香
目的:探讨电子病案的应用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为促进电子病案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5000份电子病案,选择电子病案实施一年前的5000份纸质病案,由质控医师对所有病例质量缺陷进行归类统计,比较两组病案质量缺陷率,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电子病案组缺陷率显著低于纸质病案组(P<0.05),套用病历模板未及时完成修改占大比例20.5%,其次为病程记录不全、形式化、无上级医师查房分析和病情演变记录占15.7,病程记录、申请单、会诊单无经管医师手工签名占13.2%.结论:电子病案实施能有效降低病案缺陷率,促进病案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44例,均采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方式,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惠萍;罗淑娟;张璟璐;包金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毫火针齐刺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齐刺法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赖火特;郭庆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母乳喂养,对照组则采取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BUN、ALP、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高血糖、NEC及院感的风险.
作者:连超炜;黄仲玲;杨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小儿咳嗽是常见儿科肺系病症.小儿推拿理论对小儿咳嗽具有独到的认识,且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小儿咳嗽的治疗中.
作者:陈采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不断凸显.在临床上,药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逐渐发展为重点难题.为了适应国内医疗改革以及国际发展形势,临床药师必须以临床药物专家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工作中,从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本文即对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切入点、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梁泳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过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腹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治疗期间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迅速减轻疼痛,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不良事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老年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透患者68例,其中>60岁者37例纳入老年组,<60岁者31例纳入对照组,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比较透析期间两组并发症种类及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主要并发症为贫血、低血压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应结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老年血透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有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观察组,无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评定系统对两组受试者的大等长肌力(MVC)、随意动员能力(MA)及RFD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两侧股四头肌MVC、MA和RFD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两侧股四头肌MVC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股四头肌MVC、RFD低于观察组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伤侧MA、RFD显著低于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经过康复后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随意动员能力和力量上升速率依然较低,影响了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功能状态.
作者:郑曼娜;夏木西卡麦尔·阿不都肉苏力;刘玉成;陈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率的过程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对我院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方法的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成功的概率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同时让患者得到舒适满意的护理过程.
作者:杨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危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急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颈外静脉穿刺)和对照组(四肢外周静脉穿刺)各25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穿刺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试验组的留置时间均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穿刺操作简单易学,在治疗危重手术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
作者:苏宏高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于肩袖损伤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将三甲医院骨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撷取的210例实行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5例.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肩关节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肩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雨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度本院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电针、穴位注射、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并采用Barthel指数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夏荣;孙光华;龙黎萍;欧阳滢;曾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比图在患者行电子肠镜前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行电子肠镜检查前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对比两组患者对肠道准备宣教的理解程度及是否懂得自我评价的情况.结果:在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作为健康宣教的补充后,观察组宣教理解程度及自我评价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的健康教育方式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于宣教的接受程度,对一些肠道准备情况不理想的患者能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提高肠镜检查效率.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志珊;洪春美;曾丽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陈莉;李进;孙文广;陈道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扶阳火艾灸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的临床观察,探讨扶阳灸应用于该病症的操作规范,评价关键因素(火疗、艾绒、中药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证明扶阳火艾灸疗法治疗阳虚证的有效性及优选方案.方法:将18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9组各20例,分为三因素(火疗A、艾绒B、中药膜C)三水平进行治疗,观察各组阳虚质量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阳虚证评分及IgG、IgM、IgA、C3、C4水平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火疗6次+厚艾绒+药膜稍湿疗效佳.结论:扶阳火艾灸治疗能提高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人群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改善症状、阳虚体质,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的有效措施之一;火疗6次+厚艾绒+药膜稍湿为优选方案.
作者:聂斌;金秀;邓洁;邓丽梅;廖咏枝;严冬冬;王颖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互动式头针(头针与作业疗法互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作业疗法,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选用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PQ,SF-MPQ)评定患者肩部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athel 指数(modified Bathel index,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SF-MP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F-M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WMF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邢春燕;李万浪;马飞翔;胥加伟;詹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氏踩跷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黄氏踩跷复位法治疗)和对照组(一般推拿手法治疗)各30例,分别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P<0.05).结论: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方面,黄氏踩跷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一般推拿手法治疗.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分组单项质控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采用分组单项质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