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杨良兵;钟平;刘春龙

关键词:肩周炎, 针灸疗法, 火针, 体针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和肩部功能活动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火针结合体针组为96.43%,体针组为86.21%,愈显率火针结合体针组为85.71%,体针组为64.51%,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疼痛情况、前屈、外展、后伸、外旋、内旋角度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内比较疼痛情况、前屈、外展、后伸、外旋角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种疗法对肩周炎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火针疗法结合体针的临床疗效优于体针疗法.结论: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导管在艾滋病合并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艾滋病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护理要点.方法:全部病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结果:32例中,除1例因全身衰竭死亡外,留管时间短7d,长20d,平均13.5d,留管其间未发生引流管脱出及气胸等情况.结论: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术,创伤小,引流效果好,避免了多次胸穿,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组织损伤及感染;可大大降低反复穿刺病人,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此,采用这种引流方法,非常适合AIDS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坤琼;黄荟;黄丽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人工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疾患患者中4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所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4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中药治疗消渴病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更有增高的趋势.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通过调节糖尿病人的内分泌代谢,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水平,抑制胰高血糖素等途径达到降血糖之目的.同时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改善肾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性激素水平、保护营养神经及调节微量元素等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谷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胆囊部分切除术52例体会

    近年来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胆囊切除已占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的首位.随着胆囊切除手术的普遍开展,胆道损伤时有发生.由于胆囊切除所致的胆道损伤发生率约为0.1%~0.4%.我们20多年所见胆道损伤52例中,90%以上与单纯胆囊切除有关.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除术者粗心或经验不足之外,主要与胆囊三角区炎症、水肿、粘连、解剖不清或胆道畸形变异等病理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病人的病情病理不一,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它既是目前普遍开展的常规手术,又是充满着潜在危险的复杂手术.

    作者:乔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40例治疗体会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对资料完整的3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42例,其中治愈40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例.穿孔修补165例全部治愈,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4例.胃大部切除术治愈131例,术后并发症15例,其中1例因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穿孔修补术在多项指标上明显优于胃大部切除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保守治疗仍不失为胃二十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良好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伟强;陈俊彪;黄强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经验;方法:收集我院97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本组病例经科学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无一例并发症出现,2-3周均康复出院;讨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可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在膝部骨折术后屈曲障碍的运用

    目的:总结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促进膝部骨折术后屈曲障碍功能恢复的经验.方法:对膝部骨折术后100例,运用中药熏洗(洗四方)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1~3个月后随防,优73例,良22例,可5例,差0例.结论:本方法应用中药熏洗和正确功能锻炼,对促进膝部骨折术后屈曲障碍功能的恢复具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65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并与单纯西药治疗53例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本研究经治疗4个月后中医辨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绍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3例泵入可达龙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从应用可达龙当日起至可达龙静滴结束后3d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程度.结果:应用可达龙药物至结束后3d,发生静脉炎的程度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明显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程度.

    作者:陈芳;丁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住院患者摔伤的护理干预

    中国现在已进人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以每年3.37%的速度递增.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还比较慢,但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占世界第一.在美国老年人死因的调查中跌倒已上升为的第6位.可见跌倒已成为老年患者意外损伤和死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有必要对老年患者的跌倒摔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摔伤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地护理防范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莉;张撰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电针结合西药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西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果:电针结合西药治疗面.

    作者:王劲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析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与作用.方法:通过186例产妇进行分组护理,并对效果进行对比.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心理护理更体现了人性化的全方位的护理.

    作者:钱细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5月至今需要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使用异丙酚联合阿托品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镇痛.结果:204例人流患者均在开始给药后10~15分钟后清醒,并自述无疼痛感觉,成功率100%.结论: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常用全麻诱导和维持.它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代谢快,毒性小,复苏迅速.除过敏者禁用外,无其它禁用症.人流术时间短,使用异丙酚可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有效率100%,且易控制.

    作者:车小飞;李宇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如何处置采血过程中的晕厥反应

    在无偿献血中,晕厥症是很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在大专院校(大学生献血者)中为常见.他们是无偿献血的重要人群,甚至在关键缺血严重时,他们是稳定和可靠的血源保证.然而相关研究证实,在这个群体中,他们所处的年龄不同,身体差异不同,学习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或节食空腹,在献血中都会出现不同反应的晕厥,在献血反应中很常见.笔者在体检工作中把比较集中,易出现连锁反应的大专院校学生,做如下报道.

    作者:宋惠彬;杨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体位不当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

    正确的体位姿势,不但使中风偏瘫患者感到舒适、减少疲劳、减轻症状,而且有利于检查和治疗,尤其对今后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有着重大的意义,反之,会直接影响患者日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而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社会、家庭及其本人造成沉重的负担.

    作者:陈黎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患者19 例.结果:本组19 例患者19 块皮瓣,16 例完全成活,1 例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不能较好控制致皮瓣坏死,后导致截肢,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移植皮片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4 个月,皮瓣成活均良好,耐磨;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皮瓣臃肿者经6~12个月再次手术皮瓣修整后外观改善.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创面,为保肢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莫雄革;罗群强;彭维波;周传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生素封管治疗血管内导管感染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各种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说与生命紧密相连.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日益突出,其中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占据重要地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又称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在美国,每年院内血液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在重症监护(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者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对于CRBSI治疗及预防,目前包括拔除导管、全身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封管等,本文就目前使用抗生素封管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的方法、护理及治疗效果作一论述.

    作者:汪江;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药结合综合治疗烧烫伤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常规处理及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用自制中药散剂.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总疗效和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可见本院自制的中药散剂与西药结合治疗烧烫伤,具有独特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付方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97例门急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总结护士用药监察,用药护理和急救处理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加强临床用药监察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保证,做好用药护理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观察和护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美香;苏芬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静脉输液护理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也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种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制度的实施,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本文就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探讨.

    作者:宗娜娜;高永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