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

阮金凤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 临床应用
摘要:无痛人流适用于14周以内的孕妇,手术给患者减轻很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对生存、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医疗保健要求越来越高,无痛人流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广大妇女所接受.本文将对近几年无痛人流技术开展以来各种药物的应用方法作一简述.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顺逆结合小切口胆囊切除360例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彻底的方法,经过百年的临床实践,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随现代微创伤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接受.但亦无可否认也是因外科医生受到病人的要求的压力影响.结果:表明:小切口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乔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吉妮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自愿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妇女200人.随机分为吉妮环组和爱母环组,安放IUD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对其避孕效果及其术后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流血、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避孕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副反应的比较中,吉妮环组较爱母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IUD中避孕效果相似,其中吉妮环出血、疼痛等副反应不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丹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33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净化病房空气、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堵管试验及拔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3例患者,32例顺利拔管,1例带管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痰痂堵塞气道,被迫拔除套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护理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肌无力诊治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acety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并有补体参加的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junction,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4-11/100万,有报道近年患者以儿童多见,占MG56.4%,发病年龄提前,多在1~5岁.本文就近年小儿MG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龙易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65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3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本研究经治疗4个月后中医辨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绍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痴呆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研究发现,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各类痴呆共同病理过程,包括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AD)等多种疾病.由于慢性脑缺血的发生,使脑部产生不同程度病理的损伤及认知功能下降,痴呆产生.随着对慢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加深,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艳;周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甘泉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4月至12 月中旬收治的具有明显牙科畏惧症特征的口腔修复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并用牙科焦虑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牙科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而治疗后干预组牙科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在现代口腔科临床医学中,医师应在具备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心理服务意识,尽量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以达到临床修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内科推拿学》理论教学初探

    <内科推拿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推拿手法防治人体内部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职针灸推拿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能力.笔者认为在<内科推拿学>教学中,应在突出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理论学习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应抓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

    作者:赵洁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康复指导的方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8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通过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协助和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均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乳腺癌术后,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作者:谭尚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姑咱地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治疗及护理效果,提高DKA的治愈率.方法:选择本院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依据实验室检查,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DK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应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治及护理.

    作者:何武;曹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比较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固定方法的效果,选择适合老年长期留置胃管患者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需要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种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意外脱管率,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胃管固定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法,且操作简单方便,适合老年长期留置胃管患者院内及家庭使用.

    作者:农冬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7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作者:何生华;冷静;唐晓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救助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流浪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救助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是市、县级救助站怀疑有精神疾病而送入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患者.此类患者是由救助站工作人员仅提供救助前后的部分信息,而无法了解他们流浪前的一些生活背景、发病时间及一些详细情况.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我科自2007年4月-2010年9月共收住流浪精神疾病患者135例,报告如下.

    作者:常艳丽;高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探讨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2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中有46例行阴道试产,30例获得成功,两组在出血量,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瘢痕子宫并非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要严格把握好阴道试产的适应症,并在严密监护下给予试产,试产失败者改急诊剖宫产,可有效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莫佳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

    无痛人流适用于14周以内的孕妇,手术给患者减轻很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提升,人们对生存、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医疗保健要求越来越高,无痛人流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广大妇女所接受.本文将对近几年无痛人流技术开展以来各种药物的应用方法作一简述.

    作者:阮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腺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

    目的:描述并比较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材料和方法:由27名经病理证实的9例非典型胸腺瘤和18例胸腺癌患者( 14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从22至77岁)构成.对27例中每一名患者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前纵隔,24例肿瘤成分叶状边缘,CT表现上不典型胸腺瘤明显小于胸腺癌,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胸腺外转移和膈神经麻痹只在胸腺癌患者中出现.坏死,瘤内钙化,胸腔积液,胸膜种植,心包积液和纵隔内脂肪层消失的表现在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没明显差异.胸腺癌有多种病理亚型.CT检查所示的肿瘤坏死和钙化在病理检查中得到证实.结论:在CT表现为一个大的胸腺肿瘤且有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膈神经麻痹或胸腺外远处转移 表现时,胸腺癌更应该加以考虑.

    作者:李建文;金贤德;刘龙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性肝炎所致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明显异常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8例患者服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组48例患者口服丹参片,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HA、LN、IV-C等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从肝功能比较亦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作者:张曙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与医学伦理问题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医疗实践过程中有关伦理问题.方法:综合分析急救人员在院外实施急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伦理困惑和难题.结果:院前急救人员遇到的伦理问题主要来自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以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不理解等.结论:构建和谐的院前急救医患关系,需要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多方的努力与配合.

    作者:何兰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创伤系列片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创伤系列片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拍摄创伤系列片(肩胛骨前后位片、肩胛骨侧位片、腋位片).结果:创伤系列片能较好地帮助判断骨折的部位、移位程度及方向,比较准确地评价骨折的分型,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结论:创伤系列片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煌煌;江国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