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正川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运动疗法、物理疗法、针灸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服用养阴活血通络中药解痉颗粒(白芍、生地、桃仁等),对照组则服用盐酸乙哌立松片(50mg,ti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肌张力改善情况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活血通络法与盐酸乙哌立松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相当,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可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选用。
作者:谢智强;王晓毅;梁定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中医药治疗脑瘤的切入点,介绍脑瘤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脑瘤的适用范围及治法,并配以临床病案进行思考,总结体会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程剑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摄食-吞咽训练配合针刺、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摄食-吞咽训练、针刺、低频电刺激等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针刺与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六周后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疗效(P<0.01),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在治愈率(P<0.01)和吞咽评分(P<0.05)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摄食-吞咽训练配合针刺、低频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与低频电刺激治疗。
作者:何珊;黄鹰;吴李娜;李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化疗性外周神经炎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化疗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外周神经炎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外周神经炎的发生情况及化疗完成情况。结果:研究组外周神经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化疗治疗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化疗性外周神经炎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外周神经炎发生率,保障化疗治疗效果。
作者:谢蓉芝;万正兰;李月婵;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急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又称吉兰-巴雷综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或者称格林-巴利综合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数可恢复的多发性的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组疾病。本文针对此病运用传统针刺联合现代临床康复治疗,运动疗法、桥式运动、坐位平衡练习和股四头肌等长抗阻练习法等治疗手段,能使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可资同道临床借鉴。
作者:罗英俊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监测,术后预防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早期离床活动。结果: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较大,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干预指导可提高疗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孔德敬;唐平方;廖荣臻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通过总结近年中国脑卒中后遗症期康复治疗的现状、方法和治疗方案,发现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很有必要,且其康复治疗的实现需要多方共同支持。
作者:章代亮;潘虹;付慧;戴方骏;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检索近十年中医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相关文献资料并整理分析,探讨针灸、手法、外用药等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提供参考。
作者:黄磊;赖虹伊;田林;韦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步行运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我校2014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血压升高的48例患者,正常高值血压21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27例,进行步行运动疗法,半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降压效果显著改善。结论:步行运动降压效果显著,可作为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的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方法。
作者:黄世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和水肿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进行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研究组M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其疼痛及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窦正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习练骨筋肉操对改善夜班护士亚健康躯体症状的效果。方法:对122名存在不同程度亚健康躯体症状的三级甲等医院夜班护士进行为期16周的骨筋肉操习练,比较干预前后其亚健康躯体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16周骨筋肉操习练后,夜班护士亚健康躯体症状程度显著减轻(P<0.05),T淋巴细胞增殖、外周血NK细胞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长期习练骨筋肉操可有效改善夜班护士的亚健康躯体症状、提高免疫机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林健;覃惠英;罗彩花;詹文英;梁骏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5年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保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撤离潜在性危险因素等基础护理,干预组则采取风险管理护理(评估跌倒危险性因素、加强安全管理、改善科室环境、制定应急预案),比较两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康复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何桂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相关临床事件与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实验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一次止血成功率、依从率与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满意度高。
作者:金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妇科恶性肿瘤是人体常见的癌瘤之一,主要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导致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下腹坠痛有肿块,体重下降,低热等症状,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妇科恶性肿瘤认识的逐渐深入,多数研究显示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与感染、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行为、生育史、性龄、性行为、月经史、内分泌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对此,本研究通过上网查阅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并对此作一综述,为防治妇科恶性肿瘤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作者:吴燕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具有利水通淋、活血化瘀作用的消瘀化石合剂防治草酸钙肾结石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选取雄性SD成年大鼠共24只并分为4组:消瘀化石合剂组、尿石通组、模型组及空白组各6只,用诱石剂1%乙二醇+1%氯化氨喂饮1周后,消瘀化石合剂组以消瘀化石合剂1mL/100g灌胃1周,2周后检测肾草酸钙结晶情况;尿石通组则以尿石通灌胃;空白组饮用自来水1周后,每天用蒸馏水灌胃作对照;模型组应用配有1%乙二醇+1%氯化铵的自来水作为日常饮水,饲养1周后每天用蒸馏水2mL灌胃。结果:消瘀化石合剂组肾内草酸钙结晶数及肾钙含量均显著低于尿石通组及模型组(P<0.05);空白组肾脏外形无明显增大,肾组织无明显水肿,无明显结晶和钙化斑。结论:消瘀化石合剂可使肾组织水肿减轻,抑制肾内草酸钙形成。
作者:刘坤;曾彩虹;丁建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心衰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及强心治疗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Ed)、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24周后,治疗组心功能及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苏慧;靳利利;黄培红;袁丁;史振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如今临床将消渴病等同于糖尿病,糖尿病血管炎性改变与中医火毒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消渴热毒的病因进行综述,结合现代研究分析中医从火热论糖尿病的科学性。
作者:贾永龙;周慧;谢春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通腑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早期便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科年龄大于7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105例并随机分组,观察组53例采用中药益气养阴通腑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口服麻仁合剂,比较两组用药后排便时间、排便形状、排便次数及腹胀的差异。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见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通腑法汤药能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早期便秘,改善腹胀,其疗效优于麻仁合剂。
作者:曾祥炳;徐富明;何东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中风后遗偏瘫的疗效。方法:40例中风后遗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基本治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前神经缺失评分25.93±8.03分,高于治疗后的11.23±5.56分(P<0.05)。结论:中风偏瘫采取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降低神经损害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生活。
作者:高刘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甲状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效果。
作者:卢晓;庄秀芳;朱萍钗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