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超;季远;季法会;王凯;宫雪;张文海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治疗面肌痉挛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对网球肘患者的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门诊138例网球肘患者,全部采用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对病变局部痛点为中心的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的机理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02例,优15例,良12例,差9例,痊愈率73.9%,总有效率为93.5%.结论: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在对网球肘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此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明;冯前;王静;杨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用药在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患者中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初产妇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口服米索前列醇,观察组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流产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流血量以及子宫收缩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次妊娠早期无痛人流经阴道用药米索前列醇效果更佳,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用药首选.
作者:黄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当年冬季进行中药泡脚治疗,治疗组予当年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并于次年冬季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治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疗效确切.
作者:林超;高文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58±1.7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0.29±3.11天(P<0.05).结论:并发症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血清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PC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能够显著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作用不仅与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相关,还能减少患者血清PCT,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韦信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下背痛患者的治疗中尚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其合理应用做一总结.
作者:王泽熙;姜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细节化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诊的导诊护理患者590例,按照国际字母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导诊服务,观察组进行细节服务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导诊中医护人员应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导诊服务的满意程度,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欧洁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配伍紫杉烷类成分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DAT)对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观察10-DAT单独给药、10-DAT配伍紫杉醇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10-DAT单独使用时对LS174T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A549则无抑制生长作用;但配伍紫杉醇反而会拮抗紫杉醇对A549和LS174T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10-DAT单独使用对LS174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在高浓度下会拮抗紫杉醇对LS174T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其原因可能源自两个化合物对微管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蔡大可;劳标昌;黄贞伟;陈玉兴;钟国平;曾晓会;黄雪君;姚楠;黄丹娥;甘海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了解、分析目前医护人员和血液透析患者对使用手机APP进行饮食管理的状况,以及对现有医疗APP的使用情况和意向期望,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自主APP开发方向.
作者:方坤洋;曾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生机制,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已知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监测及高危病患的早期甄别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治疗,同时按照1:1对患者行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浆灌注,可显著降低病率.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复杂,且近年来临床对其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及时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并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王光红;黄国军;李张维;吴攀;黄长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与后外侧植骨相结合运用于胸腰段脊椎发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并持续随访的4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并融合后外侧方植骨合并疗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疗程后比较这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的变化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椎楔变角、骨融合等临床指标,此外,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进行相应比较,也对ODI进行相应评分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Cobb角、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变小(P<0.05),骨融合比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A、B、C、D、E级各例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例出现内固定不稳,术后6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主要是慢性骨位疼痛.结论:对于腰胸段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外侧植骨结合后路钉棒系统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学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通过空心针治疗外伤后周围型动眼神经麻痹1例,分析空心针治疗的原理,发现空心针治疗外伤后周围型动眼神经麻痹安全有效、依从性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范勇杰;叶光明;高杨;廖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针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措施,治疗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其出现放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及满意情况.结果:治疗组0级、1级、2级、4级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级结果两组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目满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接受临床放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反应程度较轻者例数较多,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等宣教工作,对其做好出院指导及相关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黄艺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间随机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为其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流程;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间随机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指导、饮食干预、生活指导等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全程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身心不舒适表现.
作者:江婉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广州某大学720名全日制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采用艾滋病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及艾滋病防范意识调查问卷于健康教育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疾病知识得分、防范意识得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作为艾滋病预防的干预措施,可从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树立正确观念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防范意识.
作者:袁国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16年10月,收集有关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研究共20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在总有效率、神志转清时间、Barthel指数、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肿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且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
作者:陈垚;张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之初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出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非营养吮吸,观察组则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缩短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患儿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珠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纯血塞通等针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41例则采用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血等常规检查及肾功能、肝功能等均无明显变化,也无不良现象出现.结论: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血塞通针剂静脉注射治疗,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欧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