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对比分析

叶卫东;何荣通

关键词: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 开放性手术, 尿道球部损伤, 对比, 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并收治的44例尿道球部损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22例,一组为腔内会师组(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一组为开放手术组(开放性手术),对比分析评价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腔内会师组置管手术成功21例,开放手术组成功19例;两组尿流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腔内会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腔内会师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低.结论: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推拿法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法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腹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测总固醇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临床症状等,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脂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推拿法对总固醇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有调节作用,其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当,且更擅长改善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丰;刘磊;王之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医疗设备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对康复医学中用到的医疗设备,简要介绍其和临床使用的医疗设备的不同.

    作者:刘小军;周志豪;王华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空气波压力循环仪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的效果,探讨相应的康复对策.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空气波压力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良肢位摆放、向心缠绕法、冷热水交替浸泡手、康复手法;治疗组加用空气波压力循环仪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Rowe法进行肩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的评估.结果:经治疗后,空气波压力治疗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仪治疗辅助治疗,配合积极康复手法,对于防治早期肩-手综合征肩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效果明显.

    作者:雷迈;吕泽平;谭威;卢斌;吴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磨牙根管预备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ProTaper机用镍钛根管锉在磨牙根管预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各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病例260例,随机分成手用不锈钢锉预备根管组(SS组)、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组(PT组),比较观察2组器械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结果:淤PT组预备根管的时间平均为5.66±0.75分钟,显著少于SS组(11.72±0.83分钟)(P<0.01).于PT组术后1周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SS组(P<0.01).结论:应用ProTaper机用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成形效果好,术后疼痛少,操作时间短,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不锈钢K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杨少强;李磊;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足浴器不同足浴模式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足浴温度和足浴时间对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舒适度、微循环和代谢的影响,研究适合各类人群的科学足浴时间和水温.方法:选择观察三个不同的水温和三个不同足浴时间分别对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人群的甲襞微循环、基础代谢率和人体舒服度的影响.结果:1、老年组足浴15min,中温和高温的微循环前后变化大于低温(P<0.05);足浴25min和35min,中温的微循环前后变化大于低温(P<0.05).中年组足浴25min和35min,中温的微循环前后变化大于低温(P<0.05).青年组足浴25min和35min,中温和高温的微循环前后变化大于低温(P<0.05).2、足浴35min的满意度高于足浴15min(P<0.05);中温情况下足浴的满意度高于低温和高温(P<0.05).结论:在中温(41益)下老年人持续足浴35min,中年人和青年人持续足浴25min~35min后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人体在中温下足浴持续35min的满意度佳;足浴对人体基础代谢率无显著影响.

    作者:廖名斌;李莉;唐纯志;余瑾;朱明敏;罗伟君;杨坤;田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确诊并收治的44例尿道球部损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22例,一组为腔内会师组(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一组为开放手术组(开放性手术),对比分析评价两组的治疗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腔内会师组置管手术成功21例,开放手术组成功19例;两组尿流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腔内会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腔内会师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较低.结论: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卫东;何荣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骨密度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66例患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2周以内的急性患者和发生在2~8周内的亚急性患者,治疗前均有明显腰背部疼痛症状,且压缩骨折排除L2~4椎体压缩骨折,被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PKP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两周、半年、一年、一年半、两年行腰椎双能X线骨密度仪全椎体测量(L2~4椎体).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12~28个月,PVP手术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测量无显著差异,保守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前后骨密度测量差异显著(P<0.05),半年后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差异.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能够有效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陈茂水;吕洲明;李勇;唐上德;李振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脏介入术中并发低血压的有效护理模式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低血压的有效护理模式,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52例作为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系统护理干预,以前一年同期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45例作为对照组,围手术期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和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并发低血压5例,占3.4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低血压1例,占0.66%.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低血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后遗症.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预防心脏介入术中并发低血压,降低手术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彩妮;黄少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化疗药物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

    分析药物渗漏原因,提高安全用药.方法:对25例静脉滴注化疗药物引起药物渗漏的原因及处理办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未发生局部皮下组织坏死.结论: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发生重在预防,渗漏发生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对病人的伤害将到低,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陈慧兰;杨小敏;陈画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10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愈率的可靠手段.方法:对本院近4年来收治的外伤性前房积血104例做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致伤原因﹑积血程度﹑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出血量直接影响治愈效果,一级前房积血满意,二级前房积血尚好,三级前房积血治愈效果差.结论:前房积血病人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前房积血吸收较快.预后取决于外伤程度﹑积血多少及并发症的程度.

    作者:吴冰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按摩药浴治疗肩周炎

    2007 年4 月~2011 年4 月,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及按摩药浴的方法,治疗肩周炎576 例,通过门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76 例中男性183 例,女性393 例;年龄24~61岁;病程10 天~5 年.左侧235 例,右侧341 例,两侧125 例.均经X 线片、CT 片、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确诊为肩周炎患者.

    作者:李伟;刘仍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疑诊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

    目的:探讨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前后的标准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6例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112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34例,确诊检查过程中猝死2例.结论:加强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猝死风险,改善预后.

    作者:韩江玲;张换春;唐健滨;李丽华;刘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因慢性劳损或急性扭伤,导致肱骨外上髁伸腕肌腱的附着处,发生撕裂而出血使局部形成纤维组织而致病.近10 年来,笔者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935 例可起到缓解痉挛、解除粘连、活血散结、软坚止痛之目的,疗效可佳,现简述如下.

    作者:王俊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邓老冠心胶囊对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技术)测定左心室心肌运动指数评价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邓老冠心胶囊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从而探讨邓老冠心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气虚痰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成邓老冠心胶囊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ei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Te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Te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邓老冠心胶囊组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邓老冠心胶囊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多普勒Tei指数可以简单、敏感、综合评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整体心功能情况.

    作者:林勇;胡绚;罗文杰;沈嫱;林苏琼;吴文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探讨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TUNEL 显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eclin-1表达量明显升高,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组可明显提高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抑制Beclin-1表达.结论: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可保护缺氧复氧的心肌细胞,据有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

    作者:李丽静;刘佳;李玉梅;王楚盈;王晶华;李秋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16例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思密达联合思连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1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思密达与思连康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显效22例,总有效率约为96.6%;对照组显效16例,总有效率约为79.3%.结论:相比于单一用药的治疗方法,思密达联合思连康治疗对小儿腹泻有明显而高效的疗效.

    作者:杨继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吞咽诊治仪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26例

    目的:探讨吞咽诊治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6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给予吞咽诊治仪配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吞咽障碍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吞咽诊治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蒿飞;杨晓梅;范文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推拿加腹肌锻炼治疗小儿遗尿症22例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从肺、脾、肾、膀胱、三焦辨证,采用分证推拿手法结合自拟腹肌锻炼的方法,治疗小儿遗尿症2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观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口服、手法治疗、超短波和足三里封闭.分别治疗1疗程(4周)后进行疗效分析,并在3个月、6个月和1年后进行跟踪观察.结果:1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4.9%,对照组81.7%,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跟踪观察发现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刀松解、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药物口服、手法治疗、超短波和足三里封闭.

    作者:徐丽军;张光亚;石玉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均接受中医辨证后口服中药方治疗,连续治疗12月后对比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活动度、步行能力、日常生活),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但由于用药周期长、患者经济状况等原因有3例患者未坚持完治疗.剩余3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2%;治疗后髋关节功能(疼痛、活动度、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动作)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张俊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