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介绍了移动医疗的概念,抽样了广州6间大型三甲医院,面向肿瘤科医生展开关于移动医疗的认知和需求调查,探讨肿瘤科医生应如何利用移动医疗.
作者:黄诗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结合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临床特点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杨宝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分析1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为颈椎病的病历,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脊柱科诊疗过程中存在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或癌症转移的漏诊及误诊问题,以期减少脊柱病推拿中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帆;严隽陶;吴嘉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分组单项质控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采用分组单项质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在临床上,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其能实现药物作用的优势互补,并显著提高单药的疗效,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使患者血压快速达标.目前我国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已经上市,作为全球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其针对的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采用单药不能对患者血压进行充分控制的情况下.因此本文对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作者:罗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患儿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联合组实施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治疗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与常规治疗相比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袁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术后恢复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间两种护理方式对于乳腺肿瘤患者在术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来说,相比常规护理方式,疼痛护理干预法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普及和运用.
作者:孔桂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4月乐昌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门诊或者住院收治的90例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对照组采取温胆解郁汤,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抑郁情绪,安全性较高,防止不良反应产生,为预后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结合表面肌电监测,观察手法对颈椎病家兔骨骼肌肌张力变化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肌卫星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取6-7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0只建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推拿治疗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第2天进行相关干预,疗程10天.结果:造模90天后,模型组、药物组和推拿组肌张力波幅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药物组、推拿组较治疗前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与推拿组波幅均较模型组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推拿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组(P<0.01);模型组肌卫星细胞计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药物组与推拿组肌卫星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P<0.01);推拿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通过改善颈椎病的高张力状态和肌卫星细胞的增值情况,能促进损伤后的肌肉修复,有效治疗颈椎病.
作者:王志强;毛忠清;窦思东;林丽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索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对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采用X线、CT及MRI综合检查,确诊后踝骨折后,胫骨骨折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术,后踝骨折块按照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结束时,采用AOFAS和VAS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其中AOFAS评分:优13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VAS评分:1.84~3.61,平均2.15±0.47分.结论: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病率高、极易漏诊,除常规的X线检查外,CT检查必不可少,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必要时可行MRI检查.对后踝骨折的处理,可按损伤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坚强固定,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立雄;吴峰;杨海韵;温建强;邹泽良;谦志谦;孙正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度本院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电针、穴位注射、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并采用Barthel指数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夏荣;孙光华;龙黎萍;欧阳滢;曾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互动式头针(头针与作业疗法互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作业疗法,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选用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PQ,SF-MPQ)评定患者肩部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athel 指数(modified Bathel index,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SF-MP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F-M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WMF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邢春燕;李万浪;马飞翔;胥加伟;詹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志珊;洪春美;曾丽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具有健脾益气、化浊祛瘀功效的自拟中药舒络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至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舒络饮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6例,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且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服用中药汤剂舒络饮、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舒络饮组TC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络饮组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舒络饮组血清NO、ET-1、PAI-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舒络饮能够辅助西药降低糖脂代谢紊乱患血TC、TG、LDL-C水平,减少NO、ET-1、PAI-1分泌,降低高糖高脂对血管内皮的早期损害.
作者:江丹;汤海欣;吕雄;莫伟;陆璐;邓洁;李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比图在患者行电子肠镜前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行电子肠镜检查前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对比两组患者对肠道准备宣教的理解程度及是否懂得自我评价的情况.结果:在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作为健康宣教的补充后,观察组宣教理解程度及自我评价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的健康教育方式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于宣教的接受程度,对一些肠道准备情况不理想的患者能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提高肠镜检查效率.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陈莉;李进;孙文广;陈道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率的过程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对我院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方法的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成功的概率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同时让患者得到舒适满意的护理过程.
作者:杨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静态牵张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静态牵张治疗,每周3次治疗,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肩关节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能更好地改善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董明;余静;刘悦;林立军;邱俊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98例2015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6%,观察组为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膜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陈秋云;林丽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小儿咳嗽是常见儿科肺系病症.小儿推拿理论对小儿咳嗽具有独到的认识,且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小儿咳嗽的治疗中.
作者:陈采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