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少娟;刘艳娟;高志娟;李媚花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的家庭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分析65例患儿病史、就医情况,评估照顾家属对特应性皮炎常识及护理方法.通过定期随访,并针对不同的个体,对家属施行家庭护理方法指导.结果:65例患儿获得良好疗效,随诊2年,无明显复发.结论: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家庭护理指导,对于促进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获得良好疗效非常.
作者:王庄斐;陈树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适应全程的整体糖尿病教育模式,满足门诊病人的需要.方法:实施后组是由随专家出诊的糖尿病教育护士接诊,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而仅有专家医师出诊的为实施前组.对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上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门诊患者的遵医行为均优于实施前组(P<0.05).对就诊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后门诊人数增长为1464人次/年,患者复诊率也较前增加.结论: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依从性,提升糖尿病教育护士角色认同,优化了就诊程序,值得推广.
作者:何晶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采用带膜带放射性125I粒子食管支架植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患者术前CT及内镜提示病变的大小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出放射粒子的剂量,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在小C臂下将支架植入食管,覆有粒子的支架段于肿瘤位置打开,对狭窄段食管进行扩张,并持续放射对肿瘤进行杀伤,临床上选择10例Ⅲ~Ⅳ期的患者进行该项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0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能进食软食,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3个月胸片及CT复查7例提示病灶较术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2例变大;10例随访近6个月,均未出现死亡及食管再狭窄患者.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带膜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作者:熊盾;张杨;李海燕;杨波;罗正永;夏绍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46例128眼患者眼行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246例128眼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脱盲率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经济的手术方法,适合于在基层防盲治盲中推广应用.
作者:冯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5年全国医院感染调查显示,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约为5 %.据资料分析,医院死亡病例中,约1/3~1/4直接死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严重危害患者、医务人员乃至全社会人员的健康,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的提高.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就一级医院感染管理而言,目前存在了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作者:陆彩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临床护理工作,寻找护理操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总结避免发生此安全问题的护理方法.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发生护患纠纷9例,护理差错3例,其主要原因为:护士对医院制度不够重视、操作不熟练、中医知识了解较少、护患沟通差及患者自身对中医的误解等.临床应对措施应从护士基本素质入手,强调护理安全知识,加强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工作中注意弘扬祖国医学.结论:在中医护理中,可能会存在有各种护理问题,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常治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近两年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救治72例左心衰竭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使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王翠艳;张翠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132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患者康复效果理想.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综合护理、预见性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恐惧感,提高治疗有效率、治愈率.
作者:卢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所谓电子处方,是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现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处方.电子处方系统按流程包括挂号、就诊、收费、配药四部分.病人到医院初诊挂号时就会在系统中登记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资料,获得IC卡,医生问诊后直接在电脑上开电子处方.病人就诊完毕即可持IC卡缴费取药.该系统在我院运行2年,极大地提高了我院门诊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改善了处方的质量,深受病人的好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就电子处方系统运行2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法:紫杉醇135~175mg/m2+卡铂(AUC=6)静脉点滴,3周为一个疗程.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陶红梅;张江平;彭培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在有些医院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有过治、滥治的趋势,亟待统一认识、规范管理、明确治疗原则.本文将围绕子宫肌瘤该不该治疗,该不该手术,该不该切除子宫进行探讨,重点介绍手术、药物、介入及物理消融术等各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新进展.
作者:金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手术室从2007年5月以来,对9640例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主要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全面了解病人生理、心理需要,消除不安与恐惧,帮助其维持佳身心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实践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郑晓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人体动态的阴阳平衡中,阴是阳的物质基础.并且相对于阳来说,又具有形成较难,容易亏虚损伤,伤后难以恢复,甚至无法恢复而留下终生功能障碍的特点.正确认识这种特点,无论对于生活、养生保健还是临床辨证论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我科收治的32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后出现下肢其深静脉血栓的病因与手术方法以及麻醉方法和预防做研究探讨.结果:在本组中的32例患者,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余27例患者经早期的诊断与早期的治疗后,均没有发生肺栓塞与脑栓塞以及下肢的坏死等情况.结论:在临床上,对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以及术后需要进行长期卧床的部分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或肥胖,包括高龄或者具有代谢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均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石朝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检验科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检验人员在接触血液标本时容易出现感染的隐患.方法:通过观察检验人员的操作方式和易发事故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增加保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检验人员的操作安全性,避免了因为操作不当问题引发的感染.结论: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可以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作者:王樟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近年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重型颅脑外伤是急诊创伤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高因素之一,而颅脑外伤后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我科重症监护室自2007年1月-2011年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316例.从2011年3月起,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肺部感染,我们分析了该类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利;巴筱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短波配合红外线治疗.以关节区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压痛、弹响及运动异常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20d)结束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79.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手法配合超激光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超短波配合红外线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金来;蔡奇芳;杨明;谭炎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口腔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而且能预防和治疗口腔炎症.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口腔护理研究的不断更新,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的保养与预防.
作者:周逸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策;方法:观察108例接受CPAP压力滴定OSAHS患者CPAP呼吸机的使用情况;结果:CPAP治疗的依从性50.92%(55例),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仪器的类型、对CPAP治疗的意义及应用的了解有关;结论:OSAHS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CAPA治疗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正确的压力滴定,减少CPAP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呼吸机的适应程度,提高CPAP治疗依从性,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植少娟;刘艳娟;高志娟;李媚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的优化组合治疗方案.方法:将428例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针刺+推拿+牵引):B组(针刺+推拿):C组(针刺+牵引):D组(牵引+推拿),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A、B、C、D组的效优良率分别为83.3%、63.3%、65.4%和46.7%;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3.3%、89.3%、7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其他三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推拿、牵引、针刺组合疗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王诗忠;何峰;陈少清;郑其开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