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梅;闫秀珍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入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治疗的25例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死亡.术后12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手术术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中具体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作者:秦勇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行剖宫产分娩者5例(5%),对照组2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6,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500 ml)者1例(1%),对照组15例(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5,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不仅能够降低剖宫产率,而且能够减少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潘铁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全麻手术中导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目的是观察尿量,保持膀胱空虚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引起恶性神经反射,与女性相比,男性由于尿道解剖特点,导尿管刺激尿道和膀胱颈部引起的不适比较强烈,尤其是在麻醉恢复期可能引起患者躁动.笔者对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于麻醉前10分钟留置导尿,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方法:将37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肩部运动、摸高运动、外展运动、避免在患侧肢体测量血压及静脉滴注.对照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给予手法按摩.结果:对照组18例中12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观察组19中4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结论:手法按摩能有效预防或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循证为临床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压疮形成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对5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循证护理实施的步骤方法为依据,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查阅有关临床实证对患者实施佳护理.结果:通过相关循证护理干预,51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保护良好,未发生压疮,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并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指导护理实践;通过实践验证,它既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又能促进护理学的必然发展,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韦广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肠道线虫感染的患者2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钩虫感染、蛔虫感染、鞭虫感染、蛲虫感染.270例患者均给予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比较治疗后感染转阴情况,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我院的治疗,钩虫感染68例,转阴47例;蛔虫感染65例,转阴65例;鞭虫感染64例,转阴28例;蛲虫感染73例,转阴72例.27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短暂性腹痛.结论: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脑梗死患者MMP-9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9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继续降低,较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降低更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MMP-9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好,并可以降低MMP-9的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宾学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1 年2月~2011年9月在本院分娩发生产后排尿困难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排尿困难发生的影响.结果:阴道顺产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且阴道顺产组及胎头吸引器助产的完全性尿储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产程中及时鼓励产妇排空膀胱,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特别是动作粗暴的检查,减少会阴水肿和感染,及时处理产程异常者,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尿潴留.
作者:周乃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和避免产科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以阻断护理纠纷发生的源头,确保产科护理质量.方法:加强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和技能的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有效预防了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增强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规范中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减少医疗护理差错,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红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4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制定相应的手术前与手术后护理措施,使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48例患者术后3~5 天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与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的护理有密切关系.
作者:葛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日常生活活动康复护理.方法:对30例中风患者在院康复治疗期间的日常生活活动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注重整体观念,正确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功能康复的同时,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干预,跟踪服务,健康指导,对远期疗效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黄梅香;李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2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患者发生中后抑郁的80例,对以上80例患者入院两周后每个月进行心理测评,另外还包括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ZSRDS进行评估,有患者在相应的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加服氟西汀.另外还通过和正常没有抑郁症的一些人进行对比,探究出可能导致此类疾病的一些因素.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又包括社会心理学因素.总之,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重要的就是积极治疗,综合治疗,改善家庭关系,加强心理,在临床上治疗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作者:田士宏;吕苏花;张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430例偏头痛确诊患者,全部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5~10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以及第3个月末对全部患者各进行一次随访调查,对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血压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本组430例患者治愈274例(63.72%),显效90例(20.93%),有效55例(12.79%),无效11例(2.56%),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治疗结束后,本组患者在头痛程度与头痛发作频率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P<0.05);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用量在第2个月末及第3个月末时均较治疗开始时有明显减少(P<0.05);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全部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副作用较轻,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49-90天流产不同给药方式及其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门诊孕49-90天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女性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或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比较其流产效果、流产时间及产后1小时内流血量、用药量及胚胎、胎盘排出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口服患者,且流产时及产后1小时内流血量也较低;对于米索前列醇的使用量较少,促使绒毛及胚胎组织排除的速度也较快,其不良反应率也明显较低,是比口服更加有效的方法;结论: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流产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少,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明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患者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结果的差异性,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以有效依据.方法:以POCT法对100例患者末梢血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以氧化酶法对同一患者其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后对两种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POCT法较氧化酶法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9.837±4.085,10.105±3.804,P<0.05).结论:氧化酶法与POCT法所测血糖结果具有方法间差异,并且前者稍高于后者,但其结果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法于临床范围内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均有良好的准确度,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各自的优劣,所以需依据临床的需要来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求排除各类干扰因素,精确获取患者其血糖的正确值,用以准确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美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效果,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社区2009年6月一2010年12月耱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二组,干预组60例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及门诊指导,观察二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生活方式、饮食行为的改变情况等指示.结果:二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较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下降幅度明显,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生活方式、饮食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遵医行为有了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对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提高遵医行为有很大帮助,从而控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作者:马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的功能康复办法.方法:针对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程度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不同、内固定的不同及个体的不同,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锻炼方法.结果:随访121例经该方法锻炼的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手术患者4~12个月,平均8个月,按照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1.7%.结论:对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手术后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陈闽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并发症71例,术后因并发症死亡8例,其中因肺部感染死亡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根据患者自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周林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包皮环切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的总结,为临床同行提供经验和借鉴,减少包皮环切术后水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来165例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经过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或减轻,效果明显,并对如何预防和治疗包皮环切术并发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论:如在术前、术中、术后每一个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皮环切术并发症可明显减少或减轻.
作者:李福祥;马广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时进行穴位按摩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诊断明确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上海三洲巨星节能电气有限公司)进行中药熏蒸同时进行穴位按摩.结果:68例中,痊愈5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1%.结论:中药熏蒸时进行穴位按摩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作者:黄碧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