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镇痛药如何降低风险专家忠告: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王朝君

关键词:
摘要:近日美联社报道,美国心脏学会新一期<高血压>杂志网络版刊发新研究表明:女性长期服用非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安酚、退热净)会影响血压,使患高血压的风险加倍.研究还提示,布洛芬、萘普生也存在类似风险.
家庭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图说中医(九十一)中医诊法(四十)--问诊(11)

    作者:晓倪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孩子个矮可能与咖啡因有关

    形体矮小除了与遗传和气候因素有关之外,饮食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作者:张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2种成药的新用途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煎服中药经验与体会

    传统的中药汤剂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手段,因为它可以凭着医生的临床经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有着更明确的针对性,体现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医生们普遍认为,他(她)们的处方取得的疗效与病人在加工服用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密切相关.

    作者:王朴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中药的发现

    大家都知道<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早的中药典籍,但其作者已经不可考,是汉代药物学家伪托神农氏的大名而写成的,为了尊重作者的意见,我们就只当是神农写的吧.

    作者:箫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当孩子面临遗精或初潮时

    在孩子首次遗精或初潮来临的前半年(女孩十二三岁,男孩十三四岁),应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母亲可以告诉女儿,少女会来月经,月经就是每个月阴道里有血液流出,它是女子发育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必害怕,初潮来临应告诉妈妈.

    作者:宁在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饮食要讲科学

    水果当饭易贫血想靠吃水果达到减肥的目的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不能满足人体必需的营养需求,长期以水果当正餐,易导致贫血.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作者:陈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热势绵绵二周余化痰祛湿热消退

    1997年的冬季,一场瑞雪把北京打扮得银装素裹.下午是去病房会诊的时间,我拿起会诊条向病房奔去.我找到某患者的病例,打开一看:患者,男,80岁.

    作者:项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从柯受良之死谈哮喘病预防

    曾因飞越黄河壶口瀑布和金山岭长城而名声大噪的台湾艺人柯受良2003年12月9日,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猝然死亡.经医生诊断,死因是哮喘病发作,未能及时医治所致.

    作者:邵晓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意守丹田性豁达甘于淡泊获益多--92岁老中医唐溶先生的养生经验

    与年长者交往能获取有益的人生教诲,能更好解读人生的奥秘;与年轻人为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像他们一样朝气蓬勃.

    作者:楼绍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使用镇痛药如何降低风险专家忠告: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近日美联社报道,美国心脏学会新一期<高血压>杂志网络版刊发新研究表明:女性长期服用非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安酚、退热净)会影响血压,使患高血压的风险加倍.研究还提示,布洛芬、萘普生也存在类似风险.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用疗效说话--记晃恩祥教授

    一位8岁小姑娘,在美国被诊断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她对花粉、尘螨、油漆等许多东西过敏,发作时喘息有声,异常痛苦,无法正常活动和休息,大夫给她吸入激素必可酮,同时服用茶碱缓释片仍不能控制她的哮喘发作,后经朋友介绍,她来到了中国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找到晁恩祥教授寻求医治.

    作者:杨道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治癣食疗验方

    历来治疗头癣、手癣、足癣都采用外擦、外敷相关药物,而食疗法往往被忽视.食物与中药配伍内服、外用,均可对各种癣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闻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颈椎病:别忘了检查咽喉

    一般只知道颈椎病与长期低头屈颈位导致椎间盘退变有关,而不会想到与咽喉有什么关系.然而,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90%以上的颈椎病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咽喉部炎症.有些职业的人群,比如演员、中小学教师、化工厂工人,或声带、咽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往往是颈椎病的好发者.另外,吸烟、嗜酒等易感咽喉部炎症的人群,也易患颈椎病.

    作者:罗光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长期熬夜害处多

    习惯熬夜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人熬夜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还是害处多多.

    作者:吕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老人要防肠中风

    所谓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

    作者:治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警惕老年人猝死浴室

    东阳市歌山镇一位退休教师,因第二天要开会,下午去浴室洗澡,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猝死在浴室里,享年70岁.这种老年人在浴室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时有发生.

    作者:楼忠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漫话八味地黄丸

    八味地黄丸是中国的希波克拉底--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特别重要的一个方剂,采用干地黄、山药、茯苓等八味中药配伍而成.

    作者:玄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虽凉尚暖慎度秋

    秋天,热与冷的过渡阶段.气候虽冷尚热,湿度日趋下降,物候收敛藏蛰,故秋季养生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倪合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云南白药的新用途

    云南白药是治疗跌打损伤、内外出血的著名中成药,驰誉国内外.近年来各地实践表明,它还有许多新用途.

    作者:王家喻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家庭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