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李翠英

关键词:抚触, 新生儿, 生长发育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对30例新生儿(抚触组)进行正规的抚触活动;结果抚触后的新生儿体重及机体免疫力明显增加.结论抚触是一种安全、简便的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方法之一.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癌术后腹腔置泵化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术后腹腔置泵化疗的价值及其相关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胃肠道癌术后腹腔置泵早期用5-Fu和卡铂作腹腔化疗.结果12例采用腹腔置泵化疗,其中3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复发,其余存活.结论早期用5-Fu和卡铂作腹腔内置泵化疗能降低胃肠道癌术后的复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唐向东;刘社芽;龙桃清;阳君武;唐剑平;邓红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上海城区婚恋期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加强婚前教育,提高婚恋人群的健康保护意识.方法选取黄浦区1997~2002年婚检对象35734例资料,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用SPSS 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5734例婚检对象中,患病率8.49%(3034/35734).检出疾病依次以生殖系统疾病57.28%(1738/3034),内科疾病16.8%(510/3034),传染病16.05%(487/3034)为主.结论加强婚前宣教,针对重点人群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提高人群整体文化水平和道德标准,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吴美玉;章晨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44例肺栓塞临床表现与急诊诊断探讨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n,PE)是指各种栓于进入肺循环阻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由于PE突发率高,容易误诊、漏诊等,病死率极高,已成为临床死因的第4位疾病[1].目前,肺栓塞的误诊率仍高达70%[2].

    作者:韩寒;许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的探讨

    我院于2001年引进了美国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此仪器的使用,大大地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提高了检验报告的档次、检验结果的质量和速度;它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样品用量少、精密度高等优点.

    作者:倪秀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34例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放置体会

    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0月放置自膨式食管、带膜支架34例,所用器械包括5~10cm自膨式镍钛合金带膜食管支架,食管球囊扩张器,硬质食管镜,X线C臂机.所有支架均一次性放置成功,取得满意疗效,有效治疗了食管狭窄及瘘,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王时美;杨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白介素-2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疗效观察

    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院用白介素-2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毛红;王爱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护理.方法对8例主动脉瘤进行微创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专科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人血压控制理想,情绪稳定,并发症少.结论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围手术期加强专科护理,心理支持,严密监护重要器官功能,对成功开展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彩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梗塞发病率高,虽然现代对其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生理、认知、心理和社会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庞思思;陈喜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小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实验性肝郁证小鼠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夹尾间接刺激小鼠建立肝郁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柴胡疏肝散煎剂灌胃,并设空白对照.3周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胃排空运动和胃肠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柴胡疏肝散治疗组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1),胃泌素、胃动素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显著改善实验性肝郁证小鼠的胃肠功能,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苗玉兰;郭晓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精神异常临床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内分泌疾病.本病可出现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又常以神经精神系统异常为突出表现而导致误诊.现将我院近8年来(1995年7月~2003年5月)收治确诊的甲旁减患者12例的神经精神症状报告如下.

    作者:贾全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海普宁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观察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危险仅次于心肌梗死(MI)的又一大症候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从1998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应用海普宁(低分子肝素钠,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7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宏;王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后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子宫、阴道受侵的直肠癌(附338例分析)

    目的对338例侵及邻近器官的中、晚期直肠癌施行后盆腔脏器整块切除术,可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方法对直肠癌侵及子宫、阴道的病人行后盆脏器整块切除,同时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除.结果术后局部复发64例,占19.3%.生存5年以上者184例,5年生存率为55.4%.结论对局部较固定的直肠癌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必须按根治原则彻底切除周围组织,并彻底清除淋巴结,才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思杰;马思平;王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莱姆病神经系统损害72例临床分析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莱姆病,以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为特点,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有神经系统损害的莱姆病72例总结如下.

    作者:徐梅;王志华;王东晓;梅淑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0例

    应用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用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致胆汁反流性食管炎70例,总有效率达95.714%,提示用中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于一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对30例新生儿(抚触组)进行正规的抚触活动;结果抚触后的新生儿体重及机体免疫力明显增加.结论抚触是一种安全、简便的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果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均有明显ST-T改变或T波变化;ECT显示心肌缺血.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用1,6-二磷酸果糖(南京药大生物制剂有限公司)10g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药联合使用,4周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单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每周各做心电图、肝功能1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0%,对照组有效率4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好.

    作者:刘凤英;文小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脑中风患者的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中风偏瘫病人的内科与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发病后2~12天入院的脑中风120例(出血性23例,缺血性97例)偏瘫病人除内科治疗外,早期开始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以瘫痪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判断疗效.结果120例脑中风偏瘫病人经内科与综合性康复治疗后,偏瘫肢体肌力恢复到V级者46例,Ⅳ级者38例,Ⅲ级者18例,Ⅱ级者10例.治疗有效93.3%,与脑中风自然恢复率40%~50%相比,显示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有效性.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开始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可大限度地恢复瘫痪侧肢体的功能.

    作者:张伟民;关玉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常见性传播性疾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性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探讨性病与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调查对象(性病患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CMV-IgM、IgG特异抗体,测定其活动性感染、既往性感染和总感染率.结果性病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94.73%,与对照组58.50%相比较P<0.01.各类性病总感染率分别为97.14%、94.67%、94.76%、64.64%、86.86%,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结论性病与HCMV感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HCMV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必须加强对未生育的性病患者或经常有不良性行为者进行HCMV感染的检测,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袁少英;唐文志;陈锦文;王安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本文对30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患儿用复方丹参和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并对其疗效与预后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生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现代放疗中的体位固定技术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是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1].由于高精度的放疗治疗机,包括模拟定位机、治疗计划系统(TP3)和CT、MRI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不仅可得到高精度的肿瘤定位、高精度的治疗计划设计,而且还可得到高精度的治疗.

    作者:刘根华;吴金明;丁生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