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预防及分析

黄碧玉;黄丽云;廖春霞

关键词:ICU,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cive care Unit,ICU)病人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对外科ICU住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患者进行了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措施.结果:ICU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滥用抗生素、机械通气、留置导尿及鼻饲应用.本研究ICU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且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干预组中发生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总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ICU病房收治重症患者,由于诊疗技术操作多,构成医院感染的众多危险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了解造成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使外科ICU病房院内感染率降至低水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相对于普通护理更复杂,神经护理工作中责任重大,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就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病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避免安全隐患的可行性办法,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完善.

    作者:叶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面部痤疮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的治疗面部痤疮,使患者在短期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6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痤疮症状大部分消失,仅有少许散在的粉刺.结论:多功能电子治疗仪清理面部痤疮效果非常好.甲硝唑可抑制痤疮杆菌,在治疗面部痤疮过程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闫玉卿;任春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同时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HPECG)与普通心电图(ECG)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与评价其临床及早期干预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A组:60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行高频心电(HPECG)与普通心电图(ECG)检查.B组:60例糖尿病患者只行普通心电图(ECG)检查.结果:在HPECG 指标中随着扭结和切迹数值的增加,ECG 的阳性率升高,早期及时给予心脏治疗干预,合并心脏其他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梗死率却随之降低.结论: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同时检查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友桂;秦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穴位贴敷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疗法穴位贴敷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效果.方法:利用穴位治疗贴贴敷于不同癌症患者的经穴等部位.结论:通过对88例晚期癌症患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疼痛干预,观察、护理,认为穴位贴敷方法能有效减轻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宗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吩钠有效物质的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吩钠有效物质的体系,为头孢噻吩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噻吩钠对照组与纯品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头孢噻吩钠在254nm处有大吸收,佳提取条件为: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盐酸钠溶液,并用冰醋酸调节pH值在5.8-6.0左右;流速:1mg/ml;柱温:30度.同时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操作简便迅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理想,重现性好.

    作者:刘世明;郭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结核病人的预防护理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后达到真正治愈.

    作者:徐萧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家长参与院内康复的形式对脑瘫儿童康复的影响

    目的:讨论家长参与院内康复的治疗形式对脑瘫儿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到传统组和改革组,分别予以家长参与和治疗师独立治疗的康复形式,从患儿训练时间利用率,配合程度,依赖性,家庭康复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传统组患儿训练时间利用率,配合程度,家庭康复效果都高于改革组,依赖性由于涉及到年龄因素则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家长参与院内康复的形式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有着较积极长远的影响作用.

    作者:强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总结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对母儿的影响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60例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有21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5%,母体常见的感染部位为生殖道,新生儿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结论: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是降低围生期儿和孕产妇死亡的关键,胎膜早破重在预防,破膜12h以上的患者必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胥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8h一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并记录吸入氧浓度,计算氧合指数.分别观察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第1天,第3天,第7天氧合指数以及二者第7天ALI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发病后第3天及7天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ALI发生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肺损伤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血必净在治疗SAP时可减轻肺损伤,显著减少ALI的发生率.

    作者:陈坤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血管病防治饮食指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洋快餐的涌入,使我国传统的饮食模式受到极大的削弱与挑战,国人摄入的肉、蛋、奶、糖和油脂类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急剧上升.这预示着我国将在新世纪面临一个心血管疾病的高峰,预防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一些人群干预试验结果,都说明心血管病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的.在心血管病的防治措施中,合理调整膳食为防治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海平;齐德;鞠建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药剂师在带教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责任心与爱心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疗工作者无论面对患者还是工作中的同事,都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爱心.本文首先阐述了责任心和爱心在药剂师带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何燕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谈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血脂的意义

    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的并发症之一.通过阐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机制和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的关系,来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脂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我国急诊护理的发展

    急诊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工作在医院综合服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急诊抢救护理质量是衡量每所医院整体水平、应急能力、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急诊护理工作的现状,指出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发展建议.

    作者:赵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鉴定

    目的:收集各种疑似样品经实验室病原学诊断,查明引起致病的主要病原菌.方法:将各种疑似样品经增菌培养,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系统生化試验鉴定.结果:检出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根据实验室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次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

    作者:周莹;罗江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40例,非干预组(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心内科常规治疗+综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一36)评定.结果:入组3个月时、6个月时干预组HRSD和HAMA总分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P<0.01);入组3个月时、6个月时干预组sF一36的各因子在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因子分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P<0.01)).结论:干预组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超;韦玉华;胡常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引起腹部外科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6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17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患者中有切口感染者51 例,感染率2.86%(51/1781),年龄、肥胖、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及使用抗生素情况进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腹部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施.

    作者:赵国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磁共振增强扫描中恐惧及副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沟通在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作用.方法:将126例进行MRI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作常规操作,观察组加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值,并同时测量所有患者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值.结果:对照组的焦虑值及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血压、心率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观察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R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胡转红;王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中的影响

    总结我院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旨在观察和促进内瘘成熟,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梅芳;张军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探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机制及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阿司匹林在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所起到的作用,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为百姓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提供有力的参考.方法:选取男性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治疗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阿司匹林应该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更多的患者人群,随着对阿司匹林作用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急性心血管疾病时开始使用阿司匹林有明显降低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

    作者:史成坤;黄岩;袁继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高频探头直接在扪及包块处常规进行二维切面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在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间隙内可探及囊性包块,边界清,囊壁厚,内壁多不光滑,形态不一,呈不规则形或扁平形,内多见粗厚不均分隔,且各个分隔内回声不一,部分透声好,部发内呈密集点状回声.彩色多普勒在囊壁或分隔光带上见短条状血流信号,频谱示为动脉血流信号.结论:坐骨结节滑膜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有特征性,操作方便,无损伤,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莲珠;唐新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