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李艳京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新疗法.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5%葡萄糖盐水250ml加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美络宁)40mg每日一次,半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生理盐水250ml加血塞通注射液0.3g静滴、5%葡萄糖盐水250 ml加胞二磷胆碱0.75 g,半个月为一疗程.合并脑水肿时加用甘露醇治疗.结果:经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神经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络宁组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显著效果,明显改善半暗带区的血供及神经细胞功能,改善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有良好效果,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经璋;王嗣春;史孟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老年性椎管狭窄是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牵引、理疗及针灸推拿等方式,疗效不理想,维持时间短;手术治疗不但疗效差,而且并发症多,不易被病人接受.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与上级医院合作,采用椎管矢状径测量,玻璃酸钠注射液(商品名:施沛特)骶管内注射方法治疗老年性椎管狭窄患者7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植展;邢延庆;林述乾;于明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损害的临床疗效与治愈次数和不良反应.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064nm、532 nm、755nm),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及病人个体差异,采用不同波长和参数治疗2380例皮肤色素性损害,包括太田痣、雀斑样痣、咖啡斑、毛痣、老年斑、雀斑、文身、文眉、文眼线、文唇线.结果治疗文身、太田痣、文眉、雀斑、文唇线、老年斑有效率均达到82%以上,其中文身、太田痣效果好,有效率达到90%以上.痊愈率中太田痣高,达到86.3%,其次为文眉、雀斑、老年斑、蓝黑色文身、红色文身及文唇线和文眼线.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对文身、太田痣、文眉、雀斑、文唇线、老年斑及文眼线效果好,对雀斑样痣及咖啡斑效果略差.
作者:王莉;赵俊英;徐薇;孙淑华;刘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北京地区婴儿超声波沿骨骼长轴的传播速度(SOS),定量地监测骨骼强度.方法共检测317例0~2月的北京地区健康婴儿,测定身高、体重,并采用标准方法测定婴儿胫骨中段的SOS值;以Sunlight系统内提供的SOS值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得出0~2月的北京地区健康婴儿骨骼SOS的正常值.②北京地区0~2月健康婴儿骨骼SOS值与系统提供的SOS值比较有明显差异.③不同季节测定的婴儿骨骼SOS结果之间有差异.结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婴儿骨骼SOS测量结果不同,应建立相应的正常值标准.
作者:刘晓红;杨志新;候安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前,肠内营养(enteral nurtrition,EN)在普外科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已比较普遍.传统观念认为,胃肠疾病患者,特别是围手术期患者不能耐受EN[1],特别是以往的EN使用的是传统的胃肠减压管,很难达到治疗需要所要求的肠内深度,使EN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为19例患者留置螺旋胃管(简称NIT)进行胃肠内营养,总结出以下NIT留置方法及护理要点.
作者:田丽;李艳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于2001年5月1日至6月31日用皮炎平软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治疗皮炎、湿疹30例,并同时进行了30例艾洛松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悦;赵俊英;臧燕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一种少见病,又称为Leigh病.在1951年由Leigh首先报道一例以精神发育迟滞、步态失调以及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尸检发现特征性双侧对称性丘脑、基底节、脑干以及脊髓多处坏死病灶[1].以后又有多篇临床报道,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阐述[2].该病绝大多数起病于婴幼儿,逐渐进展,成年人发病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与儿童病例相类似.我们在2002年10月收治了一例成年患者,临床诊断为亚急性坏死性基底节脑病,特报道如下.
作者:陈葵;姬长莲;王得新;李继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实验前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抽取40例经抗凝的住院病人静脉血标本在30min内测定,然后分为二组,一组置于室温(18~25℃),一组置于低温(4~6℃)内.分别在2 h、4 h、6 h再测定.结果在室温下放置6 h测定的数据无明显变化;在4~6℃下保存的血标本,放置2 h淋巴细胞比例(LYM%)有显著变化(P<0.05);在4 h时血小板数(PLT)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室温下静脉血标本从抽取到放置6 h内测定对结果无显著差异,结果在质量控制范围内.标本置于4~6℃低温保存时,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数(RDW)、血红蛋白(HGB)平均血小板容量(MPV)、中间型细胞比例(MXD%),中性细胞比例(NEUT%)无显著变化(P<0.05).LYM%和PLT两参数变化虽有统计学意义,其变异均小于5%的偏差,不会对临床实验结果构成影响.
作者:梁群;马福广;曾伟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大多发生在一侧,两侧者少见,伴有双侧输尿管囊肿者更少见,我院得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慎独是指护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高标准地实践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护士身居临床第一线,是医疗护理的实践者.而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很多工作需要个人单独去完成.所以,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尤其是慎独精神格外重要.
作者:刘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瘤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由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3例胸膜结核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胸片和CT表现.结果单发胸膜结核瘤15例,多发8例.X线与CT表现为自胸壁突向肺野的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阴影,边缘光滑整齐,大多数病灶密度均匀,另8例病灶有钙化.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往往无强化或呈现病灶周边强化.19例伴病灶周围胸膜增厚、粘连或钙化,8例伴肺内结核.结论大多数胸膜结核瘤的X线和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可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马俊芳;赵国芳;季金结;吕萍;迟芳;靳二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各国学者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HP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作者:杨秀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后穹隆穿刺抽液及注药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选慢性盆腔炎病例126例,后穹窿穿刺,抽液后用冲洗液冲洗,注入替硝唑、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结果显效81例,有效37例,无效8例.结论后穹窿穿刺注药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见效快,疗效显著,且方便易行.
作者:郭杏春;高爱枝;赵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上常用根管充填的方法治疗根尖周病.我们从2000年开始应用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根尖周病380例430颗牙齿,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潘倩;刁江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影像诊断工作中的常见征象,鉴别压缩性骨折的病因,对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有决定性意义.在磁共振成像(MRI)出现之前,X线片和CT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MRI技术日臻完善,它在诊断和鉴别胸腰椎骨折病因方面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发现MRI可提供X线片和CT检查所不能提供的信息.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翁晓海;靳二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颈动脉海绵窦瘘,临床比较少见,容易误诊为眶蜂窝织炎、炎性假瘤、眶内血管瘤及Graves眼病等.2003年我们诊治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两例,报告如下.
作者:肖扬;王育红;傅智勇;张宝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妇产科教学任务中,有一些章节的疾病是比较难讲透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一章的第三节子宫脱垂.子宫脱垂的定义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垂于阴道口外,称之为子宫脱垂.
作者:吴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31岁.以孕36-3周,剧烈胎动突然消失24 h伴无规律宫缩5 h急诊入站.患者于妊娠34周开始自觉胎动明显增强,于入站24h前晨起时自觉胎动剧烈,持续0.5 h后突然减弱至消失.入站产查:腹部膨隆.腹壁松弛,触摸时无胎动感,头位衔接入盆,胎心音消失.B超报告:胎心搏动停止,脐带螺旋状扭转.
作者:郭杏春;赵淑英;赵丽英;赵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适应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教师的综合质量是临床教学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开展授课质量评价又是确保教师综合质量尤其是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东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蛭丹化瘀中药配方颗粒冲剂与饮片煎成的蛭丹化瘀口服液在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是否相同.方法观察RSV在两种制剂、不同药物浓度下对HEp-2细胞的致病作用.结果蛭丹化瘀中药配方颗粒冲剂完全抑制RSV复制的小浓度为2.75 mg/ml;中药饮片煎成的蛭丹化瘀口服液完全抑制RSV复制的小浓度为2.75mg/ml.结论两种制剂在体外抑制RSV复制作用强度相同,中药配方颗粒在加工过程中未改变药物的药性.
作者:刘玉华;叶会初;黄敏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