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

杨宝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预防,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结合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临床特点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对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蒙翠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究老年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

    目的:研究老年血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血透患者68例,其中>60岁者37例纳入老年组,<60岁者31例纳入对照组,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比较透析期间两组并发症种类及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主要并发症为贫血、低血压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应结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老年血透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颈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颈椎病1例

    通过分析1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为颈椎病的病历,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脊柱科诊疗过程中存在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或癌症转移的漏诊及误诊问题,以期减少脊柱病推拿中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帆;严隽陶;吴嘉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透灸法结合电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VAS评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透灸法结合电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门诊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透灸法结合电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透灸法结合电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患儿8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联合组实施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治疗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拔罐与针灸联合治疗小儿痰湿肺阻型咳嗽与常规治疗相比更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秋玲;袁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电子病案对病案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电子病案的应用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为促进电子病案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5000份电子病案,选择电子病案实施一年前的5000份纸质病案,由质控医师对所有病例质量缺陷进行归类统计,比较两组病案质量缺陷率,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电子病案组缺陷率显著低于纸质病案组(P<0.05),套用病历模板未及时完成修改占大比例20.5%,其次为病程记录不全、形式化、无上级医师查房分析和病情演变记录占15.7,病程记录、申请单、会诊单无经管医师手工签名占13.2%.结论:电子病案实施能有效降低病案缺陷率,促进病案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其能实现药物作用的优势互补,并显著提高单药的疗效,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使患者血压快速达标.目前我国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已经上市,作为全球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其针对的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采用单药不能对患者血压进行充分控制的情况下.因此本文对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作者:罗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化浊法对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具有健脾益气、化浊祛瘀功效的自拟中药舒络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至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舒络饮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6例,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且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服用中药汤剂舒络饮、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舒络饮组TC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络饮组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舒络饮组血清NO、ET-1、PAI-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舒络饮能够辅助西药降低糖脂代谢紊乱患血TC、TG、LDL-C水平,减少NO、ET-1、PAI-1分泌,降低高糖高脂对血管内皮的早期损害.

    作者:江丹;汤海欣;吕雄;莫伟;陆璐;邓洁;李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法对颈椎病家兔骨骼肌卫星细胞影响的观察

    目的:结合表面肌电监测,观察手法对颈椎病家兔骨骼肌肌张力变化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肌卫星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取6-7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0只建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推拿治疗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第2天进行相关干预,疗程10天.结果:造模90天后,模型组、药物组和推拿组肌张力波幅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药物组、推拿组较治疗前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药物组与推拿组波幅均较模型组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推拿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组(P<0.01);模型组肌卫星细胞计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药物组与推拿组肌卫星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P<0.01);推拿组治疗效果优于药物组,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通过改善颈椎病的高张力状态和肌卫星细胞的增值情况,能促进损伤后的肌肉修复,有效治疗颈椎病.

    作者:王志强;毛忠清;窦思东;林丽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44例,均采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方式,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金因肽联合百多邦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惠萍;罗淑娟;张璟璐;包金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不断凸显.在临床上,药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逐渐发展为重点难题.为了适应国内医疗改革以及国际发展形势,临床药师必须以临床药物专家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工作中,从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本文即对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切入点、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梁泳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陈莉;李进;孙文广;陈道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50例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结合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临床特点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病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杨宝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肠道准备对比图在肠镜前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比图在患者行电子肠镜前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行电子肠镜检查前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对比两组患者对肠道准备宣教的理解程度及是否懂得自我评价的情况.结果:在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作为健康宣教的补充后,观察组宣教理解程度及自我评价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发放肠道准备对比图的健康教育方式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于宣教的接受程度,对一些肠道准备情况不理想的患者能及时发现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大大提高肠镜检查效率.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延续护理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在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结合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于肩袖损伤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将三甲医院骨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撷取的210例实行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5例.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肩关节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肩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接受延续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雨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用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用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E与氢醒霜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黄褐斑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MAS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用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效果较佳,可减少黄褐斑面积,缓解病变程度,应积极推广.

    作者:李启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36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索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对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采用X线、CT及MRI综合检查,确诊后踝骨折后,胫骨骨折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术,后踝骨折块按照损伤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访结束时,采用AOFAS和VAS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其中AOFAS评分:优13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VAS评分:1.84~3.61,平均2.15±0.47分.结论: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病率高、极易漏诊,除常规的X线检查外,CT检查必不可少,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必要时可行MRI检查.对后踝骨折的处理,可按损伤程度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及时诊断,早期治疗,坚强固定,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立雄;吴峰;杨海韵;温建强;邹泽良;谦志谦;孙正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分组单项质控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采用分组单项质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悬吊训练对慢性下腰痛的治疗研究

    悬吊训练(SET)是一种通过提供不稳定平面进行锻炼的方法,包含诊断技术及治疗技术.SET已被应用于慢性下腰痛的康复治疗,在提高核心肌肉力量、减轻疼痛和功能障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本综述主要分析SET在慢性下腰痛中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提出SET在康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作者:黄凯荣;戴清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母乳喂养,对照组则采取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BUN、ALP、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高血糖、NEC及院感的风险.

    作者:连超炜;黄仲玲;杨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