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指拨经络治疗腰痛法

刘美坪

关键词:腰痛, 按摩治疗, 指拨经络法
摘要:指拨经络治腰痛法,亦称指拨五经治腰痛法.本法是在腰部循行的五条经线上,施以指拨手法为主来治疗腰痛的一种推拿方法.其特点是:手法单纯、操作简便,疗效明显,适应范围广.它即符合中医经络学辨证论治的方法与要求,又与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相吻合,急慢性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肥大性脊椎炎、强直性脊椎炎、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胃肠道疾病及部分妇科腰痛症等效果甚佳.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外力的作用形式论踝关节扭伤的手法

    本文将造成踝关节扭伤的外力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来指导临床上手法对本病的内翻力或外翻力所造成的损伤,以掖法和推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法;2、足跟部向上受力所造成的损伤,以牵引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法;3、足背部受力所造成的损伤,以掖法和推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法,但必须在跖屈位操作;4、旋转外力所造成的损伤,以摇法和扳法为主要的治疗手法.临床上在治疗踝关节扭伤时,需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后,再来确定本文所介绍手法的应用方式

    作者:王继红;林天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来函照登

    作者: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肢体效应当量牵引加深部组织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肢体效应当量牵引加深部组织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肢体效应当量牵引加深部组织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B组采用肢体效应当量牵引加深部组织推拿,不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C组根据患者自身体重给予规定量牵引,采用传统推拿方法,不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共300例,每组各100例进行疗效和疗程观察比较.结果:经t检察,三组对比,有效率、疗程差异显著(P<0.05),A组有效率98%,平均疗程23天;B组有效率89%,平均疗程33天;C组有效率86%,平均疗程37天.结论:肢体效应当量牵引加深部组织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高,疗程短.

    作者:胡军;胡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按摩治疗寰枕综合征

    寰枕综合征是以寰枕及寰枢、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发于青壮年,并且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刘汉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推拿配合耳针治疗喉痹疗效观察

    喉痹,所谓痹者即闭塞不通之意,现代中医将以咽部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吞咽不利,咽有异物感,咽干焮热等为主要症状的咽部疾患称为喉痹.

    作者:何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按摩治疗股骨头坏死

    近年来,常有股骨头坏死患者前来咨询,为解除患者痛苦,拓宽按摩治疗新领域,根据自己临床实践体会,查阅有关资料,对治疗股骨头坏死这一疑难病症进行了探索.此病的原因是:髋关节由于外伤或者不明显的反复轻伤或年老退化过程关节软骨逐步破损形成本病.祖国医学认为:股骨头坏死多因经络不通、肾虚血亏所致,所以笔者就按照对症施治原则,在患者腰臀两侧和双下肢股后肌群部位运用揉、点、拿等方法为主,配合其他辅助疗法予以施治.

    作者:刘广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腰突症骶滴后遗留症状的手法治疗

    临床上应用骶管内滴注药物(简称骶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能迅速缓解疼痛,但许多患者不能根本消除肢体远端痛麻不适症状.我们对45例骶滴后遗留症状的腰突症患者运用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未有复发.因而作者认为骶滴配合手法治疗腰突症更为合理.

    作者:尚志华;赵小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指拨经络治疗腰痛法

    指拨经络治腰痛法,亦称指拨五经治腰痛法.本法是在腰部循行的五条经线上,施以指拨手法为主来治疗腰痛的一种推拿方法.其特点是:手法单纯、操作简便,疗效明显,适应范围广.它即符合中医经络学辨证论治的方法与要求,又与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相吻合,急慢性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肥大性脊椎炎、强直性脊椎炎、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胃肠道疾病及部分妇科腰痛症等效果甚佳.

    作者:刘美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55例

    1 临床资料本组155例中,男58例,女97例;年龄小34岁,大76岁;39岁以下13例,40~45岁27例,46~50岁54例,55~60岁32例,61岁以上29例;病因有外伤史36例,感受风寒湿79例,劳损者32例,原因不明者8例;部位左肩58例,右肩82例,双肩15例.病程短2个月,长5年.3个月以下35例,4~6个月79例,7~12个月23例,1年以上18例.

    作者:常兴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现代推拿临床病谱初探

    本文选取二十世纪90年代推拿学的三部权威著作,对其中的499个临床病症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归纳,初步得出了现代推拿临床所治疗的病症即推拿临床病谱.

    作者:王念宏;梁永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法中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脱出疗效观察

    本组病例在影像上全部为正后方脱出,手法治疗困难大.自1994年~2001年我科收治的资料完整,有条件回访,以门诊治疗为主的76例患者进行报道.

    作者:郭捧艳;郭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种疗法对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按摩、穴位注射、电针三种疗法对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相同穴.①超短波后,用手法按摩治疗;②用药物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100mg,2%盐酸普鲁卡因2nl,穴位注射;③电针治疗.三组各50例进行治疗、比较.结果:有效率,电针治疗组高,为98%,穴位注射组94%,手法组92%.治愈率,电针组66%,穴位注射组52%,手法组36%.一年后随访复发者,穴位注射组1例,电针组2例,按摩手法组5例.三组总有效率为94.66%.结论:电针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是治疗坐骨神经痛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丽芳;梁恩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怀堂磁圆梅针及在推拿临床中的运用

    怀堂针具又称为师氏新九针,是由山西针灸研究所师怀堂研制创立的,包括师氏馋针、磁圆梅针、缇针、锋句针、铍针、圆利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等,已于1983年通过国家鉴定.其疗法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运用单一针具施治的局限性,发挥了不同针具特异性、整体性的治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样性的治疗方法[1].其中,磁圆梅针、缇针和梅花针三种针具可在推拿临床中运用,而又以磁圆梅针运用广.

    作者:韩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小儿食积腹痛42例

    腹痛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临床上以食积引起者为多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拒按、辗转反侧,睡卧不宁等.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的方法治疗此型腹痛42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肖素娟;孙升;徐臻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负压低周波、光子治疗仪与按摩综合治疗肩周炎60例

    目的:观察负压低周波、光子治疗仪与按摩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病人采用负压低周波、光子治疗仪与按摩综合治疗,并与60例应用电脑中频电疗患者对比.结果:在60例中,痊愈22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显效率71.67%,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应用负压低周波、光子治疗仪与按摩综合治疗肩周炎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茵;董琼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足部按摩配合温针灸治愈1例损伤性坐骨神经痛

    刘某某,女性,33岁,医务工作者,左臀部及左下肢酸麻疼痛,活动不利2个月,于2002年8月来我科门诊就诊.2月前,患者因病在一次肌肉注射中由于注射位置不当损伤坐骨神经当即感臀部放射样灼痛,尚能自行站立行走回家,休息两天后,自觉臀部有不适感,未作任何特殊处理,此后一直觉臀部有不适感,1个月前在一次游泳后,觉左臀及左下肢酸痛乏力,行走活动欠自如,不能受冷气刺激,尤其不能在空调房间呆,否则寒彻透骨的刺痛.

    作者:朱德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颈性头痛临床治疗探讨

    颈性头痛是颈椎椎间关节骨性病变及软组织损伤所引起,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作者采用牵引正骨推拿方法,痛点药物注射、针刀疗法,治疗此类患者24例,疗效明显,总结如下.

    作者:郭金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谈插法在肩周炎推拿治疗中的应用

    插法是指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插入肩胛胸壁间隙的手法.临床多以治疗胃下垂等中焦病症为主,但经临床验证其治疗肩周炎亦有不俗之疗效.肩周炎系因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慢性劳损而引起的慢性炎症粘连,限制肩关节活动,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的病症,中医称为漏肩风、冻结肩等.

    作者:王成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206例

    肩周炎又称五十肩或漏肩风等,是肩关节周围组织退行性改变,经风寒湿邪的侵袭后,使肩部气血瘀滞、凝涩,筋脉失养而拘急.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中医推拿和西医药物治疗肩周炎20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李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134例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颈椎椎间盘、小关节、钩椎关节及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病变,而使椎动脉供血不足,颅脑缺血所致.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症13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爱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