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健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小儿咳嗽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运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Ⅰ(50例),单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Ⅱ(50例)用纯西药治疗;对以上三组患儿通过10天的治疗,观察各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率98%,对照组Ⅰ76%、对照组Ⅱ66%,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明显优越于其他治疗方法.
作者:赵卫湖;王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水样为主证,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尤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多,且往往引起流行.本病容易消耗气津,重症患儿可导致伤阴或伤阳或阴阳俱伤.如泄泻迁延不愈常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或成为疳证等慢性疾病.
作者:范娟;尹二东;常毕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慢性慢泻是指久治不愈而言,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按摩治疗慢性泄泻的手法,行之有效,写出来供同行参考使用.
作者:温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周华龙,南京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师从全国著名推拿名家朱金山先生.中国名医疑难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推拿学会理事,全国针灸学会康复医学会理事,江苏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院学科带头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周华龙推拿集锦>等10余册.
作者:周伟;周华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维叠加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患者进行中药内服配合射频消融术,臭氧注射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改变及治疗优良率.结果:治疗后2周及1月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优良率均达到96.4%.结论:三维叠加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疗效确切,安全,容易推广.
作者:尹立刚;唐炳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又称臂麻痹,是在出生时由于体重较大,胎位不正,不适当的助产等原因,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的病症.以臂部完全或部分麻痹,功能障碍为特征.
作者:李巧莲;许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塑形小夹板固定治疗了32例不愿手术的肱骨干骨折患者.经观察疗效满意,无畸形及骨不愈合,功能活动正常.本方法简单实用,患者痛苦小,无后遗症,费用低廉,骨折愈合较快,体现了中医骨伤学的优势.
作者:易绵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齐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7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A组)采用齐刺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B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痛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齐刺法配合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症的疗效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作者:余军;吴增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普通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而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武杰;陈秀玲;林妙君;刘锐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本病临床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气血不足型[1].笔者自2003年7月以来运用电针、艾灸治疗风寒型面瘫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利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自2006年2月~2008年9月本院住院与专科门诊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9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6~60岁;病程3d~1年.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7~61岁;病程1d~6个月.纳入标准:(1)其病突然.(2)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作者:刘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以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为主的导引方法加中药热熨患膝治疗中年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年龄在45~55岁的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采取指导作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和中药热熨患膝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共治疗62例,治愈36例,好转26例.治愈率58.06%,有效率100%.结论:以股四头肌等长功能锻炼为主的导引方法加中药热熨患膝是治疗中年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丽华;郑梅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者使用屈髋屈膝牵引、中药熏蒸、推拿、电针、理疗、腰背肌力量练习等综合方法治疗.治疗结果:治愈率45.2%,显效率50%,总有效率95.2%.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玉春;吴华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而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该病多因跌、扑、闪、挫、负重旋转、过度劳累、风寒湿侵袭等诱因而助发,或经外伤而骤发,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笔者从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观察65例,采用按摩、牵引治疗配合恢复期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较低,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之一,简言之: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额、顶、颞和枕部)的疼痛.头痛的病因相当复杂,分类也很多.临床上从治疗的角度出发将其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两大类.原发性头痛是指没有明确颅内或头面部以及全身疾病病因的头痛,即各种辅助检查都未能发现异常的头痛.继发性头痛是指继发于颅内或头面部以及全身某种疾病而引起的头痛.
作者:袁爱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或因体形或体质原因,使胃肌张力极度低下,所见胃呈鱼构状的无张力型胃,形成胃下垂.
作者:毛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本病可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或感受风寒,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乃至颈项强痛.多发于睡眠后,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颈活动受限,转动不利,向患侧倾斜.重者疼痛可牵及肩背,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
作者:皮开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性退变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是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胀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早期以疼痛为主,日轻夜重;晚期则以功能障碍为主,外展、外旋及后伸等功作受限明显.
作者:宗克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2009年1月-2009年8月,我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按摩、牵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学习压力不断增加,或沉游于电脑、电视,致使劳逸失衡,不少人较早地步人亚健康的行列,或多或少地患有耳鼻咽喉口齿等五官及头颈部疾患.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在总结中医耳鼻咽喉口齿科知名专家王德鉴、王士贞教授等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编排了2套简单易行而有效的保健操,经多年使用,取得了较好的保健效果,现不揣浅陋,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作者:刘森平;林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