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分析

孟雨来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体征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体征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在提高患者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针对普外科护胃部手术后并发症出血所采取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客观分析.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是利用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方式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6.00%和82.00%.结论:在治疗普外科胃部手术后病发出血患者时,使用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并发出血症状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

    作者:张学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组而言,优质护理组的效果更佳理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治疗的病患中,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推动患者的尽快康复.

    作者:王平平;李桂敏;赵娜;李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好转情况[1].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手术治疗观察后,对照组55人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55例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09%;将两组术后结果统计进行对比分析.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的方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发现P<0.05,有着很明显的疗效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1].

    作者:陈移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回阳生肌方对糖尿病小鼠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IL-1、TNF-α的影响

    目的 研究回阳生肌方对糖尿病小鼠(diabetesmouse)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IL-1、TNF-α的影响.方法 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db/db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背部创面,外用药物贴敷,隔日换药,创面拍照并测定创面面积;创伤后7天处死小鼠背部取创面组织.采用ELISA检测小鼠体内IL-1、TNF-α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创面面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TNF-α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IL-1、TNF-α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db/db小鼠创面愈合迟缓;回阳生肌方可促进db/db小鼠创面愈合,减少IL-1、TNF-α含量,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魏慧玲;王海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中医护理用于小儿四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在四肢骨折的患儿中应用手术室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110例四肢骨折患儿选自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护理后,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群体中,给予手术室中医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和治疗的临床效果,也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王鑫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心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以MCMQ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均有效改善,相较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应对及社会支持度,转变自身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伊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患者98例,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状态评分及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AMA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围手术其采用人性化护理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王珊珊;李春艳;丛兰;周力影;张晔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 掌握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饮食管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干预组紫癜、腹痛、关节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对照组的19.57%低(P<0.05);干预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HSP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性饮食管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使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膝关节镜术后不同冰敷时间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临床治疗中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采取不同的冰敷时间,研究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的84例接受膝关节镜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冰敷时间帮其减轻肿胀与疼痛感.参照组做完膝关节镜术对患者膝关节及周围皮肤连续冰敷24小时;研究组患者从做完膝关节镜术对患者膝关节及周围皮肤进行24小时冰敷,每天需要进行4次30分钟的间断性冰敷.经过不同时间的冰敷后对比两组术后患者在12小时、24小时之后的症状.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冰敷时间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都得到了改善,冰敷12个小时后参照组剧烈疼痛患者18例、出血患者8例、肿胀患者6例、其它并发症4例,明显低于研究组剧烈疼痛患者24例、出血患者10例、肿胀患者8例、其它并发症5例;冰敷24小时后参照组剧烈疼痛患者10例、出血患者2例、肿胀患者2例、其它并发症1例,也明显低于研究组剧烈疼痛患者20例、出血患者6例、肿胀患者4例、其它并发症3例.两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持续法冰敷进行临床治疗使患者身体情况得到了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时间段内医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病毒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然后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今后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CT单能量扫描,观察组采用双源双能量CT评估.结果:观察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10.49±0.36)mGy,对照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0.21±0.05)mGy,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者动脉期碘值为(0.50±0.02),治疗无效者动脉期碘值为(13.25±1.5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双源双能量CT应用到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动脉期碘值的观察,能够有效明确患者是否治疗有效,与单能量CT相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明;马东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转氨酶水平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6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转氨酶水平的检测,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ST水平及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升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该病诊断提供价值性参考.

    作者:张海莉;郭自挺;蔺海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方法研究进展分析

    临床尿常规检测是传统的用来检测人体是否存在疾病的主要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物理学、化学以及显微镜的检查模式.在新型的临床尿常规检查中一般采取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以及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去完成.随着医疗水平的蓬勃发展以及尿常规检验设施的完善,对患者的疾病检验以及治愈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尿常规检查在临床上是一项不可被忽略的检验技术,其对于患者的肾脏以及尿路的疾病的诊断以及后续治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在尿常规检验中主要包括对于患者尿液颜色、性状、酸碱度、蛋白质以及红白细胞等等成分的精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了尿常规检验在临床上的实际运用,希望为促进疾病治愈体系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作者:米鲜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了探析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使用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114例受血患者,在统一随机编号后,将奇数标号组受血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以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检测,偶数编号作为对照组,并以常规盐水法进行检测,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的两组患者的检测数据(阳性检出率及细胞凝聚检出情况),并对计算所得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凝集、检查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将低离子聚凝胺应用于输血检验对特异性凝集具有较好地帮助,可以在加快检查速率的同时加快阳性检出率.

    作者:吴运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局部麻醉下颊颏颈联合吸脂塑型术

    颊、颏、颈系显露部位,如出现脂肪堆积显而易见,要求瘦脸及重建颏颈角的患者日益增多,自2008年以来,笔者共行颊颏颈部吸脂塑型术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年龄35-48岁,均为女性.2手术方法2.1麻醉药配制方法,百分之0.9的生理盐水1000毫升加百分之2的利多卡因25ml加百分之一的肾上腺素1ml加百分之五的碳酸氢钠10ml .

    作者:张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概述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明确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并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相关文献,并与临床常见电生理检查项目做对比.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主要以小纤维神经为主,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其早期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闯;王秀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脓胸穿刺引流临床救治体会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脓胸临床特点评估超声定位下脓胸穿刺引流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近4月来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病人因病情加重转入ICU作为研究对象,一例病人合并基础肺功能差、营养不良及心肺复苏术后,另一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尿毒症性心脏病心功能IV级,具体治疗方案见下文.结果 两例患者均成功脱机拔管,心肺功能、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胸部影像学明显吸收好转.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创穿刺引流效果肯定,不失为一种代替胸腔镜下置管引流手术方式.

    作者:蒋启鑫;赵红梅;刘锋;李石林;王盘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纳入看守所88例2017.2至2018.4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奥美拉唑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则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愈合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夜间胃液PH和溃疡面积、生活质量评分;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愈合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夜间胃液PH和溃疡面积、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奥美拉唑组更好,P<0.05.埃索美拉唑组副反应少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理想.

    作者:陈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立痔止血膏治疗痔出血效果

    目的:使用立痔止血膏的目的是对使用立痔止血膏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检查患者使用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方法是将50例痔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大组.有25位患者为治疗组,该组患者使用立痔止血膏进行治疗.还有25位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不使用立痔止血膏进行治疗.对照2组成员情况,对情况进行比较.对各组成员出现的疼痛、便血、肿胀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2组患者情况差异明显,治疗组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出血肿胀的时间都少于对照组.2组情况差异明显,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立痔止血膏对患者的治疗成效明显,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有痔病具有止血止痛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耳穴贴压、穴位注射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在常规西医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耳穴埋豆、穴位注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的情况有无好转.结果 行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与中医治疗干预前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心累气促不适有所缓解、肺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量增加,住院时间同比缩短4~6天.结论 中医治疗干预能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肺动脉压水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恢复人体正气,值得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阻肺患者10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干预方法,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

    作者:罗思明;张艳;叶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