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华
本文综述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继发性及肾衰性蛋白尿的作用,试从分子生物水平及中医理论阐明针刺疗法对肾性蛋白尿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针灸医师或者肾病医师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叶芳倩;王钦敏;吕东;陈跃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200例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相关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减少门诊患儿使用留置针的并发症,保证其使用效果,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作者:顾亚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提高,准确地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预后评估,能够有效预测疾病进程,同时通过科学的治疗延缓患者病情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黄江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本文分析产后出血致子宫切除患者48例的诱发因素、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患者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子宫破裂、宫缩乏力、胎盘植入等情况及产后出血量。及时发现产妇出血情况及严重程度可以避免切除子宫。
作者:史雅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0例)和对照组(4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可使细节服务落到实处,患者安全得到保证,护士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和体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许培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9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治疗,治疗组则配合服用左归丸汤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改善程度、症候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归丸可提高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曦;邱展业;魏松青;张丽瑛;柯俊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清天河水具有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化燥痰的作用,本文阐述清天河水治疗小儿泄泻、呕吐、感冒、咳嗽、夜啼等常见病的临床效果及体会。
作者:霍晶晶;于娟;于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笔者在长期推拿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结合传统一指禅推法及拇指交叉按压法,提出双手拇指交叉一指禅推法,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在推拿手法教学中传授给推拿专业学生。
作者:向勇;王春林;邵长丽;田启东;张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信任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取内科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有效的内科护理能预防和减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奉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配合聚精生子汤治疗男性精子畸形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男性不育症精子畸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配合聚精生子汤(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等)治疗,对照组则服用五子衍宗丸(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6%(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配合聚精生子汤治疗男性精子畸形疗效显著。
作者:梁燕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发病后2~3天开始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可明显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作者:刘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膝过伸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下肢异常姿势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负担。本体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肌无力或痉挛、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初次负重站立时间过早等均可能导致膝过伸。研究发现,早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膝过伸的发生率,膝过伸一旦发生,针对病因循序渐进地综合治疗,可大幅度提升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耿姣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血红蛋白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生产的子痫前期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血红蛋白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贫血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5);两组引产或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120g/L者其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可降低子痫前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可能对子痫前期具有保护作用,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子痫前期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邱卫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脊髓损伤(SCI)患者多为青壮年,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残留的步行功能障碍尤为重要,下肢康复机器人是一种新的步行训练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下肢康复机器人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相关文章进行综述。
作者:刘明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五官超短波联合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五官超短波照射双迎香后热敏灸上印堂、通天、风池、神阙、肺俞等穴,观察疗效。结果:治愈6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热敏灸联合五官超短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颇佳。
作者:冯桂芳;麦国钊;李洁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卧床休息、胃肠减压、水电解质调节、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清胆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能缩短疗程,避免病情加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德庆;吴小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10月行无痛肠镜检查的6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68例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结果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2例未能检查至回盲部。结论:对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需要必要的检查前评估、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检查中的严密监护及检查后的观察指导,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卫琴;周素琴;闵卫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报道罕见的先天性鱼鳞病患儿上感发热救治经历,引起同行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先天性鱼鳞病患儿的病史及救治经历,并对该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儿在出生后的首次感冒中,因皮肤汗腺、皮脂腺缺如,致发热时体温调节障碍,体温反复超过42°C,临床降温措施失效,后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该类患儿进行救治时要警惕其皮肤排汗、排脂功能异常,早实施应对措施,不能照搬常规救治原则。
作者:俞梦瑾;林国辉;刘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效果。方法:246例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4%(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门诊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毛爱湘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