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陆宝莹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重症颅脑损伤, 中西医结合, 祛痰活血汤,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祛痰活血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3<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0.0%(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医临床护理强调利用中医药学疗法诊治病患,提高病患身体恢复程度,加快康复.它的发展和创新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近两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陆续制定并发布胃脘痛等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为中医临床护理的发展提供了规范与支持.然而在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过程中,由于护理经验和护理能力的不足、中医护理技术未能广泛开展、方案中特色治疗护理缺乏专科特色、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标准等,暴露了一些缺陷和问题,作为护理人员,提出一些治理对策,发展创新符合专科特色更利于临床应用的中医护理方案,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杜炜;赖洁珊;江南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行经皮肾钬激光碎石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给予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导管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评价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7%(P=0.0024<0.01);研究组腰腿痛、下肢麻木、压痛点、腰椎运动障碍等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炎症区域水肿,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张友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72例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吞咽训练及饮食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玩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77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7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实施的7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手术椎体的前缘及中央高度恢复率、术前及术后3天的局部矢状面cobb角(Local sagittal cobb angl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手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胡祥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祛痰活血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3<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0.0%(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宝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胁肋部推拿调治心身疾病的理论探析

    本文研究循行于胁肋部的经络及与胁肋部相关的功能解剖结构,从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解剖学分析胁肋部推拿调治心身疾病的作用机理,为胁肋部推拿调治心身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军龙;董宝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悬灸治疗28例踝关节扭伤肿痛体会

    目的:研究悬灸治疗踝关节扭伤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踝关节扭伤患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一般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悬灸治疗,每天1次,7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患者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灸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缓解肿胀疼痛起效快,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攻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刃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刃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19例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刃针组38例和手法组41例,分别采用刃针疗法联合龙氏手法、刃针疗法、龙氏手法,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联合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刃针组及手法组(P<0.05),刃针组总有效率与手法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致颈性眩晕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智先;林锦坤;张振宁;曾科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推广

    目的:通过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推广,对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促使阴道恢复到产前的大小、敏感状态,降低阴道异常、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生活不满意的发生,减少产后并发症,保障女性生殖健康,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再随机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一类、二类肌纤维情况、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盆腔脏器官脱垂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一类、二类肌纤维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观察组患者在盆底功能障碍上治疗前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好,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盆腔脏器官脱垂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发生情况少.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上效果显著,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翠玲;谢小敏;何香慧;蒋美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穴位透刺配合激能电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穴位透刺配合激能电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采用穴位透刺配合激能电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2.9%.结论:穴位透刺配合激能电摩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有效,具有取穴少、创伤小、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

    作者:洪康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745,P<0.05);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4.0934,P<0.01;t=2.0348,P<0.05;t=1.9953,P<0.05);治疗后,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t=6.1916,P<0.01;t=31.4964,P<0.01).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氧饱和度,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并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于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发热就诊患儿的临床检查资料,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63例)和非感染组(55例),并以同期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PCT、CRP及ESR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CPR、ES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P<0.01);对照组和非感染组患儿PCT、CPR、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诊断小儿发热疾病可有效鉴别感染原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勇浩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后血管性痴呆与常规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根据改良后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计124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1.34,95%可信区间(1.22,1.47),Z=6.28,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临床常规疗法,但纳入的CCT和RCT研究较少,部分文献的样本量较小,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崔道宁;杨晓波;党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龙竭散外敷治疗50例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龙竭散外敷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晚期恶性肿瘤癌性腹水及浅表转移淋巴结患者均予龙竭散外敷,观察患者腹胀、腹痛情况及淋巴结是否缩小.结果:30例晚期恶性肿瘤癌性腹水腹痛患者腹胀及腹痛明显减轻24例,减轻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浅表转移淋巴结患者20例,淋巴缩小及疼痛明显减轻15例,减轻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癌性腹水及浅表转移淋巴结患者外敷龙竭散可减轻疼痛感及腹胀,缩小淋巴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春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推拿结合滞针牵拉法治疗腰肌劳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滞针牵拉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滞针牵拉法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8.6%、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8%、88.1%(P<0.05).结论:推拿结合滞针牵拉法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伟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二甲双胍在来曲唑诱导的PCOS大鼠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对来曲唑诱导的PCOS模型大鼠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来曲唑诱导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30例,将其分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实验组,15例)和单纯达英-35治疗组(对照组,15例),比较两组大鼠血清中AMH、FSH、LH、T的表达差异.结果:实验组血清AMH和LH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血清FSH及T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达英-35治疗来曲唑诱导的PCOS大鼠时加入二甲双胍可以更加有效改善其排卵情况,从而提高受孕几率.

    作者:邓琳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60例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加用下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下肢肌肉大收缩时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 myogram,sEMG)信号采集及肌力评定,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胫前肌大收缩时的sEMG信号及肌力均有提高(P<0.05),试验组sEMG信号和肌力分别由治疗前15.57±2.31μV、1.04±1.38级提高到治疗后110.38±68.20μV、4.20±0.82级;对照组sEMG信号和肌力分别由治疗前16.35±4.30μV、1.64±1.47级提高到治疗后62.34±4.29μV、3.10±0.40级.治疗后试验组sEMG信号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股四头肌、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及肌力.

    作者:胡可慧;常有军;杨廷彦;李阳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痴呆患者行为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老年痴呆主要由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引起,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行为表现受病理因素及生活因素等影响.以往较多学者都针对其临床护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进展.笔者在此简要对护理过程中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药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储继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腹腔镜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患者36例,均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等围术期护理,观察其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在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下康复出院.结论:创伤性较小、切口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均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优点,通过科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