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及临床分析

王光红;黄国军;李张维;吴攀;黄长玉

关键词:创伤, 凝血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新鲜冰冻血浆
摘要:目的:分析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生机制,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已知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监测及高危病患的早期甄别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处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对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治疗,同时按照1:1对患者行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浆灌注,可显著降低病率.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机制复杂,且近年来临床对其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及时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并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作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纯血塞通等针剂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41例则采用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血等常规检查及肾功能、肝功能等均无明显变化,也无不良现象出现.结论:分步针灸合并理疗加血塞通等针剂静脉输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血塞通针剂静脉注射治疗,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欧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按摩手法配合三七血竭胶囊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按摩手法配合三七血竭胶囊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3例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患者(均无手术指征)均给予肌肉放松、穴位点按、腰椎侧扳等手法按摩及三七血竭胶囊口服(4粒/次,3次/日),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下腰痛评分表评定并对比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生活能力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生活能力积分分别为2.15±0.89分、1.53±0.44分、2.17±0.76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04±1.85分、4.07±1.16分、8.57±2.39分(t=8.951、9.654、15.224,P<0.05).结论:按摩手法配合三七血竭胶囊是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梅中军;张冬生;刘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全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取全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全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大程度提升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生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思远;卿伯华;段群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简析血液透析饮食管理APP的开发方向

    了解、分析目前医护人员和血液透析患者对使用手机APP进行饮食管理的状况,以及对现有医疗APP的使用情况和意向期望,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自主APP开发方向.

    作者:方坤洋;曾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10-去乙酰基紫杉醇配伍紫杉醇对两种肿瘤细胞 生长抑制的作用

    目的:观察紫杉醇配伍紫杉烷类成分10-去乙酰基紫杉醇(10-DAT)对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A549、LS174T肿瘤细胞株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观察10-DAT单独给药、10-DAT配伍紫杉醇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10-DAT单独使用时对LS174T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A549则无抑制生长作用;但配伍紫杉醇反而会拮抗紫杉醇对A549和LS174T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10-DAT单独使用对LS174T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在高浓度下会拮抗紫杉醇对LS174T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其原因可能源自两个化合物对微管蛋白的竞争性结合,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蔡大可;劳标昌;黄贞伟;陈玉兴;钟国平;曾晓会;黄雪君;姚楠;黄丹娥;甘海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出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非营养吮吸,观察组则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达到经口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有助于缩短早产儿静脉营养时间及经口喂养时间,恢复患儿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珠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之初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推拿手法治疗DPN的机理探讨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周围神经病变(D P N)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寻求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对DPN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DPN的临床治疗方法中,推拿疗法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推崇.对于治疗DPN指导临床与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探讨推拿疗法治疗DPN的机理.

    作者:杜正强;石江龙;王可天;莫涌森;彭德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针对鼻咽癌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对其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鼻咽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措施,治疗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观察其出现放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及满意情况.结果:治疗组0级、1级、2级、4级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级结果两组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目满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各项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接受临床放疗的患者,对其实施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反应程度较轻者例数较多,对患者做好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等宣教工作,对其做好出院指导及相关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作者:黄艺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网球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对网球肘患者的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门诊138例网球肘患者,全部采用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对病变局部痛点为中心的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的机理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痊愈102例,优15例,良12例,差9例,痊愈率73.9%,总有效率为93.5%.结论:放射式冲击波配合针刺治疗在对网球肘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此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值得推广.

    作者:刘丽明;冯前;王静;杨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复合乳酸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前后患者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血清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PC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能够显著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作用不仅与调节机体肠道菌群相关,还能减少患者血清PCT,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韦信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推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案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较常见,且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其独到的特色,尤其采用推拿治疗.虽然推拿治疗本病鲜有报道,但此种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法对现代健康的追求和社会需求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培超;季远;季法会;王凯;宫雪;张文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激痛点推拿治疗斜方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斜方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激痛点推拿治疗30例斜方肌劳损患者,施术手法包括(滚)法、按揉、拿法、弹拨、叩击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为93.3%.结论:推拿能够缓解斜方肌的痉挛和紧张,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

    作者:刘松刚;李华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下背痛患者的治疗中尚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下背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其合理应用做一总结.

    作者:王泽熙;姜贵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当年冬季进行中药泡脚治疗,治疗组予当年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并于次年冬季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治疗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泡脚治疗冬季手足冰凉疗效确切.

    作者:林超;高文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40例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与后外侧植骨相结合运用于胸腰段脊椎发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并持续随访的4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并融合后外侧方植骨合并疗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疗程后比较这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度的变化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椎楔变角、骨融合等临床指标,此外,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进行相应比较,也对ODI进行相应评分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后、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Cobb角、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变小(P<0.05),骨融合比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A、B、C、D、E级各例数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例出现内固定不稳,术后6个月5例出现并发症,主要是慢性骨位疼痛.结论:对于腰胸段脊椎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外侧植骨结合后路钉棒系统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学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治疗面肌痉挛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张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表面肌电在康复医学领域运用及脑卒中患者评定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表面肌电检测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技术,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表面肌电检测通过利用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参数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方式,综合分析经皮肤表面记录下来的肌电信号,用以评价或改善运动神经元功能.表面肌电信号检测可以使肌肉的功能得到客观量化,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肢体的功能水平.近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肌电已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领域中来指导患者的康复治疗.本文主要介绍用于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及阐述表面肌电在腰痛评估、儿童神经功能康复和神经肌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后探讨表面肌电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任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通冠复脉汤治疗冠心病(CHD)室性早搏对血管内皮 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CHD)室性早搏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通冠复脉汤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通冠复脉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TXB2、ET-1、NO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TXB2、ET-1、NO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复脉汤治疗CHD室性早搏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彭建;徐苹;朱彬;袁小蓉;黄静;何成林;段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轻度认知损害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AD的早期阶段,其是介于正常衰老和老年痴呆(阿尔茨默海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临床状态,向AD的转化率是正常人的10倍,及时、准确的筛查和诊断MCI对防治AD有重要意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在MCI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MoCA量表的应用状况、内容特点、考评分析及优缺点等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促进该量表在国内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作者:石义容;胡慧;王凌;艾亚婷;董新秀;孙凯丽;李梦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