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希
目的:结合表面肌电监测,观察手法对颈椎病家兔骨骼肌肌张力变化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肌卫星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取6-7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0只建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推拿治疗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第2天进行相关干预,疗程10天.结果:造模90天后,模型组、药物组和推拿组肌张力波幅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药物组、推拿组较治疗前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与推拿组波幅均较模型组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推拿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组(P<0.01);模型组肌卫星细胞计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药物组与推拿组肌卫星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P<0.01);推拿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通过改善颈椎病的高张力状态和肌卫星细胞的增值情况,能促进损伤后的肌肉修复,有效治疗颈椎病.
作者:王志强;毛忠清;窦思东;林丽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对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蒙翠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比图在患者行电子肠镜前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行电子肠镜检查前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对比两组患者对肠道准备宣教的理解程度及是否懂得自我评价的情况.结果:在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作为健康宣教的补充后,观察组宣教理解程度及自我评价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的健康教育方式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于宣教的接受程度,对一些肠道准备情况不理想的患者能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提高肠镜检查效率.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患儿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联合组实施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治疗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与常规治疗相比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袁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配合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3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充分的物品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以及术后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配合操作,38例手术顺利均完成,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及医疗差错发生.结论:给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配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有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观察组,无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评定系统对两组受试者的大等长肌力(MVC)、随意动员能力(MA)及RFD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两侧股四头肌MVC、MA和RFD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两侧股四头肌MVC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股四头肌MVC、RFD低于观察组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伤侧MA、RFD显著低于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经过康复后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随意动员能力和力量上升速率依然较低,影响了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功能状态.
作者:郑曼娜;夏木西卡麦尔·阿不都肉苏力;刘玉成;陈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44例,均采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方式,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惠萍;罗淑娟;张璟璐;包金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11日~2016年11月20日我科就医的88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研究对比两组骨伤患者的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骨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显著缓解疼痛,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薛穗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危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急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颈外静脉穿刺)和对照组(四肢外周静脉穿刺)各25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穿刺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试验组的留置时间均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外静脉穿刺操作简单易学,在治疗危重手术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
作者:苏宏高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配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封包配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6例患者中,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92.4%、83.3%.结论:中药封包配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少、无创、无毒、疗效优、依从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耿永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介绍了移动医疗的概念,抽样了广州6间大型三甲医院,面向肿瘤科医生展开关于移动医疗的认知和需求调查,探讨肿瘤科医生应如何利用移动医疗.
作者:黄诗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不断凸显.在临床上,药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逐渐发展为重点难题.为了适应国内医疗改革以及国际发展形势,临床药师必须以临床药物专家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工作中,从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本文即对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切入点、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梁泳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脊髓损伤,可导致各种营养代谢异常,出现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情况.本文主要介绍了脊髓损伤后患者出现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状况,及其带来的并发症,以及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等.不同的脊髓损伤患者,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家属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作者:王琼;秦立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于肩袖损伤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将三甲医院骨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撷取的210例实行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5例.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肩关节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肩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雨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毫火针齐刺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齐刺法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赖火特;郭庆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度本院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电针、穴位注射、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并采用Barthel指数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夏荣;孙光华;龙黎萍;欧阳滢;曾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老年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透患者68例,其中>60岁者37例纳入老年组,<60岁者31例纳入对照组,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比较透析期间两组并发症种类及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主要并发症为贫血、低血压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应结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老年血透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在临床上,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其能实现药物作用的优势互补,并显著提高单药的疗效,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使患者血压快速达标.目前我国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已经上市,作为全球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其针对的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采用单药不能对患者血压进行充分控制的情况下.因此本文对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作者:罗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过分析1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为颈椎病的病历,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脊柱科诊疗过程中存在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或癌症转移的漏诊及误诊问题,以期减少脊柱病推拿中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帆;严隽陶;吴嘉容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