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纤维质炎合并甲状腺肿瘤1例

王成哲

关键词:肌纤维质炎, 合并甲状腺肿瘤, 案例
摘要:赵某某,男,42岁.2002年7月3日携带颈椎X片来我科就诊,诉颈椎病并要求推拿治疗.主诉:颈项部不适两月,伴右侧肩部及右半身疼痛;无头晕、头疼、呕吐及上肢麻木疼痛症状.诉说时神情激动且语速较快.舌苔厚腻,纳差,脉弦数,二便正常.X片:C5~7钩椎关节增生.检查:颈项部无压痛,椎体活动范围正常;叩顶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性;肩胛提肌和菱形肌体外投影处压痛明显,且有条索状物;右上肢外展,及内外旋试验(-)性.余遂排除颈椎病及肩周炎拟诊为肌纤维质炎,行推拿治疗每日1次,7日后疼痛减轻.但是与预期疗效相去甚远,遂怀疑赵某是否兼患其它疾患,后经深入问诊,了解到其近期右侧胸部发闷,体重也骤减.检查:胸骨柄压痛.经胸部透视,示:甲状腺体积增大,并下移胸柄处.建议深入检查T3、T4,及作甲状腺CT.后确诊为甲状腺肿瘤,不久即病亡.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物四妙汤配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四物四妙汤配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方法:随机将300例患者平均分为汤药组、推拿组和汤药加推拿组(结合组),采用长海痛尺对第1次治疗前和治疗第6天各组疼痛进行综合评定,所得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结论:四物四妙汤配合脊柱局部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试探按摩治疗软组织伤病的基本原则

    按摩治疗软组织伤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到的疗效深受世人青睐.但其疗效与按摩师的基本素质及其诊断是否准确、治疗中手法的使用是否恰当、手法使用的熟练程度、力量的大小及按摩时间的长短等均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为弘扬国粹,更好地推广和发展传统按摩术,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试就按摩治疗软组织伤病的基本原则与同道共探其奥秘.

    作者:李坤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按摩配合针灸治疗颈性头痛眩晕200例疗效观察

    头痛眩晕病患者在临床极为多见,其中有不少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导致头部供血不足,或压迫枕大神经和椎基底动脉,这类患者大多经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我近5年来运用按摩配合针灸治疗本类病证200例,疗效极佳,故不揣简陋,介绍如下.

    作者:马生莲;田雨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推拿加针刺中平穴治疗肩周炎73例

    笔者自1997年以来,应用推拿加针刺中平穴治疗肩周炎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时延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肌纤维质炎合并甲状腺肿瘤1例

    赵某某,男,42岁.2002年7月3日携带颈椎X片来我科就诊,诉颈椎病并要求推拿治疗.主诉:颈项部不适两月,伴右侧肩部及右半身疼痛;无头晕、头疼、呕吐及上肢麻木疼痛症状.诉说时神情激动且语速较快.舌苔厚腻,纳差,脉弦数,二便正常.X片:C5~7钩椎关节增生.检查:颈项部无压痛,椎体活动范围正常;叩顶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性;肩胛提肌和菱形肌体外投影处压痛明显,且有条索状物;右上肢外展,及内外旋试验(-)性.余遂排除颈椎病及肩周炎拟诊为肌纤维质炎,行推拿治疗每日1次,7日后疼痛减轻.但是与预期疗效相去甚远,遂怀疑赵某是否兼患其它疾患,后经深入问诊,了解到其近期右侧胸部发闷,体重也骤减.检查:胸骨柄压痛.经胸部透视,示:甲状腺体积增大,并下移胸柄处.建议深入检查T3、T4,及作甲状腺CT.后确诊为甲状腺肿瘤,不久即病亡.

    作者:王成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按摩在竞技运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实践中利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机能,消除疲劳和预防运动损伤,其特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本人在多次应聘足球、篮球队队医的工作中,运用按摩对提高队员的竞技能力,产生了较明显的作用,现将具体操作分叙如下:

    作者:于新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中风研究述评(上)

    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诊断与抢救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死亡率较以往明显下降.但在我国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推拿作为传统的康复手段在治疗中风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推拿治疗中风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齐瑞;严隽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坐位膝顶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80例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胸椎后关节错缝,是骨伤科临床常见多发病.该病主要是指单个或多个椎体及相应胸椎小关节发生轻度移位,从而使相应的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和器官产生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常表现为顽固性背痛和呼吸痛.针对该病目前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法治疗因其经济、速效、安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于1995年8月~2003年2月期间,治愈该病8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海;高山山;张明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力牵引下按摩治愈疑难病历1例个案分析

    2003年5月,笔者随访了12年前曾在我院采用重力牵引下按摩经3个月治疗痊愈出院的邓某,出院后她从未复发.

    作者:卢镇生;杨冬宝;陈其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76例

    膝关节滑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文阐述了膝关节滑膜炎的病因、病理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共治疗7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提出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作者:潘国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按摩针灸综合治疗脑震荡后遗症体会

    笔者近年采用按摩针灸综合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较单纯用针刺治疗或服用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细胞药物疗效为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凡星;王广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70例颈性头痛头晕的针灸与推拿及临床观察

    颈性头痛头晕是由于头颈肩背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劳损,加之外感风寒湿邪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以及情志等因素,使得头颈肩背部的软组织发生痉挛,或变性、渗出、肥厚、增生等.从而使肌性固定的脊柱排列结构出现紊乱,脊柱排列形成的管道,缝隙发生改变,致使管道缝隙内的神经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神经血管受到牵拉、卡压、痉挛或炎性渗出的刺激,或血液流速流量发生了变化,故而出现了头痛、头晕的临床症状.

    作者:蒋军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五子散外敷涌泉穴对高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临床观察

    随着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已经进行的研究表明,血压的昼夜模式具有独立于血压水平的诊断价值,非杓型者靶器官损害较之于杓型者更为严重.一些研究显示,恢复血压的杓型节律有助于靶器官损害的逆转[1].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通过对3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观察,提示了中医中药对恢复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黄小平;赵静;古学文;叶志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指刀手法治疗头痛(一)

    头痛可见于现代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但由于骨伤科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为难治,因此本文作为着重讨论的重点.一指刀手法治疗急性期头痛,可立见功效,且不留后遗症.对于慢性期头痛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啸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温针治疗外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外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外伤性膝关节炎病者,随机分为温针治疗组87例与电针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5%,对照组有效率82%,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14.86,P<0.005).结论:本疗法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治疗外伤性关节炎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丽芳;梁恩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推按俞穴对100例腹痛疾病止痛效果的观察

    腹痛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涉及于:内、外、妇、儿科的疾病.我于1982年以来,对推按俞穴在腹部疾病的止痛作用进行了观察探索.此法不但能止痛,而且具有手到病除之功效,至于此法为什么能止痛,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现将100例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子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一指禅推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急性踝关节扭伤有一定的自愈性,因此常被人们所忽视,拖延日久形成陈旧性损伤,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本人采用一指禅推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效果甚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汉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法治疗颈椎病性类冠心病综合征87例

    颈椎病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常易误诊,我们于1990年至2002年间用手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齐全的87例报道于下.

    作者:董世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田桂方外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6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药田桂方外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幸宇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卧位下牵拉剥离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76例观察

    目的:观察以卧位牵拉剥离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卧位下牵拉剥离手法;结果:76例临床治愈64例,占84.21%.好转10例,占13.16%;无效2例,占2.63%.总有效率97.37%;结论:卧位下牵拉剥离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好,有效率达97,37%.

    作者:源援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