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世豪
重症肝炎是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组织的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其病理基础为肝功能衰竭及多脏器衰竭引起的一系列临床重症,属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之一,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作者:徐金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内胆道iMES体内微爆破碎石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利用回顾式的方式,成立外科组,分析对于此类手术的常出现的手术配合问题,并提出改进,实践,对医生,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iMES体内微爆破碎石的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案的实施,让手术安全高效,让医生满意,病人满意.结论:安全高效的手术配合护理方案可以促进手术护理的发展,让手术配合达到安全高效,并让更多的手术室护士快速的掌握此项手术配合,是我们手术护理的共同发展方向.
作者:黄春霞;梁国君;梁锡简;邓万就;李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腹部扫查,先行肾脏、输尿管等部位检查,然后行膀胱整体纵横切扫查,重点探查后尿道口区膀胱颈部,测量膀胱颈部前后径、左右径及周长.结果:正常患者横断面上膀胱无回声区与阴道前壁间的椭圆形低回声区的大小范围为:左右径<15mm,前后径<10mm,周长<35mm.异常患者膀胱颈部后尿道区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团块状低回声,横径>20mm,前后径>15mm.结论:超声作为一种简便、非入侵性、不易导致上行感染、可重复性、易于掌握的检查手段,在女性前列腺的初步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胜招;彭育玲;谢志群;易芳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使用健脾降浊中药,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7%,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值得较多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护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干预后实险组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Orem自护理论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慧彦;张秋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监护实践,总结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临床监护的重点.方法:对本院4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监护及病情观察护理,同时观察及做好急性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结果:6例死亡,44例(88.0%)患者康复出院.结论:重症脑卒中急性期的监护及护理是患者预后的关键时期,做好该时期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患者生还率的基础.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从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施科学的护理策略,以降低患者致残、致死率.
作者:康婵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报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双踝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2009年06月至2011年3月,对40例双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短7周,长18周.疗效评定参照Baird-Jackson标准,其中优24例,良8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80%.结论:双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和固定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顾伏龙;姜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确保临床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方法:分析血液标本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血液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刺的对策.结果:总结出临床血液标本检验前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只有规范化采血流程、血液标本的保存及运送环节,再加上医生、患者及护士的共同配合,才能有效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
作者:姜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急性肺栓塞的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特点.结果:急性肺栓塞容易误诊,经经积极治疗,治愈6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对被怀疑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都要根据其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心电图、胸片、动脉血气等基本检查,作出初步判断,在进一步行螺旋CT或MRI等检查,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诊疗,增强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意识,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唐雅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护士锐器损伤的常见原因及强化护理中安全注射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比观察实行护理中安全注射管理前后1年护士对安全注射相关知识考察评分变化及发生锐器损伤的频率及频数差异.结果:强化安全注射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安全注射相关知识明显上升,发生频数及频率明显下降.结论:强化安全注射管理,全面培训护理人员传染病知识、锐器损伤防护,规范操作细节有助于减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几率,降低职业风险.
作者:何巧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及规范的康复锻炼的.方法:对6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的观察、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病人在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通过术后观察,完善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康复训,可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够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丹;楼一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临床分析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乳腺纤维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术后3月时的血肿大小、瘀斑大小、能否哺乳、疤痕大小等情况.结果:经过随访得知,全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的切口瘢痕小于0.2cm,约为21.4%,研究组92倒患者切口瘢痕小于0.2cm,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瘀斑大小、血肿大小、哺乳发生率等情况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纤雏瘤患者,实施乳晕边缘切口,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美容、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芈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方法:对43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同的手术操作可导致术后水肿半暗区表现各异.结论:术中保护血肿壁及尽量减少双极电凝的使用频率,可明显缩小水肿半暗区的范围及缩短脑水肿消退时间.
作者:千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雏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两种不同输注方法用于全麻病人肌松堆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种,每组30倒,以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注行麻醉诱导,以异丙酚、芬太尼持续泵注,Ⅰ组堆库溴铵持续泵注,Ⅱ组间断静注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平均总药量(ug/kg/min)、停止给药后肌松的恢复率(min)、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min)、手术结束前15分内因麻醉变浅而体动的例数及需追加镇静药或阵痛药次数.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病种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堆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平均总用量差异无显著性(Ⅰ组1.64±0.27ug/kg/minⅡ组1.6±0.32ug/kg/min,P>0.05);肌松恢复率差异有显著性;手术结束至管时间差异显著(Ⅰ组5.3±2.3minⅡ组8.2±2.8min,P<0.05);手术结束前体动的例数Ⅰ组少于Ⅱ组;需要追加镇静或阵痛次数Ⅰ组少于Ⅱ组.结论:持续泵注雏库溴铵用于全麻肌松是一种较为方便并易于控制的方法.持续泵注雏库溴铵优于间断静注雏库溴铵.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探讨影响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及研究.
作者:杨丽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77例患儿进行腹部检查,观察有无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对其分布、数目、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7例患儿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饶慧;杨丽春;王强;李建勇;郭静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然而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疼痛,因为手术要把缺损周边的肌肉强行缝起来,因此术中、术后都有疼痛感.有些病人术后甚至直不起腰来;二是传统术式张力大,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应用人工生物材料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符合生理解剖、创伤小、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的疝修补手术,做好病人术前术后健康指导和护理对病人的顺利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2006年7月~2012年6月9例腹股沟疝病人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应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氨茶碱不同的静脉给药方法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以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静脉给药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门诊部儿科就诊治疗的108例哮喘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数组(治疗组)和双数组(对照组)各54例.在其它治疗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首次负荷量+持续静脉泵给药治疗,观察组间断性静脉给药.观察24、48、72h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给药24、48、72h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7.8%、81.5%和92.6%;对照组:42.6%、44.4%和57.4%.72h内毒副作用出现率两组分别为:治疗组5.6%、对照组16.7%.随治疗时间两组疗效均渐次增加;各时间段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毒副作用高于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作用随时间渐次降低,并趋于稳定,对照组恰恰相反.结论:氨茶碱持续静脉泵给药是安全、高效的给药方法,可以作为临床的选择.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清创缝合是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个小手术,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源于意外伤害,是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造成的.由于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心理以及伤后的紧张因素,致使在医生处理伤口时不能密切配合,给医生的操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做好清创缝合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杨丽丽;龙凤;郭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