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李小燕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脊柱推拿微调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颈椎牵引法, 观察组则予以脊柱推拿微调技术,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ND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 (P<0.05) .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脊柱推拿微调技术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缓解病情, 值得推广.
作者:陈道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有效的医案进行分析, 总结王琴名中医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经验.方法:根据疗效评价标准, 收集有效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医案, 对症状与药物规范化处理后形成数据库, 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药物配伍与药证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王琴名中医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有效病案163例、临床特征共106个, 药物种类38种;运用关联规则算法, 分析药物与药证的关系, 分别得出14条与12条关联规则.结论:关联规则算法能客观真实反映王琴名中医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治疗经验.
作者:胡晓娴;王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对近年下肢康复训练方法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文章进行综述, 发现其可以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纠正平衡异常, 从而达到改善步行能力、改善异常步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纠正平衡异常的目的, 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 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邹玲;卢壮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穴位注射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将针刺、药物、经络作用集于一体, 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穴位注射被广泛应用于颈肩腰腿痛疾病的治疗, 现对近年穴位注射治疗腰痛病及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杰;吴铅谈;翁文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 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 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随症加减,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 (FMA)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MBI)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疗效显著, 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意义,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全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急诊科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136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干预, 研究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愈合, 减轻病人疼痛程度并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
作者:尹梅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个人护理配合功能锻炼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 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仅行常规护理指导, 联合组则采取个人护理配合功能锻炼指导联合措施, 观察比较两组腰椎活动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屈伸活动、侧屈活动以及旋转活动程度明显优于单一组 (P<0.05)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个人护理配合功能锻炼指导, 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椎间盘的活动功能, 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少娟;杨顺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运动障碍患者均采用小针刀局部松解后, 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 患者疼痛、肿胀显著减轻, 关节活动度普遍提高, 行走能力得到大程度改善, AKSS评分从114.94分提高到171.64分, 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结论: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运动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夏晗;唐卫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肌痉挛是脑卒中后患者遗留的常见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脑卒中后患者肌痉挛的概念和机制、治疗及思考, 以期总结合理的综合的康复策略, 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鹏程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Ⅱ期压疮应用无张力手法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黄浦区东南医院外科自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有Ⅱ期压疮的老年患者7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无张力手法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第4天和9天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老年患者在治疗Ⅱ期压疮过程中, 采用无张力手法护理能够避免对患者皮肤产生伤害, 提高患者疮口愈合率, 减少患者住院造成的经济负担, 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曹建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更年期潮热专方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潮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给予服用更年期潮热专方, 对照组则服用二仙汤加减方, 均治疗4周后观察潮热症状变化、Kupperman绝经指数 (KMI) 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 治疗组潮热症状评分、KM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年期潮热专方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热自心下而发之潮热汗出症状, 降低Kupperman绝经指数, 且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茹;方英;于功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家属参与及提问式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家属参与及提问, 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手功能恢复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乳腺癌患者家属参与及提问式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满意,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丽萍;刘玲红;张女珠;林碧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由于长期不良姿势和电子产品的普及, 现代人群中颈椎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的一种常见分型, 会产生颈肩部疼痛不适以及手臂放射样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Maitland手法作为一种新兴手法, 讲究运用关节松动, 对于治疗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本文研究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疗效追踪, 在多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后, 即将Maitland手法和其他介入治疗进行对照, 得出Maitland手法的实际疗效.
作者:汪珈任;陈雷;费路益;奚春联;顾懿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本文从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入手, 通过荟萃各针灸大家的经验, 对帕金森病进行分期论述, 以期为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及其并发症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作者:罗慧燕;陈广鸿;梁小珊;招文婷;钟正;徐艺文;黄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自拟二黄汤治疗功能性便秘 (热秘)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便秘 (热秘)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给予服用自拟二黄汤 (大黄、黄连、枳实等), 对照组则服用西药西沙比利 (5mg, tid),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 (PAC-SYM) 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观察组PAC-SYM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自拟二黄汤可显著改变大便性状、缩短排便时间、增加排便次数, 从而改善功能性便秘 (热秘) 的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娜;赵元玲;王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观察早产儿不同神经发育结局,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28~32周胎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 均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500IU/kg皮下注射, 每周3次, 均连续治疗3~4周, 在纠正胎龄42周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 、纠正6月龄时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试, 比较两组患儿NBNA评分结果、运动发育指数 (PDI) 、智力发育指数 (MDI) 及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治疗组NBNA、PDI与MDI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 .结论:对早产儿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发育结局, 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作者:肖丹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TDP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 (78例) 和对照组 (70例), 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TDP、拔罐治疗, 对照组则给予间歇牵引配合TDP、拔罐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和JOA评分, 并考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 (P<0.05);两组治疗后VAS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 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电针配合TDP、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晓丹;阙庆辉;邱展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92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 观察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 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P<0.05);治疗后, 观察组肿胀评分、晨僵评分、痛感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提升治疗总体效果, 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熊常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中药热敷包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中药热敷包及康复训练, 对照I组采用中药热敷包及康复训练, 对照Ⅱ组仅采用康复训练, 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 (FMA)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水肿程度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上肢水肿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 治疗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 (P<0.05);治疗组水肿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 (P<0.05) .结论:针刀配合中药热敷包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梁建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双氯芬酸软膏外用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取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50例患者中2例出现皮肤轻微瘙痒情况, 但是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美雅;谢丽玉;王异之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