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16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产妇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53例、中度54例及轻度60例,另选同期正常产妇55例作为正常组,观察四组产妇并发症、妊娠结局及产后感染情况。结果:重度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窘迫、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产妇(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术后感染率均高于与正常组(χ2=3.9683,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增加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感染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且重度患者更严重,临床应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护理,改善妊娠良性结局。
作者:赵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5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结论:常规护理及行为干预对先兆性流产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瑶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4~6天痊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护理干预利于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恢复,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109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研究组施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比较,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其术中、术后情况更佳,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昌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中膀胱损伤的处理与护理对策。方法:将7981例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91例)与对照组(39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围术期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膀胱损伤发生率为0.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8%(P<0.05)。结论:围术期强化护理有助于降低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中膀胱损伤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颈部肌四方抗阻功能锻炼和“以头书鳳”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配合健康宣教,B组采用“以头书鳳”配合健康宣教,C组则单纯给予健康宣教,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JOA改善率及优良率均显著优于B组、C组(P<0.05);B组、C组JOA改善率及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肌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配合健康宣教对防治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既简便有效,又节约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立;王东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采用耳体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肥胖度、体质指数、体脂肪百分率、痛经症状积分及减肥、痛经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肥胖度、体质指数、体脂肪百分率、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疗程2肥胖及痛经总有效率均高于疗程1(P<0.01)。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效果明显,可减肥和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治疗10周后测量拇指腕掌关节桡侧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得分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RO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ARO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以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拇指活动度,提高手精细功能。
作者:唐巧萍;张娜;惠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82例胃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饮食护理,8周后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干预后,护理组NHP评分、PSQ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群波;刘香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子午捣臼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6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子午捣臼针法,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及维生素B1,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33<0.05);治疗组睡眠时间及焦虑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捣臼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岩鹿乳康胶囊配合乳腺中频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9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岩鹿乳康胶囊配合乳腺中频仪治疗,对照组则单纯服用岩鹿乳康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组PSQI评分、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岩鹿乳康胶囊联合乳腺中频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和情绪障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另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P<0.01);研究组心悸、头昏、失眠、胸痛、晕厥、反应迟缓等患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患者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安全有效。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如何做好辐射防护。方法:介绍医疗辐射的危害,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现状。结果: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及知识理论有待加强,实际操作中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不够。结论:手术室医护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意识,采取防护措施,做好自身辐射防护。
作者:蔡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及分析社区康复治疗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方法:①对广州市天河区及黄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工作者进行纸质问卷调查以及口头访谈;②对广州市康复治疗工作者(非社区机构)以及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现有社区康复主要工作内容基本为中医康复,主要病种为颈肩腰腿痛;广州市非社区机构的在职康复工作者以及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从事社区康复工作的意愿较低。结论:社区康复工作专业人员缺乏一直是影响社区康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大部分康复治疗人才不愿意到社区进行康复工作,主要是现有的社区康复工作内容形式单一,专业人员水平不足,无法达到社区康复的需求。
作者:丁丽娟;周吉平;郑华杰;曾丽珊;刘春龙;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许学猛教授治疗膝关节疼痛强调骨、筋、肉并重,针刀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强调靶点、骨、筋、肉治疗,重视髌下脂肪垫,调整力学平衡,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聂斌;许学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运动指导、专业培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惠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尿潴留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妇产科术后尿潴留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及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观察组再次导尿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5%(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现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术后尿潴留患者加强个体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及一般溃疡病知识宣教,试验组则实施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6%(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士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素质既表现在基础理论和外科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无菌技术、外科器械的认识,组装、手术配合操作的娴熟程度及对手术医生的工作习惯掌握程度等方面,也表现在手术室护士的应变意识的强弱。实践证明,应变意识既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配合全过程的配合反应,也是对手术过程中出现各种手术情况的应急反馈和支配能力,对手术室护士应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丽萍;姜述颖;王洪玲;刘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