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蒲娟;贾永龙;陈安静;廖品东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胃肠结息肉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胃肠镜下用高频电治疗仪行息肉切除,治疗组采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切除息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9<0.01);治疗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行息肉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具有良好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樊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02例异位妊娠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术后则采用循证护理和Orem自护理论,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与Orem自护理论能够促进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高永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液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86例尿常规检查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尿分析仪,观察组采用尿液镜检法,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尿LEU、PRO、NIT等尿检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白细胞(LEU)检测准确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χ2=10.39,P<0.05).结论:尿液镜检法对体检者进行尿液检验能有效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率,避免误诊.
作者:王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联合中药、推拿、拔罐等疗法,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体会中医药疗法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超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膜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贝复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026<0.01);观察组结膜损伤修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可缩短结膜损伤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陶鹏;薛玉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总攻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结石大小为1cm以内、无禁忌证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通淋排石合剂(50mL,bid),试验组则进行总攻排石治疗(通淋排石合剂、氢氯噻嗪、饮水、阿托品肌注、针刺治疗、跳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总攻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具有治疗时间短、结石排出完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鸿;黄坚;梁志劲;汪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乙组的63.3%(P=0.0378<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空气加压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作者:王春蕾;石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照组另予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疗效及平均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25<0.05);对照组平均5.5±1.7天止泻,治疗组平均3.2±1.5天止泻,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方便安全、经济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间断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为间断治疗,对照组为连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且间断性蓝光照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其作用温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志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予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屈伸活动范围、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及腕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术后3月(P<0.01),实验组术后3、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16<0.05).结论: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46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1);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6.1±1.3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6±1.8天(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忠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观察组采取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及股四头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睁眼及闭眼静态平衡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周睁眼及闭眼静态平衡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肢体平衡稳定性.
作者:盛扬;彭涛;刘志霞;黄莉;何国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成功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使用外周动脉采血较静脉穿刺采血更安全、可靠,且成功率高,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温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医源性膀胱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9例医源性膀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体会.结果:手术操作中损伤膀胱的9例患者经及时发现、一期处理,预后良好,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尿漏、尿外渗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经3~6个月随访,患者恢复正常排尿,且排尿有力,未出现排尿困难现象.结论:医源性膀胱损伤及时发现、早期处理是治疗关键.
作者:何万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流监测与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900例孕妇均接受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与高危妊娠情况比较.结果:脐血流与胎心监测结果异常与高危妊娠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预测高危妊娠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赵麦娟;樊丽萍;白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吗啡缓释片对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止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6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吗啡缓释片,观察组采取康莱特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吗啡缓释片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内吗啡缓释片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与吗啡缓释片合用可明显提高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缓释片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产时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取综合产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阴道肌力、I级与II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时护理干预除了可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阴道分娩率外,还能改善产后盆底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吴立毅;谢惠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分析DR机的成像原理和结构、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DR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正确进行仪器操作、图像处理、保养和维护等.完善DR成像质量控制对提高DR成像质量、减少漏诊和误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义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5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P=0.004615<0.01);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6.3±2.1天,少于对照组的9.4±2.4天(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采用奥美拉唑可改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将14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75例)和开腹组(73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转开腹2例(2.67%);腹腔镜组术中出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出血、直肠穿孔、肠系膜出血、腹膜后气肿等并发症5例(6.85%),开腹组出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出血、直肠穿孔、肠系膜出血、腹膜后气肿、直肠残端裂开等并发症11例(14.67%),腹腔镜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9.1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25.33%(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肠梗阻、吻合口瘘、吻合口破裂、吻合口出血、输尿管损伤及切口感染;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无论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且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敏;曹斫桂;向伦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