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颈椎病的分型证治看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姚葆萍;刘新平;李国瑛

关键词:颈椎病, 六经辨证, 伤寒论, 张仲景
摘要:本文从颈椎病的分型证治分析伤寒六经辨证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几个常见证型的证治进行分析,揭示六经辨证的科学性.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急诊绿色通道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D-to-B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绿色通道中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低频氙光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频氙光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5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均在接受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联合Tens疗法,观察组则联合低频氙光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AROM和JO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及外展、外旋、后伸等AROM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氙光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显著.

    作者:刘霞;施加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氧化苦参碱抗角膜瘢痕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等级浓度的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OM抑制角膜瘢痕增生的机制.方法:选用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采集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培养,运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观察不同OM浓度(20、40、60、80、100μg/mL)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RT-PCR技术研究不同浓度OM对兔角膜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及α-SM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OM的实验组与对照组(0.631±0.004)相比较,实验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显著受抑制(OD值分别为0.568±0.002、0.465±0.002、0.331±0.004、0.236±0.003、0.105±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20、40、60、80、100μg/mL)OM均可抑制兔角膜成纤维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增强;从正常兔角膜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α-SMA mRNA的表达.结论:OM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TGF-β1 mR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随着OM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也增强.

    作者:唐敏;岳丽菁;张阳;黄丹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住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配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观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彬;王晓健;吴行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180°屈肌和伸肌的肌力(PT)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80°屈肌和伸肌的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其LH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肌力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术后患者肌力的恢复,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迪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诊治的10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在手术完成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泌尿外科脓毒血症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我科脓毒血症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为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泌尿外科脓毒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3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及规范的专科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积极的配合、专业的护理有助于泌尿外科脓毒血症患者早期诊断、治疗,改善患者的愈后.

    作者:郭媛;李思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刺配合隔盐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脾俞、百会穴与隔盐灸命门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脾两虚型失眠伴抑郁状态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针刺心俞、脾俞、百会穴并隔盐灸命门穴、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量表积分(PSQI)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针灸组PSQI量表各指标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配合隔盐灸和艾司唑仑口服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相比药物治疗,针刺配合隔盐灸更能改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日间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及调整情绪,且安全指数高,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谭耀根;王桂添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糖尿病(DM)合并心肌梗塞(AMI)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64例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等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进行整体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DM合并AMI患者中,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住院疗程,同时完善院内护理工作质量,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健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从颈椎病的分型证治看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本文从颈椎病的分型证治分析伤寒六经辨证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几个常见证型的证治进行分析,揭示六经辨证的科学性.

    作者:姚葆萍;刘新平;李国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MTD平衡系统预测老人跌倒风险重测信度研究

    目的:通过平衡测试仪器对社区老人进行各项平衡指标测试,预测老人跌倒风险,以便对高危老人给予其一定的防范和指导建议.方法:选择自愿参加测试的60岁以上老人42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TD平衡测量系统,测量受试者静态和动态平衡指数.结果:通过分别对动静态下两侧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提示主动运动模式下静态和动态平衡测试均具有极好的重测信度.结论:MTD平衡测试仪的测量和分析具有一定的重测信度,在筛查老人跌倒风险中具有一定的预见作用,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作者:郝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刺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IBS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服用曲美布汀(100mg,tid)、双岐杆菌活菌胶囊(0.35g,tid),治疗组则采用针刺联合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D-IBS能显著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新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酒精性肝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丹参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深入探析酒精性肝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丹参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2016间7月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病病患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丹参医治)各30例,对比两组的病患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AST、ALT等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酒精性肝病患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医治后,可取得可观疗效,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该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

    作者:苏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抽选80例,按入院编号顺序将其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介入康复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研究组治疗后其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推拿配合刮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刮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43.48%、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治愈率为27.27%、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刮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张桂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就诊的83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西医组给予电子显微镜检查鼻咽部和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比较:①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②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咳嗽、鼻部症状、咽部症状、分泌物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①中西医组对比西医组其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患者咳嗽、鼻部症状、咽部症状、分泌物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西医组对比西医组其咳嗽、鼻部症状、咽部症状、分泌物症状积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控制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成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刺结合腹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腹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取穴均为:地仓、颊车、阳白、四白、下关、牵正、风池(双侧)、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组则行针刺结合腹针疗法,腹部取穴:中脘、中脘旁、下脘、关元、气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结论:针刺结合腹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胸腺肽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胸腺肽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无手术指征),在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胸腺肽50mg,每天1次,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粘附分子(CD11b+、CD54+、CD18+)及T淋巴细胞数(CD3+、CD4+、CD8+)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基本治愈30例,显效67例,有效3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67%;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外周血粘附分子CD11b+、CD54+、CD18+表达: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含量增加(P<0.05),CD8+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胸腺肽是出血性脑卒中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王洪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开腹手术切除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蒲伟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门诊导诊员应用规范化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门诊导诊员应用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对导诊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培训,比较导诊员实施规范化培训前后6个月的分诊知识掌握情况、礼仪考核成绩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规范化管理前合格率为63.64%,规范化管理后合格率提高为100.00%(P<0.05);实施前随机选取100例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82.00%,实施后满意度为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管理培训后,门诊导诊员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患者,并获得了患者的满意评价.

    作者:刘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