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关怀与护理分析

刘莹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 阿尔茨海默病, 住院关怀,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老年痴呆症病人开展住院关怀与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组病例共11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在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7岁,对全部110例病人开展细致周到的住院关怀与护理.结果:本组110例病人经过细心的护理,病人在心理上获得了安慰,在住院期间,全部病人得到了专业的精心护理,为病人出院后快速适应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安享晚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组收治的110例患者中,20例病人的生活能够自理而出院,86例病人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2例病人的症状有改善,2例无变化.结论:细心周到的住院关怀以及护理能够使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我们有效的培养与训练,病人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正与改善.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589例急诊胃镜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及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确诊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89例患者中消化性溃疡387例(65.7%),急性胃黏膜病变96例(16.3%),胃癌72例(12.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6例(4.4%),Dieulafoy病8例(1.4%);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258例,确诊率94.7%,48小时后行胃镜检查331例,确诊率69.9%,成功止血523例,止血成功率为88.79%.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Dieulafoy病等;出血后胃镜检查时间越早,确诊率越高.

    作者:李军;孟国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同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且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随访,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随访活动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且FEV1改善情况也好于西医治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同时对降低复发率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以直径大于2 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为特点的肺部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患者多有慢性复发性支气管肺炎等病史,此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如果炎症侵袭血管时,患者会反复出现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为呼吸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可导致低血压、休克、窒息等,量大时极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作者:肖林;梁艳明;陈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果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乳果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便秘防治作用的应用观察.方法:选择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8例ACS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防治便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防治便秘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防治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便秘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我院手术室自2006年3月-2011年3月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护理情况.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仅需20±5min.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需借助于腹腔镜、电刀等仪器设备,手术室护士应做好术中护理方能确保手术平稳、顺利地实施.

    作者:戚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蜡疗法的效果分析与体会

    石蜡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是一种以加热后的医用石蜡作为导热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低,加热后吸收的热量多,保温时间长,冷却时缓慢释放出大量热,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温热作用[1].石蜡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汽油、乙醚、氯仿等有机物.医用石蜡为半透明固体,无臭无味,熔点50~60℃,沸点110~120℃.由于石蜡在溶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而释放的过程却又非常缓慢.同时石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塑性和粘滞性,这些物理特性均奠定了石蜡在医学中的应用基础.其作用机制体现在:石蜡虽达50~60℃高温,但并没感觉到热,而且冷却缓慢.之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是因为溶解的石蜡与皮肤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过滤热气的作用.石蜡虽然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渍残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的性质.其电理学作用是具有温热作用,充血作用和镇静作用.

    作者:孟黎萍;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2月~2011年4月应用中西药结合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3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结果:23例1疗程治愈,4例好转,3例2疗程治愈,2例转院,总有效率93.7%.结论:中医药辨证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徐世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新时期管理理念在护士长工作中探讨

    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事业全面协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的管理理念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护理工作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体观念出发,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护理需要,以提高生命质量,促使护理服务向高质量、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作者:文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正确的健康理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逐年增加,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本科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陆建洪;张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较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28例采用PFNA治疗,32例采用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量显著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髋关节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俊成;刘国雄;黎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同时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HPECG)与普通心电图(ECG)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与评价其临床及早期干预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A组:6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行高频心电(HPECG)与普通心电图(ECG)检查.B组:60例糖尿病患者只行普通心电图(ECG)检查.结果:在HPECG 指标中随着扭结和切迹数值的增加,ECG 的阳性率升高,早期及时给予心脏治疗干预,合并心脏其他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梗死率却随之降低.结论: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同时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友桂;秦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就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以及近几年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糜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27例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7例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在家药物治疗依从性不高,住院期间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各异.结论:护士应对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加强关注,同时应丰富健康教育内容,进而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红;刘书莲;杜慧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及其应对体会

    护理缺陷的含义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发生的不足、差错甚至事故.手术室护理缺陷导致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有的会耽误手术进程,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应该充分的加以重视,不能掉以轻心.护理工作在手术进行中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手术器材的预备、洗手护士工作、巡回护士等几个方面,这3方面仅仅是主要的表现情况,具体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很多诱因导致产生的.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有明显的差异,与不同职称、工龄、工作时段有关.针对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管理.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的原因很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并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主动改善护患关系,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谢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方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经方五苓散加味治疗眩晕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五苓散加味和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7%.结论:五苓散化气行水,治疗眩晕效果肯定.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运用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脂肪肝,通过改变脂肪肝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及嗜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选的122例脂肪肝病人随机分为2组,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组66例;单用西药对照组56例;疗程3个月.2组病人在治疗前后均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血脂指标及肝脏B超检查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超结果变化比较P<0.01.结论:行为疗法配合养肝降脂汤加氟伐他汀胶囊综合治疗比单用氟伐他汀胶囊治疗效果占优.

    作者:曾存信;安良敏;俞洋;谢翠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活血消萎汤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0.0%(45/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P<0.05;且观察组的Hp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提高其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蓉;姜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40例,非干预组(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心内科常规治疗+综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一36)评定.结果:入组3个月时、6个月时干预组HRSD和HAMA总分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P<0.01);入组3个月时、6个月时干预组sF一36的各因子在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因子分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P<0.01)).结论:干预组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超;韦玉华;胡常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预防及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cive care Unit,ICU)病人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对外科ICU住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患者进行了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措施.结果:ICU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滥用抗生素、机械通气、留置导尿及鼻饲应用.本研究ICU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且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干预组中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总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ICU病房收治重症患者,由于诊疗技术操作多,构成医院感染的众多危险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了解造成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使外科ICU病房院内感染率降至低水平.

    作者:黄碧玉;黄丽云;廖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面部痤疮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使患者在短期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6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痤疮症状大部分消失,仅有少许散在的粉刺.结论:多功能电子治疗仪清理面部痤疮效果非常好.甲硝唑可抑制痤疮杆菌,在治疗面部痤疮过程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闫玉卿;任春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