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学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采取五音疗法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显效14例,占33.3%;有效22例,占52.4%;无效6例,占14.3%;总有效率85.7%.结论:五音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隋月皎;鞠宝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73例),观察组采用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榆汤直肠点滴治疗直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子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临床护理意外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期间发生护理意外的40例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干预措施.结果:输液管脱落是发生率高的护理意外,共26例(65.00%),其次为患儿坠床或摔伤,共7例(17.50%),其中药物剂量错误、发错药物及误吸误服均为2例(5.00%),仪器使用错误1例(2.50%);影响儿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护理态度不端正和责任意识淡薄.结论:我科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对危重症儿科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变护理态度,提升护理责任心,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MRI同层动态增强相比普通增强扫描的的优势所在.方法:将80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65.0%,高于对照组的45.0%(P<0.05);进行同层动态增强后,垂体微腺瘤表现为低或稍低的圆或椭圆形;造影剂注入后32~96s会出现垂体微腺瘤的大信号强度,其中64s时为明显.结论:相对于普通增强扫描,MRI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尊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门诊分诊失误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每位要求改号的就诊人员进行仔细询问,详细记录其改号原因和出诊医生的反馈意见,按照疾病专科隶属标准的规定,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统计出当日的门诊分诊失误原因和人次,并计算整个研究期间的门诊分诊失误率和各种失误因素所占的比例.结果:研究期间共8956人次来我院就诊,共有729人次出现分诊失误,总失误率为8.1%,其中门诊人员因素占3.1%,患者与家属因素占2.4%,疾病因素占1.6%,医院管理因素占1.0%.结论:应针对门诊分诊失误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制定详细的规范标准,提高门诊分诊的准确率和服务质量.
作者:盛春香;丁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门诊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恐惧心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8例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书中护理、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脸色苍白、头晕、胸闷、恶心等恐惧心理所致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3.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2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围术期的恐惧心理,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伍婉青;萧俏珍;毕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黄芪九物汤结合康复理疗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及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服用黄芪九物汤结合康复理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黄芪九物汤结合康复理疗治疗中风后遗症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永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18例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P=0.0296<0.05).结论: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存活率及临床疗效.
作者:钟安琪;陈剑毅;张恒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中医健康管理干预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健康状态评价及健康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候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开展中医健康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前,老年抑郁症的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电休克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本文通过对比四者在临床应用中的限制,分析针刺疗法的相对优势,总结其推广价值,发现针刺在现有的老年抑郁症疗法中具有优越性,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肘伸展位矫形器固定对减轻卒中后偏瘫侧上肢痉挛的作用.方法:将50例卒中后偏瘫侧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肘伸展位矫形器固定,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AS、FMA、BI评分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肘伸展位矫形器固定能有效减轻卒中后偏瘫侧上肢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坤;石艺华;黄旭明;单莎瑞;杨杏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腰椎的节段性失稳和失控制是引起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SLBP)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核心肌群尤其是躯干深层肌群的肌力和控制能力是增加腰椎稳定性和控制性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CNSLBP与核心肌群的新进展,为进一步研究CNSLBP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林鸿生;罗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6例冠心病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及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柳英;黎桂梅;时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冯学军;张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总结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改进的护理对策,包括加强病情观察,改善因疾病或药物而引发的跌倒;提供安全环境,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管理,加强护士专业理论培训等措施,以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认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强化护士对疾病的预见性及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频率.
作者:陈全红;胡亚亚;张会访;张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PCI术后N-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老年ACS患者依据ACS临床谱与是否行PCI治疗分为6组,与2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N-proBNP水平及不良事件.结果:各组ACS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行PCI组与非行PCI组STEMI组、NSTEMI组血浆N-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UA组(P<0.05),入院治疗7天后各组患者N-proBNP水平较入院时、入院治疗24小时显著下降(P<0.05),行PCI各组患者7天、30天N-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未行PCI各组(P<0.05);ACS死亡患者N-proBNP水平显著高于ACS未亡患者,ACS未亡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7、30天内N-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N-proBNP水平在发病过程中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其类型直接相关,PCI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N-proBNP水平作为ACS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梁恒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非康复专业临床医师的康复意识情况.调查发现临床医师对康复医学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知识相对匮乏,需继续学习,绝大部分医师认为很有必要在学校开设《康复医学》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康复医学》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冯传博;王华杭;李玉奎;王雪莉;余堃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电针齐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齐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电针齐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邵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笔者就目前推拿传承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手法技艺传承的特点及其教学的所思所想.
作者:李庆兵;万义文;罗才贵;罗建;钱俊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经络推拿治疗经前乳房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6例经前乳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加味逍遥胶囊(2粒,bid),观察组则采用经络推拿(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络推拿治疗经前乳房疼痛疗效显著,为非药物治疗经前乳房疼痛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李俊芬;林青梅;陈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