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韵
目的:探讨电子病案的应用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为促进电子病案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5000份电子病案,选择电子病案实施一年前的5000份纸质病案,由质控医师对所有病例质量缺陷进行归类统计,比较两组病案质量缺陷率,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电子病案组缺陷率显著低于纸质病案组(P<0.05),套用病历模板未及时完成修改占大比例20.5%,其次为病程记录不全、形式化、无上级医师查房分析和病情演变记录占15.7,病程记录、申请单、会诊单无经管医师手工签名占13.2%.结论:电子病案实施能有效降低病案缺陷率,促进病案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有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观察组,无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评定系统对两组受试者的大等长肌力(MVC)、随意动员能力(MA)及RFD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两侧股四头肌MVC、MA和RFD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两侧股四头肌MVC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股四头肌MVC、RFD低于观察组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伤侧MA、RFD显著低于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经过康复后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随意动员能力和力量上升速率依然较低,影响了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功能状态.
作者:郑曼娜;夏木西卡麦尔·阿不都肉苏力;刘玉成;陈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4月乐昌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门诊或者住院收治的90例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对照组采取温胆解郁汤,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抑郁情绪,安全性较高,防止不良反应产生,为预后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乳腺肿瘤患者在术后恢复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间两种护理方式对于乳腺肿瘤患者在术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来说,相比常规护理方式,疼痛护理干预法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普及和运用.
作者:孔桂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分组单项质控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采用分组单项质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度本院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电针、穴位注射、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并采用Barthel指数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夏荣;孙光华;龙黎萍;欧阳滢;曾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静态牵张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静态牵张治疗,每周3次治疗,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肩关节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能更好地改善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董明;余静;刘悦;林立军;邱俊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不断凸显.在临床上,药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逐渐发展为重点难题.为了适应国内医疗改革以及国际发展形势,临床药师必须以临床药物专家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工作中,从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本文即对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切入点、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梁泳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率的过程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对我院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方法的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成功的概率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同时让患者得到舒适满意的护理过程.
作者:杨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介绍了移动医疗的概念,抽样了广州6间大型三甲医院,面向肿瘤科医生展开关于移动医疗的认知和需求调查,探讨肿瘤科医生应如何利用移动医疗.
作者:黄诗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小儿咳嗽是常见儿科肺系病症.小儿推拿理论对小儿咳嗽具有独到的认识,且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小儿咳嗽的治疗中.
作者:陈采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分析1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为颈椎病的病历,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脊柱科诊疗过程中存在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或癌症转移的漏诊及误诊问题,以期减少脊柱病推拿中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帆;严隽陶;吴嘉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扶阳火艾灸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的临床观察,探讨扶阳灸应用于该病症的操作规范,评价关键因素(火疗、艾绒、中药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证明扶阳火艾灸疗法治疗阳虚证的有效性及优选方案.方法:将18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9组各20例,分为三因素(火疗A、艾绒B、中药膜C)三水平进行治疗,观察各组阳虚质量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的变化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阳虚证评分及IgG、IgM、IgA、C3、C4水平均较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火疗6次+厚艾绒+药膜稍湿疗效佳.结论:扶阳火艾灸治疗能提高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人群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改善症状、阳虚体质,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阳虚证的有效措施之一;火疗6次+厚艾绒+药膜稍湿为优选方案.
作者:聂斌;金秀;邓洁;邓丽梅;廖咏枝;严冬冬;王颖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负面情绪的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采用logistic分析探讨影响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行PCNL术的103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SIRS分为非SIRS组(n=97)和SIRS组(n=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术期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行PCNL术后并发SIRS的危险因素.结果:①糖尿病史、术前尿培养阳性者、结石面积较大者、手术时间>60min者、肾脏积水中重度者其PCNL术后并发SIRS率较高(P<0.05);②术前尿培养、结石面积、手术时间、肾积水是复杂性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并发SIRS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干预围术期各风险因素以控制术后SIRS发生率.
作者:华庆生;陈远祥;邹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患儿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联合组实施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治疗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与常规治疗相比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袁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索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对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采用X线、CT及MRI综合检查,确诊后踝骨折后,胫骨骨折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术,后踝骨折块按照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结束时,采用AOFAS和VAS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其中AOFAS评分:优13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VAS评分:1.84~3.61,平均2.15±0.47分.结论: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病率高、极易漏诊,除常规的X线检查外,CT检查必不可少,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必要时可行MRI检查.对后踝骨折的处理,可按损伤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坚强固定,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立雄;吴峰;杨海韵;温建强;邹泽良;谦志谦;孙正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配合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3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充分的物品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以及术后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配合操作,38例手术顺利均完成,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及医疗差错发生.结论:给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配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对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蒙翠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