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中医护理用于小儿四肢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王鑫

关键词:四肢骨折, 小儿, 手术室, 中医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在四肢骨折的患儿中应用手术室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110例四肢骨折患儿选自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护理后,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群体中,给予手术室中医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和治疗的临床效果,也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满意度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脊柱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满意度的影响价值体会.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80例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护理中,可采取优质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立痔止血膏治疗痔出血效果

    目的:使用立痔止血膏的目的是对使用立痔止血膏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检查患者使用后的治疗效果.方法:方法是将50例痔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大组.有25位患者为治疗组,该组患者使用立痔止血膏进行治疗.还有25位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不使用立痔止血膏进行治疗.对照2组成员情况,对情况进行比较.对各组成员出现的疼痛、便血、肿胀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2组患者情况差异明显,治疗组出现疼痛的时间和出血肿胀的时间都少于对照组.2组情况差异明显,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立痔止血膏对患者的治疗成效明显,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有痔病具有止血止痛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神经障碍、平均住院天数改善时间显著较对照组低,差距显著(P<0.05);以及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各项功能障碍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李妍;李晓艳;尹嘉丽;周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产妇产后健康指导

    目的:本研究针对乙肝产妇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分析影响特殊产妇母婴同室护患沟通的原因.以便对母婴同室产妇采用更加恰当的沟通方式方法,进而完善对母婴同室产妇的临床护理及有效的临床指导.由于乙肝产妇因自身问题,害怕将今后生活中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给高危妊娠产妇造成的心理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对改善此类产妇身心状态的有效性及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

    作者:刘琼;刘春玲;王毅;刘玉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其依从性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产科住院的初产阴道分娩产妇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过程中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依从性,并对比两组的产程.结果:试验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对于提高其依从性,缩短产程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颜春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析门诊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自我防护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在自我保护中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门诊投诉接受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选择49例门诊护理投诉在研究过程中,分类和总结,分析投诉产生的原因,针对相关问题,做了一个良好的责任部门,并提出预防措施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在分析纠纷的原因,提出对策处理,防止纠纷,树立优质服务的概念,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处理纠纷,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结合患者的利益.护理综合素质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有力保障.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法律意识,降低风险系数,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大限度地防止护患纠纷,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利益和人身安全.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舌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舌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舌癌病人作为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31例,其中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舌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作者:阳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作用

    对患有老年脑血管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开展临床实践研究,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和预防血管性痴呆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将120例来医院就诊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专业医学护理研究工作,这部分老年脑血管患者来院就诊的时间是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选取这部分患者展开实验研究并用统计学方式统计,选取研究对象的一半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这部分患者称为普通组,其他剩余部分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方式,这部分患者被称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半年的生活和24个月之后出现血管性痴呆的比例以及患者的详细情况.结果: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实施循证护理方式的一组,普通组的患者出现脑血管痴呆的人数相比专业的循证护理人数较多些,复发率和致残率相比实验组也较为高,对比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护理方式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后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采用这样的护理方式患者恢复效果比较好相对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高,循证护理方式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防血管性痴呆值得在各医院推广.

    作者:施玲;朱莹泉;吕桂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接收的患者6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实验组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探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确诊比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用时.结果:实验组手术中确诊概率93.5%高于对照组74.2%,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同时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予以腹腔镜救治,能够改善出血量多、创伤大、住院时间久以及就诊率低的问题.

    作者:吴鑫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心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以MCMQ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均有效改善,相较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应对及社会支持度,转变自身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伊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探讨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疾病预防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探讨研究.方法:综合文献中现状结果及专家咨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评价指标框架,对于三级指标进行筛选且设置权重.结果:我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为73.57分,疾控中心能力评价指标特点是疾病控制中心基本情况,监测预警能力,现场流行学调查及处理的项目集中得分较高,而实验室监测及教育培训得分均较低.结论:该指标可以真实有效的评价反应本市疾控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并且指明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向,可以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疾病预防机构的考评考核,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关于女性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案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春期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旨在为临床.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出血的原因.结果 57例患者中无排卵患者39例(68.42%),营养失调有11例(19.30%),精神紧张和压力过重、情绪影响的7例(12.28%).结论 青春期功血女性患者以无排卵者较为常见,临床诊断需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治疗常选择性激素以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和恢复正常为目的.

    作者:桑军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方法的情况.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社区的高血压病人240名,将这些病人分为基础组与实验组,基础组病人不实施综合性的干预防治方法,该组病人只是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病人由全科医生对其进行高血压病防治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接受全科医生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之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要好于另一组(p<0.05).结论:将全科医生制定的防治措施给予病人,可以使病人的高血压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并对病人的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有效改善,为病人疾病的治疗奠定有利基础.

    作者:杨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孕期健康教育对妇产护理的临床价值探析

    孕期健康教育的内容重点包括孕期的保健、分娩方式的选取、新生儿护理以及母乳喂养等,形式多样的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孕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缩短孕妇的产程,促进对自然分娩方式的选择,并能够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张爱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力求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谈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针灸在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对其实施中医针灸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对比常规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实施中医针灸疗法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6例,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和各项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SAS、SDA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程光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 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对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的临床疗效,为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在临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纳入院内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对两组患者原发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治疗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血脂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1.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中,联合开展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恢复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一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腹腔镜手术护理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镜手术的相关护理危险因素及其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2017年5月~2018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分析腹腔镜手术护理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在PDR玻璃体切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分析

    目的:探究PDR玻璃体切除患者中应用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PDR玻璃体切除患者6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精神状态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R玻璃体切除患者中采用预警机制人性化护理,改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精神状态,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张晔君;王珊珊;李春艳;丛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