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星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电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法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眩晕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眩晕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3月以来住院或刚出院脑卒中患者48例推拿上肢,用拇指推瘫痪侧的肩井、肩贞、肩髎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捏肩部,并沿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向下拿捏到肘部,再用掐法取曲池、尺泽、手三里等穴.推拿下肢,患者健侧卧,用拇指推腰部,掐肾俞穴,深推环跳穴,再用双手滚大小腿,上下来回数遍.然后点压委中、承山、太溪、昆仑等穴.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康复推拿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Braden量表对130例骨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30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Ⅰ期压疮1例.结论:采用Braden量表对神经外科卧床病人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吴成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屈髋屈膝位大、小腿双向皮肤牵引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本组共计58例,随访52例,均获骨性愈合,治愈率92.3%.结论:双向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帅;赵育刚;袁海升;李志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认知训练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2年3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病患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训练组与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给予病患常规的康复训练,训练组是在对比组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全部病患的训练时间都是2个月.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训练疗效.结果:训练组与对比组病患训练前的认知、日常生活的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分级差异都没有差异性.即P>0.05.在训练1个月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量表的评分差异都没有差异性,即P>0.05.而MMSE评分则具有差异性,即P<0.05;两组在训练2个月后,两组病患间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以及MMSE量表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临床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功能病患,应该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认知训练,这样才利于病患改善生活能力,利于病患全面康复.
作者:张翠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牵引、低周波及针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方法:对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们分别采用牵引+低周波治疗仪+针灸综合治疗、牵引+针灸、牵引+低周波三种治疗方法来对比疗效.结果:牵引、低周波治疗及针灸三联综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63.64%,总有效率95.45%;对照1组治愈率34.38%,总有效率81.25%;对照2组的治愈率36.11%,总有效率83.33%.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将牵引、低周波及针灸三种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得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病例资料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4岁;平均68.1岁.受伤距复位时间短2天,长11天,平均5天.骨折部位为T11有8例,T12有2例,L13有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有15例,约1/2有7例,>1/2有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侧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
作者:罗志安;邵丽萍;邓燕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变,颈椎增生,颈肌劳损等原因造成颈部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软组织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以神经根型颈椎并较为常见,我科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腰椎问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问盘病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部的病症,临床以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特征表现.1 治疗方法1.1 腰椎牵引炎症控制后,可行腰椎牵引,因腰椎牵引能进一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病人仰卧,牵引角度L3~L4为20°为宜.L4~5或L5~Sl为30°为宜.
作者:宋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1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按Neer评分标准:其中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雷卫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手术时间治疗肱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确诊的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50例行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50例行即刻复位.治疗后随访2-3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优30例、良18例,优良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优28例、13例,优良率为82%,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运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的症状及体征,但即刻手术仍适合于部分情况.
作者:刘才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生治疗.目前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概况如下:常规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
作者:张桂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19例,女243例;年龄18~69岁,35-55岁居多;病程短1年,长1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改变.
作者:田建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取肱骨远端内外侧切口,充分显露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并选用双钢板内固定.结果:治疗2例并随访1年,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2例肘关节不同程度僵硬.结论: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双钢板内固定,骨膜剥离范围较大,骨愈合受影响.使用非锁定钢板,固定强度差,不能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易并发关节僵硬.
作者:张永庆;隆海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服消心痛,阿司匹林,阿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0.95%,对照组为68.25%、58.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确、迅速、作用持久、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公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院蜈蚣的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近年蜈蚣的使用剂量、诊断等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蜈蚣主要用于肿瘤科、骨伤科及皮肤科,剂量以1-2条为主;蜈蚣常与全蝎配伍应用.结论:医院蜈蚣使用基本合理,但须注意使用剂量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海坤;郑世志;曾素霞;郭大敏;曾灶英;吴声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0例用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吞咽训练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作者:李丹;赵鑫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讨论骨折患者的系统康复的护理,使骨折患者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尽快恢复生理及心理的康复以及早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59例骨折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系统康复护理,提出及早进行有计划及规范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结果:59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后,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指导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早进行,这样能有效预防肌萎缩、关节挛缩、变形、肢体废用和畸形,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梁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的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4个月~2a,观察颈椎X线片、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JOA评分).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优28例,良17例,中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推拿结合颈夹脊滞针法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治疗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满堂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总结,从常规针灸方法的角度来阐述针灸对荨麻疹的治疗,并总结针灸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俞国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