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在肩袖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郑志珊;洪春美;曾丽璇

关键词:肩袖损伤, 快速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 肩关节功能,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胆解郁汤联合调神理气针法治疗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4月乐昌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门诊或者住院收治的90例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对照组采取温胆解郁汤,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肝郁脾虚痰湿内生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取温胆解郁汤与调神理气针法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抑郁情绪,安全性较高,防止不良反应产生,为预后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陈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颈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颈椎病1例

    通过分析1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误诊为颈椎病的病历,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脊柱科诊疗过程中存在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或癌症转移的漏诊及误诊问题,以期减少脊柱病推拿中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帆;严隽陶;吴嘉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下降的分析

    目的:分析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的变化.方法:选取有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观察组,无训练史和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受试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运用股四头肌随意动员能力评定系统对两组受试者的大等长肌力(MVC)、随意动员能力(MA)及RFD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两侧股四头肌MVC、MA和RFD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两侧股四头肌MVC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股四头肌MVC、RFD低于观察组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伤侧MA、RFD显著低于未损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者经过康复后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随意动员能力和力量上升速率依然较低,影响了陈旧性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功能状态.

    作者:郑曼娜;夏木西卡麦尔·阿不都肉苏力;刘玉成;陈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用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用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E与氢醒霜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黄褐斑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MAS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八白散与加味六味地黄汤联用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效果较佳,可减少黄褐斑面积,缓解病变程度,应积极推广.

    作者:李启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透灸法结合电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VAS评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透灸法结合电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门诊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透灸法结合电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透灸法结合电针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其能实现药物作用的优势互补,并显著提高单药的疗效,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促使患者血压快速达标.目前我国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已经上市,作为全球第一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其针对的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采用单药不能对患者血压进行充分控制的情况下.因此本文对抗高血压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的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作者:罗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互动式头针疗法对偏瘫肩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互动式头针(头针与作业疗法互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头针结合作业疗法,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选用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PQ,SF-MPQ)评定患者肩部疼痛程度;采用改良Bathel 指数(modified Bathel index,MBI)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SF-MP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F-M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WMF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作者:邢春燕;李万浪;马飞翔;胥加伟;詹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配合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3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充分的物品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以及术后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配合操作,38例手术顺利均完成,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及医疗差错发生.结论:给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骶前固定手术配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在肩袖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肩袖损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在肩袖损伤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志珊;洪春美;曾丽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优良.

    作者:陈莉;李进;孙文广;陈道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率的过程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并分析其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对我院在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方法的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成功的概率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同时让患者得到舒适满意的护理过程.

    作者:杨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封包配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配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封包配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6例患者中,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92.4%、83.3%.结论:中药封包配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少、无创、无毒、疗效优、依从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耿永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负面情绪的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研究进展

    小儿咳嗽是常见儿科肺系病症.小儿推拿理论对小儿咳嗽具有独到的认识,且广泛用于外感及内伤小儿咳嗽的治疗中.

    作者:陈采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度本院收治的24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电针、穴位注射、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并采用Barthel指数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夏荣;孙光华;龙黎萍;欧阳滢;曾亚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联合静态牵张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静态牵张治疗,每周3次治疗,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肩关节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牵张训练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能更好地改善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董明;余静;刘悦;林立军;邱俊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药物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不断凸显.在临床上,药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逐渐发展为重点难题.为了适应国内医疗改革以及国际发展形势,临床药师必须以临床药物专家的角色,主动参与到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工作中,从而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贡献一份力量.因此本文即对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切入点、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临床药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作者:梁泳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毫火针齐刺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毫火针齐刺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齐刺法的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赖火特;郭庆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分组单项质控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工作中采用分组单项质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