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目的:观察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纯血塞通等针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41例则采用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血等常规检查及肾功能、肝功能等均无明显变化,也无不良现象出现.结论: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血塞通针剂静脉注射治疗,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欧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物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出血和纠正贫血的作用.方法:将60例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后予以口服益气活血汤联合静滴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予以口服立伐沙班,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3、10天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压积、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瘀斑发生率、术后患肢静脉彩超等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小于对照组(P=0.031<0.05),术后下肢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0<0.01);试验组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值大于对照组(P=0.012<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以有效防治TKA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出血,较快纠正术后贫血状况,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淮;许学猛;刘文刚;洪坤豪;赵传喜;卢超;刘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细节化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诊的导诊护理患者590例,按照国际字母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导诊服务,观察组进行细节服务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导诊中医护人员应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程度,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欧洁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配伍紫杉烷类成分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DAT)对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观察10-DAT单独给药、10-DAT配伍紫杉醇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10-DAT单独使用时对LS174T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A549则无抑制生长作用;但配伍紫杉醇反而会拮抗紫杉醇对A549和LS174T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10-DAT单独使用对LS174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在高浓度下会拮抗紫杉醇对LS174T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其原因可能源自两个化合物对微管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蔡大可;劳标昌;黄贞伟;陈玉兴;钟国平;曾晓会;黄雪君;姚楠;黄丹娥;甘海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深层肌肉刺激仪(DMS)联合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DMS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深层肌肉刺激仪及电针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MS联合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贤亮;伍琼英;王理;刘朝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广州某大学720名全日制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采用艾滋病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及艾滋病防范意识调查问卷于健康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疾病知识得分、防范意识得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作为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可从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树立正确观念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防范意识.
作者:袁国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按摩手法配合三七血竭胶囊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3例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均无手术指征)均给予肌肉放松、穴位点按、腰椎侧扳等手法按摩及三七血竭胶囊口服(4粒/次,3次/日),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定并对比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生活能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生活能力积分分别为2.15±0.89分、1.53±0.44分、2.17±0.7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04±1.85分、4.07±1.16分、8.57±2.39分(t=8.951、9.654、15.224,P<0.05).结论:按摩手法配合三七血竭胶囊是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梅中军;张冬生;刘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下背痛患者的治疗中尚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其合理应用做一总结.
作者:王泽熙;姜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血清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PC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能够显著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作用不仅与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相关,还能减少患者血清PCT,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韦信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与后外侧植骨相结合运用于胸腰段脊椎发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并持续随访的4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并融合后外侧方植骨合并疗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疗程后比较这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的变化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椎楔变角、骨融合等临床指标,此外,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进行相应比较,也对ODI进行相应评分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Cobb角、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变小(P<0.05),骨融合比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A、B、C、D、E级各例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例出现内固定不稳,术后6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主要是慢性骨位疼痛.结论:对于腰胸段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外侧植骨结合后路钉棒系统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学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6年10月,收集有关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研究共20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在总有效率、神志转清时间、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且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垚;张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脉冲枪在肩袖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肩关节腔+肩峰下滑囊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脉冲枪治疗,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部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肩部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度、功能、活动角度及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脉冲枪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肩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洲;伍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放松训练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伴有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放松训练辅以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放松训练改善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杨燕;邓筱娟;盛晓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对网球肘患者的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门诊138例网球肘患者,全部采用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对病变局部痛点为中心的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的机理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02例,优15例,良12例,差9例,痊愈率73.9%,总有效率为93.5%.结论: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在对网球肘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此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明;冯前;王静;杨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空心针治疗外伤后周围型动眼神经麻痹1例,分析空心针治疗的原理,发现空心针治疗外伤后周围型动眼神经麻痹安全有效、依从性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范勇杰;叶光明;高杨;廖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治疗面肌痉挛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用药在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患者中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初产妇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口服米索前列醇,观察组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流产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流血量以及子宫收缩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经阴道用药米索前列醇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用药首选.
作者:黄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佛山人参再造丸联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佛山人参再造丸,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与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佛山人参再造丸联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宇铁;王宜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58±1.7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0.29±3.11天(P<0.05).结论:并发症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斜方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痛点推拿治疗30例斜方肌劳损患者,施术手法包括(滚)法、按揉、拿法、弹拨、叩击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为93.3%.结论:推拿能够缓解斜方肌的痉挛和紧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松刚;李华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