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吴海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针对性护理,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及一般溃疡病知识宣教,试验组则实施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6%(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位难产早期识别及临床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总结头位难产早期识别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0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信号,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主要因素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经有效处理,阴道分娩产妇81例,剖宫产产妇19例,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早期识别头位难产的信号并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能减少对产妇和胎儿的伤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玉花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运动指导、专业培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惠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将52例重症监护室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

    作者:许改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4~6天痊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护理干预利于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恢复,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卒中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分析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和认知功能评估等方面阐述老年综合评估(CGA)与老年卒中预后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便针对性制定全面的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计划。

    作者:丁洁;向文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16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产妇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53例、中度54例及轻度60例,另选同期正常产妇55例作为正常组,观察四组产妇并发症、妊娠结局及产后感染情况。结果:重度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窘迫、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产妇(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术后感染率均高于与正常组(χ2=3.9683,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增加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感染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且重度患者更严重,临床应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护理,改善妊娠良性结局。

    作者:赵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产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尿潴留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妇产科术后尿潴留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及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0.05);观察组再次导尿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5%(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现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术后尿潴留患者加强个体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42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PCI治疗的AMI患者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AMI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CNP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1)。结论:CNP是一种有预见性、有计划的护理模式,适用于PCI治疗的AMI患者。

    作者:张小媚;宋佰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运动康复与骨折一体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仪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仪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8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按摩乳腺法,观察组采用微波理疗仪照射,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天观察组乳房胀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采用微波理疗仪治疗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向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拇指内收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拇指内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治疗10周后测量拇指腕掌关节桡侧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得分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RO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AROM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以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拇指活动度,提高手精细功能。

    作者:唐巧萍;张娜;惠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效果,但手术创伤面积大,术中出血量多;牵引治疗费用较低,适合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但并发症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组应用思密达和金双歧资料,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好转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1)。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梁永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我校临床康复学教学改革探索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课程,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内容特别广泛,传统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熟练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在“协同创新、中西并重,康复治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改革中,通过对教学模式、实践考核等内容不断协同创新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较佳。

    作者:颉旺军;方晓丽;严兴科;张小丽;赵中亭;刘安国;舒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颈部肌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和“以头书鳯”防治早期CSM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颈部肌四方抗阻功能锻炼和“以头书鳳”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配合健康宣教,B组采用“以头书鳳”配合健康宣教,C组则单纯给予健康宣教,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JOA改善率及优良率均显著优于B组、C组(P<0.05);B组、C组JOA改善率及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肌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配合健康宣教对防治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既简便有效,又节约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立;王东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近五年失眠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失眠治疗的不同方法进行总结,发现失眠治疗方法虽多,但缺乏较客观的评价标准。

    作者:李辰璨;吴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段胸椎横向关节松动术治疗机械性颈椎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胸段横向关节松动术治疗机械性颈椎疼痛的即时疗效。方法:将60例机械性颈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针对上胸段(T1~T4)实施横向关节松动术,对照组则针对上胸段(T1~T4)棘突旁软组织施行横向推动,于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测定其颈椎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PRS评分及屈伸、双侧旋转活动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胸段横向关节松动术治疗机械性颈椎疼痛能即时减轻颈椎疼痛并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成龙;徐乐义;孙年怡;何宇;胡锦荣;蒋明霞;杨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岩鹿乳康胶囊配合乳腺中频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岩鹿乳康胶囊配合乳腺中频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96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岩鹿乳康胶囊配合乳腺中频仪治疗,对照组则单纯服用岩鹿乳康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组PSQI评分、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岩鹿乳康胶囊联合乳腺中频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和情绪障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王继红教授推拿临床诊治观介绍

    王继红教授以筋骨同治思想指导临床筋伤病治疗,创立筋骨一体治疗法;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用于推拿临床,治疗时间节律紊乱所致的疾病;根据病理改变选择施术方法提高推拿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欣同;王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刺络药罐法治疗急性筋病案例分析

    筋病是指以肢体疼痛和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患处肿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急性筋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引起,是中医骨伤科学的常见病。西医多采用局部冰敷、热敷、制动、止痛等方法治疗,而传统中医多使用中药内服和/或中草药外敷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目的。本文通过对两例不同病因的急性筋病患者采用刺络药罐法成功治愈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推广这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邓咏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