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彭秋梅

关键词: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老年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132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患者康复效果理想.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综合护理、预见性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恐惧感,提高治疗有效率、治愈率.

    作者:卢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策;方法:观察108例接受CPAP压力滴定OSAHS患者CPAP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结果:CPAP治疗的依从性50.92%(55例),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仪器的类型、对CPAP治疗的意义及应用的了解有关;结论:OSAHS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CAPA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正确的压力滴定,减少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适应程度,提高CPAP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植少娟;刘艳娟;高志娟;李媚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口腔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而且能预防和治疗口腔炎症.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口腔护理研究的不断更新,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的保养与预防.

    作者:周逸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按摩配合场效应治疗田径运动员梨状肌综合征

    目的:探讨按摩配合场效应对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72例患有梨状肌综合征田径运动员中随机选择24例作为实验组,运用按摩手法配合场效应对梨状肌进行治疗.对照组分两组各24例分别采用单纯按摩手法和单纯场效应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中治愈20例,显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按摩组的有效率为75%,场效应组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跟按摩组、场效应组之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按摩配合场效应对治疗田径运动员梨状肌综合征的效果要比单纯按摩或场效应的疗效要好.

    作者:邱燕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骨科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的措施与体会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因素,外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常见,如各种车祸、工伤、意外伤害等.骨科大部分的患者为外伤入院,很多患者既往体健,突如其来的伤害改变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影响诊疗、护理、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同时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增多.因此,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环节.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过程感染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的:探讨产妇以及患者在医院手术后的感染情况,并据此给出合理的护理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到我院妇产科的1210例手术出院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的患者数据.结果:医院感染共计发生了30例,发生率相为2.5%左右,在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比较常见的有:泌尿道、呼吸道、以及手术切口,其中呼吸道为常见,泌尿道次之.但是不同的手术组发生率还有变化,剖宫产术组高的发生率位于呼吸道处,子宫切除术组高的发生率位于泌尿道处,会阴切开术高的发生率位于手术切口处.结论:患者在医院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只要针对易感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将大大降低.

    作者:王金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食管与贲门狭窄行胃镜下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前后的护理

    近年来食管贲门狭窄行胃镜下扩张及支架植入术作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姑息治疗,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的营养供给提供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07年5月~2010年3月,对9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1例误饮过氧乙酸液致食管狭窄的患者在内镜下行气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陆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部护士职业疲倦感的分析及对策

    了解护士职业疲倦的潜在危害,正确认识职业疲倦感并设法预防,对降低其对护士的危害、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影斯;冯琼芳;陈杏;冯惠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浅谈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的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建立动态观察体系,注重护理质量的管理,加强护士护理技能的提高三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应用.

    作者:黄新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当飞利肝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肝硬化患者2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当飞利肝宁治疗,6~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肝功能(包括TBIL、ALT、AST、r-GT、ALB、GLB等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以及肝脾B超(MPV、SPV、脾厚)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比症状缓解率除脾脏回缩为62.5%,余者均在80%以上;肝功能六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TBIL、ALT、AST下降及ALB提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有明显MPV、SPV直径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作者:李文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93例胸心外科ICU患者睡眠障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睡眠是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生理过程,维持正常的快慢波睡眠对恢复疲劳机体的精神与体力意义重大.特别在心胸外科重大手术后,充足有效的睡眠对于伤口的修复及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的复原具有重要意义.睡眠紊乱常使患者感到疲惫不安,且常会引发精神症状,也成为术后并发症诱因之一.

    作者:何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2例恙虫病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1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高热护理、皮疹、焦痂及溃疡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江平;方晓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探讨及治疗体会

    新生儿惊厥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死亡率较高,是新生儿期急危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出生后第1周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逐渐下降.反复严重的惊厥发作易影响脑发育,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故早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惊厥发作并及时对症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极为重要.我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惊厥病例97例,经积极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

    脑梗塞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或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有效地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大限度地恢复患病肢体的功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坚持饮食调节、坚持肢体功能等康复训练,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是能够达到有效改善症状并不再复发的康复治疗目的.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一级医院感染管理的盲点及对策

    2005年全国医院感染调查显示,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约为5 %.据资料分析,医院死亡病例中,约1/3~1/4直接死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严重危害患者、医务人员乃至全社会人员的健康,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的提高.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就一级医院感染管理而言,目前存在了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作者:陆彩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39例胃脘痛辨证施护

    目的:总结139例胃脘痛患者中医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通过病情评估,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淤血停滞五型实施辨证施护,包括饮食护理,起居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技术操作运用等.结果:139例患者,总有效率97.12%,平均住院日13.39天.结论:对胃脘痛患者运用辨证施护方法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樊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适应全程的整体糖尿病教育模式,满足门诊病人的需要.方法:实施后组是由随专家出诊的糖尿病教育护士接诊,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仅有专家医师出诊的为实施前组.对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上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门诊患者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实施前组(P<0.05).对就诊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后门诊人数增长为1464人次/年,患者复诊率也较前增加.结论: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依从性,提升糖尿病教育护士角色认同,优化了就诊程序,值得推广.

    作者:何晶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进行抗炎、膀胱药物灌注、经尿道电灼术等治疗.结果:18例随访7-68个月,平均35个月,治愈6例,好转7例,未愈3例,加重2例.结论:在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前提下,经尿道电灼、膀胱药物灌注及抗炎治疗是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应密切随访.

    作者:向田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脑出血病人的监护与护理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有资料显示,近年来中青年患者日渐增多.且脑出血中后期约80%患者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还有一部分人中度致残,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本文认为,正确及时地抢救和护理脑出血病人,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采取严密的监测与护理措施,对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腊云;童成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影响

    目的:了解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治疗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评价治疗措施和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防止血糖下降过快过多,饮食控制要适量,运动量要适量,不要酗酒,老年人应避免口服长效磺脲类药物,有糖尿病的妊娠妇女要注意用药量等,对患者及其亲属的指导,了解原因,预防复发,并对低血糖能够急救和预防.结果: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的发生率是80%,下降至40%,40个低血糖患者中38个是血糖下降过快过多引起的,护理干预后,减少了血糖下降过快过多的情况.

    作者:金锦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