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骨折68例治疗分析

郭朝阳;陈霞光;陈荣春;游辉;朱道信

关键词:胫骨骨折, 石膏固定, 钢板螺丝钉, 带锁髓内钉, 外固定器
摘要:胫骨骨折因解剖部位特殊或其他原因,往往需要选择手术治疗.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胫骨骨折的治疗,其中石膏组9例,钢板螺丝钉组11例,外固定架组35例,带锁髓内钉组13例.结果:通过对68例患者的随访并比较得出带锁髓内钉组无感染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好.结论:带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中愈合率高且感染率低,是胫骨骨折的较好治疗方法.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滋阴活血结合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滋阴活血结合补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羊水过少孕妇给予中西结合.采用中药滋阴活血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给予补液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生理盐水加林格液,以B超检测羊水指数(afi)[1].结果:新生儿出生状况明显改善,发病率低,孕产妇剖宫产率下降.

    作者:吴卫文;吴雪燕;蔡晓纯;吴素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临夏州感冒的季节性特征及预防措施简析

    本文利用临夏市某医院2008~2009年感冒发病资料和临夏州气象站观测资料,研究了临夏市感冒发生人数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临夏市春、秋天气转折季节感冒发病率较高,冬季较少,夏季少;在统计感冒发生率与气象要素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感冒预防指数概念,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可制作逐日感冒预防指数.

    作者:武学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SAP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8h一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并记录吸入氧浓度,计算氧合指数.分别观察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第1天,第3天,第7天氧合指数以及二者第7天ALI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中发病后第3天及7天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ALI发生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肺损伤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血必净在治疗SAP时可减轻肺损伤,显著减少ALI的发生率.

    作者:陈坤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析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1]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现将我科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并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产妇安全顺利度过此阶段,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股静脉PICC致血栓的原因及护理

    肿瘤病人由于多种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临床广泛应用于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或者外周血管差的病人.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它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但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操作,常导致一些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尹慧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塞24例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佐治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佳.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任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患沟通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治疗科室,手术的刺激往往会使患者不同程度产生恐惧、焦虑进而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负面影响,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及时发现并解决手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调动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一直是困扰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话题.本文对如何在手术期间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手术环境,以及如何和手术患者取得有效的沟通作如下探讨.

    作者:韦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论浅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几个误区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医疗资源充分合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必然途径.然而部分医务人员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错误理解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涵,违背法律精神和职业道德,不仅损害了患者权益,也将医院置于不利境地.

    作者:陈桂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PCI)时无复流发生率及其死亡率,并进一步评估其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将135名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评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各项临床指标与无复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心梗部位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平均年龄、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入院时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T)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无复流的发生率20.0%.结论:高龄、无梗死前心绞痛史、冠脉开通时间长、入院时心功能分级低、白细胞计数高、CK-MB与cTnT水平高等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CI时出现无复流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仇宝华;吴志国;张红雨;曹艳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8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采用微创切口技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腹股沟斜疝的小儿病例28例,采用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术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出血极少.28例患儿切口君甲级愈合,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2-6d,平均3.5d.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切口细小如线状,与皮纹一致.结论:微创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低,切口瘢痕小、美观,符合生理要求,适于临床推广,应作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亮;李博;黄建瑞;杨言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和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67例脑出血患者病历资料,重点分析病情变化的观察、临床护理在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中重要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结果:67例脑出血患者治愈率14.93%;好转率76.12%;病死率8.95%.无压疮、肺部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护患密切配合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万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糖尿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及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在NUB、HbAIc、UAER的改善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前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埋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2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对照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30天后两组比较,VAS积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翠河;欧彩娣;陈燕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54例低出生体重儿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黄埔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2010年度广州市黄埔区户籍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活产儿出生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黄埔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5.12%;男婴为3.35%,女婴为7.05%(P<0.01);其中,早产儿为58.33%,足月活产儿为1.92%(P<0.01);孕期有高危因素的为7.28%,无高危因素的为4.05%(P<0.01).54例低出生体重儿中,孕期存在高危因素的占48.15%,高危因素主要是早产、双胎、胎儿生长受限、高龄初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冯素娥;胡萍;徐娟;何瑞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角膜缘干细胞相对缺乏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而加强术前病例选择、术中严格规范操作和术后辅助治疗相结合对降低术后复发率很有帮助.

    作者:孙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产后按摩在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分析

    目的:观察产妇在产后进行康复按摩促进子宫复旧,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20例)、对照组40例(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20例),对照组的产妇产后只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外,在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7天内进行每天1次的产后康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产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产妇阴道出血量、产妇子宫复旧情况、产妇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促进子宫复旧,减少晚期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素娥;翟小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试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

    中医和西医诊断骨伤科疾病的角度不相同,我们应借助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加强中西医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融合,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本文就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张欣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时机对妊娠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IUI)时间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2例158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资料.授精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02例158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32个周期,以尿LH出现阳性时肌注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后24小时妊娠率高.结论:LH阳性后注射HCG行IUI可以提高妊娠率.

    作者:罗江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住院病人统计分析与讨论

    目的:本文是从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者情况入手,研究并总结慢性病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前线的统计和参考资料.方法:调取2004年-2010年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26-75岁所有患者的有关资料,其中包括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以出院时的内容诊断为参考依据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按照年龄、性别和入院时间不同归类统计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年龄与患病率成正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向年轻化趋势发展.

    作者:宋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家长参与院内康复的形式对脑瘫儿童康复的影响

    目的:讨论家长参与院内康复的治疗形式对脑瘫儿童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到传统组和改革组,分别予以家长参与和治疗师独立治疗的康复形式,从患儿训练时间利用率,配合程度,依赖性,家庭康复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传统组患儿训练时间利用率,配合程度,家庭康复效果都高于改革组,依赖性由于涉及到年龄因素则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家长参与院内康复的形式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有着较积极长远的影响作用.

    作者:强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