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莉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给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及一般溃疡病知识宣教,试验组则实施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6%(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海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中医科收治的82例胃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饮食护理,8周后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干预后,护理组NHP评分、PSQ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群波;刘香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推拿专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较强的实用性,使其在疾病治疗、康复,身体调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升推拿专业实训课教学质量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更多医德高尚,推拿手法精专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王凤兰;赵嘉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许学猛教授治疗膝关节疼痛强调骨、筋、肉并重,针刀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强调靶点、骨、筋、肉治疗,重视髌下脂肪垫,调整力学平衡,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聂斌;许学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对慢性腰痛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针灸科门诊自2014年2月~2015年1月就诊并确诊为慢性腰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针刺双侧肾俞及大肠俞,试验组加取双侧委中穴,对照组则加取双侧委中穴内侧旁开1.5cm处的非穴位点,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委中穴可有效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张光营;陈少清;林建平;潘泳鸿;李明;王诗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如何做好辐射防护。方法:介绍医疗辐射的危害,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现状。结果: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及知识理论有待加强,实际操作中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不够。结论:手术室医护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意识,采取防护措施,做好自身辐射防护。
作者:蔡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109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研究组施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比较,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其术中、术后情况更佳,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昌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截瘫的有效性。方法:117例胸腰段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哈氏棒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脊柱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及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脊柱钢板固定治疗胸腰段结核伴截瘫患者效果佳,患者疼痛少。
作者:杨治;何兴林;严肃;郭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PCI治疗的AMI患者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AMI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CNP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1)。结论:CNP是一种有预见性、有计划的护理模式,适用于PCI治疗的AMI患者。
作者:张小媚;宋佰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及分析社区康复治疗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方法:①对广州市天河区及黄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工作者进行纸质问卷调查以及口头访谈;②对广州市康复治疗工作者(非社区机构)以及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现有社区康复主要工作内容基本为中医康复,主要病种为颈肩腰腿痛;广州市非社区机构的在职康复工作者以及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从事社区康复工作的意愿较低。结论:社区康复工作专业人员缺乏一直是影响社区康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大部分康复治疗人才不愿意到社区进行康复工作,主要是现有的社区康复工作内容形式单一,专业人员水平不足,无法达到社区康复的需求。
作者:丁丽娟;周吉平;郑华杰;曾丽珊;刘春龙;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文主要分析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和认知功能评估等方面阐述老年综合评估(CGA)与老年卒中预后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便针对性制定全面的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计划。
作者:丁洁;向文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将52例重症监护室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
作者:许改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中膀胱损伤的处理与护理对策。方法:将7981例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91例)与对照组(39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围术期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膀胱损伤发生率为0.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18%(P<0.05)。结论:围术期强化护理有助于降低腹式输卵管结扎术中膀胱损伤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卫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课程,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内容特别广泛,传统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熟练掌握大量知识和技能。在“协同创新、中西并重,康复治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教学研究改革中,通过对教学模式、实践考核等内容不断协同创新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较佳。
作者:颉旺军;方晓丽;严兴科;张小丽;赵中亭;刘安国;舒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后4~6天痊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护理干预利于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恢复,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惠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16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产妇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53例、中度54例及轻度60例,另选同期正常产妇55例作为正常组,观察四组产妇并发症、妊娠结局及产后感染情况。结果:重度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窘迫、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产妇(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术后感染率均高于与正常组(χ2=3.9683,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增加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感染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且重度患者更严重,临床应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护理,改善妊娠良性结局。
作者:赵云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效果,但手术创伤面积大,术中出血量多;牵引治疗费用较低,适合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但并发症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颈部肌四方抗阻功能锻炼和“以头书鳳”对早期脊髓型颈椎病(CSM)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配合健康宣教,B组采用“以头书鳳”配合健康宣教,C组则单纯给予健康宣教,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JOA改善率及优良率均显著优于B组、C组(P<0.05);B组、C组JOA改善率及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肌四方抗阻静力功能锻炼配合健康宣教对防治早期脊髓型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既简便有效,又节约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立;王东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子午捣臼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60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子午捣臼针法,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及维生素B1,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33<0.05);治疗组睡眠时间及焦虑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捣臼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性耳鸣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