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亮;王莉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 肾康注射液,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肾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血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肌酐、血胱抑素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采取肾康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养血清脑颗粒,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及穴位针刺,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结论:针刺结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临床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吴石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则采用包含引导式教育理念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可以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及反应能力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殷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降钙素原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意义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意义.方法: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重型组(92例)和轻型组(32例),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血清PCT水平.结果:轻型组第1、4、7天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第1、4、7、10天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PCT可以不仅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而且还可以作为胰腺炎疗效判定的指标.

    作者:李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新进展

    积极做好患儿临床护理工作对手足口病治疗、康复有促进作用,笔者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特点、症状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

    作者:文新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内科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采用三维步态分析和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两组下肢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及三维步态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下肢步行功能.

    作者:刘言薇;黄臻;闵瑜;屈菲;陈佩顺;李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熏洗治疗扁平疣一例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人,临床治疗以激光、冷冻等为主,不适宜大范围、密集病变患者,且价格昂贵,治疗过程痛苦.笔者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扁平疣一例疗效满意.

    作者:代巧玥;熊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止汗复元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汗复元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调研对象,评价止汗复元汤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发生率很高,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以止汗复元汤为主方的治疗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汗出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艳伟;史鹏博;赵如意;李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新进展

    本文分析糖尿病足危险因素,采取常规护理及足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足.

    作者:覃应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系统性急救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急救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急救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新生窒息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窒息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接受系统化急救护理及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愈后3个月心理运动指数及智能发育指数.结果: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运动指数及智能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可一定程度提高新生窒息患儿的生存率,并有效改善其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推拿综合疗法在腰肌劳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将58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则进行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王小冬;张莉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诊断意义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现有的120例需要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将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参考值和诊断标准进行对比.结果:120例患者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常规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能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乙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推拿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推拿配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研究组症状评分、面神经等级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面肌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面肌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加面肌训练操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加面肌训练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治疗组(n=24),分别采用单纯穴位注射和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15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次后和治疗15次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次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次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悬吊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腰痛及功能障碍.

    作者:陈飞;刘洪举;丘云锋;覃婷;董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白芍总苷针对干燥综合征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给予TGP600mg,3次/d口服,持续观察6个月(24周),并于服药前、服药后每12周检测血沉(ESR)、γ-球蛋白,唾液腺ECT、Schirmer试验.结果:治疗后,血沉(ESR)、γ-球蛋白、唾液腺ECT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24周后较12周有显著降低(P<0.05),Schirmer试验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24周后较12周有显著升高(P<0.05);总有效率为68.3%.结论:TGP治疗干燥综合征是有效和安全的,可以长期应用.

    作者:赵斌;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MFT评分、ARAT评分和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MFT评分、ARAT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蔡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新型易灸器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型易灸器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将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匹维溴铵片(50mg,tid),治疗组则采用新型易灸器行灸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0%(P<0.05);治疗组IBS-BSS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易灸器灸法是治疗IBS-D的有效之法.

    作者:虞露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120例手术病患者采取Logistics回归分析,记录其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切口感染占5.00%;急诊手术、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手术超过3小时、手术环境未充分消毒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急诊手术、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手术超过3小时、手术环境未充分消毒,须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消毒,减少感染.

    作者:阮金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医学生中期见习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在不同医院进行中期教学见习的中医医学生见习过程的收获与反思、教学医院的教学效果和不足,探讨原因及改进方法,为进一步改善医学生见习、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对在不同医院进行见习的中医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部分中医医学生见习收获与教学目标不相符,整体见习收获与教学医院及医院所在地区存在相关性.结论:见习学生、教学医院及学校均应作出调整,才能更有效地完成见习、教学任务.

    作者:邓咏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防治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共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实行集束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的时间以及切口疝的发生率,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者实行集束化护理,能显著地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住院时间及切口预后时间,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蒋银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