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燕;段沛涛;王富田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甲状腺患者按照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入院当日和术前1d调查两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和抑郁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张如新;范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肩周炎是一组运动障碍类疾病,主要引起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导致肩关节运动功能受限,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单一的治疗,但以功能锻炼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更有效的缓解和治疗肩周炎,起到比单一治疗更好的疗效.
作者:杨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现行护理模式指导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作者:潘新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属于传染病,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我国历史上又多次的寄生虫病的爆发,死亡率很高,很难控制.尤其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景象十分荒凉.寄生虫病不像其他类型的传染病有疫苗预防,所以要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其他各方面的预防措施.
作者:何小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作者:黄宝琴;饶燕珍;池喜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训练恢复的效果,使患肢功能得到重建,主要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以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冬勤;兰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手术室是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它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抢救的场所.而手术它本身就是具有风险性,是一种风险大的治疗措施.因此,手术的护理风险特别重要,需要引起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医院风险管理是指重视、识别、评估风险,采取应对策略,制定相关措施,规避各项管理风险,控制并保证医院业务、服务和工作质量,维护医院和员工的发展利益,以低成本实现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在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护理事故,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周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病情得到控制,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语言不利、肢体功能阵碍、口角歪斜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帮助有不同程度残疾患者摆脱残疾痛苦,恢复自信,达到生活自理,是当前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功能锻炼,科学、合理地实施护理,是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岳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开腹行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09年7经开腹结肠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取得到有效治疗,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患者,但感染10例,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者19例.结论:剖腹进行结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结肠癌较有效的手段之一.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莫海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饮酒过度是有害健康,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同时对社会也具有极大危害,是正常社会秩序、家庭和谐的破坏因素.笔者及合作者以白茅根、葛根、菊花相配伍,自制茅葛醒酒剂,应用于临床,效果突出,特报道如下.
作者:蒋文生;杨喜梅;王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多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治疗的58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结果:58例均获的4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结论:锁骨骨折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应用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骨折稳定情况,患者年龄以及经济情况选取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法.中段骨折,特别是小孩的骨折,可以采用1/3管型钢板.对于复位后相对比较稳定的骨折可以使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取出时需要防止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复位后稳定的中段骨折可以使用交叉钢针进行内固定,但术后需要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并进行随访照片复查,对于钢针发生移动的情况需要及时取出.对锁骨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如多段骨折,或骨折发生在外1/3段或伴随肩锁关节脱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金属接骨板或锁骨钩钢板.
作者:段旭林;王建东;鄢小琴;张禹;蒲朝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治疗,注射疗法,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5%,81.25%,87.5%和29.41%,23.07%.28.57%,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对三种治疗方法的满意度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药物治疗,注射疗法,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作者:倪文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间接刺激大鼠自主神经进行糖尿病造模对糖代谢、胰腺病理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34只被随机分为四组,左侧模型组12只,右侧模型组12只,双侧模型组1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双侧脊突旁切开,分离暴露椎间关节,植入异物,刺激胰腺自主神经影响内分泌相.对照组只行假手术,不植入异物.大鼠术后普食喂养45天后分别用葡萄糖灌胃,测定糖耐量、胰岛素和胰腺mRNA表达水平,并从每组中取一只大鼠处死取胰腺做病理分析.结果:3个模型组空腹血糖、糖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胰腺病理显示胰岛β细胞内颗粒减少.模型组异物取出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糖代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3个模型组血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尿病模型成立.
作者:于兆华;于尉杰;陈福香;王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通过医学文献及治疗经验认真分析总结.结果: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结论:①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练习入手,同时要针对惠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护士的心理素质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尽量减少紧张恐惧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②穿刺时针头进入皮肤后直接入血管,然后在血管内徐徐前行,可减少惠儿疼痛感.
作者:王菲;王会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
作者:陈焕;程海林;张桃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改良皮下注射法用于甘精胰岛素注射后药液外漏的研究.方法:选择使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6例,以患者左上臂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右上臂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观察并记录左右上臂各注射一针后药液外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注射后药液外漏发生率分别为13.1%和31.1%,两者比较药液外漏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并留针10秒钟后拔针的方法,可以降低甘精胰岛素注射后药液外漏发生率,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余剑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症状体征不十分典型,尤其是早期X线影像没有明显的异常改变,加上个别医生检查疏忽,很多患者被误诊误治而致残.特别是基层农村的患者.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程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运用中医自然疗法,无药物治疗面瘫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针刺和推拿的方法,不借助药物治疗面瘫.结果:治疗12例,治愈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合推拿治疗面瘫疗效较好.
作者:闫立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笔者在十余年的颈肩腰腿痛临床工作中,每日看到的和处理的颈肩腰腿痛患者,其中不乏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及要点,各种教材、专家论著等资料上都介绍地十分详细和到位,在此就不必赘述,不占用大家的时间了.在此我只是把我们在临证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拿出来与同道分享和商榷,期许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作者:李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小儿脑性瘫痪在一般护理、相关治疗、肌力训练、手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认知训练、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方面做出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