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分析

田士宏;吕苏花;张鹏

关键词:脑卒, 中后抑郁状态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2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患者发生中后抑郁的80例,对以上80例患者入院两周后每个月进行心理测评,另外还包括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采用ZSRDS进行评估,有患者在相应的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加服氟西汀.另外还通过和正常没有抑郁症的一些人进行对比,探究出可能导致此类疾病的一些因素.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又包括社会心理学因素.总之,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重要的就是积极治疗,综合治疗,改善家庭关系,加强心理,在临床上治疗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45例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感染和改进技术.方法:用回顾性的方法对45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结果: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感染发生率为7.59%,置管感染与插管过程污染、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管连接部位处理时感染、加入液体操作时污染、导管内血凝块堵塞、静脉穿刺时污染、病人的易感性、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在准备输注的液体及处理管道接口时未行无菌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病菌随导管顺行性浸入;致病菌随三通、注射器和连接管道进入导管造成感染;致病菌随各种载体进入导管并在局部滞留感染;远端致病菌导致血行性感染,造成导管局部致病菌滞留感染的控制,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可有效防范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对保证病人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有重大意义.

    作者:汤英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护理

    DR是DM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实质是进展性微血管病变伴血栓形成,该病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发病率随DM病程的发展而增高,有研究表明,5年内的DR的发生率为44.4%,7年后为56%.因此DR的护理任务主要是让患者充分了解什么是DM和DR;消除患者顾虑心理;积极早期预防;主动配合治疗和手术.

    作者:石振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析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

    探讨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输血的安全性,控制输血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发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作者:徐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的一般状态、病因构成、病情程度和治疗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ALI/ARDS病死率不同.APACHEII评分及氧合指数、低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内外诱因、糖皮质激素与ALI/ARDS的预后引起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ALI/ARDS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陈玉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现代护理发展趋势-人文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增长,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然而,多年来护理过于技术化的倾向以及人力资源的客观不足,限制了其作为一种特殊服务业所应体现的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关怀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作者:张淑梅;闫秀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操作过程中微粒污染的原因与预防对策

    目的:简述微粒的种类及对人体的危害,分析由护理操作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并制定出一系列预防对策,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分析引起微粒污染的各种因素.结果:从相关因素着手,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论: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严重而持久的,全社会应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进一步预防和杜绝微粒产生,维护人类健康.

    作者:赵冬梅;程禹帅;杜华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湿敷结合护理治疗急性湿疹36例临床报告

    急性湿疹是一种瘙痒难忍,影响生活和健康的皮肤病.我院自 2008 年来采用自制清利湿热,杀虫止痒,祛瘀解毒的中药汤剂对36例急性湿疹患者进行湿敷治疗,并结合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皮肤护理,有效率达91.6%.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郑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对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羊水过少病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00例正常羊水量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产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82.0% )明显高于对照组(47.1% ).结论:羊水过少对围产儿影响很大,要加强产前检查,一经确诊,要严密监测胎心及羊水变化,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张晓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正脊手法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按治愈、好转、未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19例,好转51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方法简便、疗效高、安全、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辉;丁小军;何俊;陈璐;白健;张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联合血液净化救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临床救治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1岁),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进行血液透析救治的经验.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青年组的肾性衰竭比例较高,老年组肾前性、肾后性衰竭比例较高,经血液透析治疗,青年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老年组.结论:早期行充分血液净化、对症治疗,对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颜怀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核磁共振表现与分析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磁共振表现并判断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人工作学习中收集的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32例其他类型颈椎病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颈椎核磁共振(MRI)及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MRA结果显示观察组椎动脉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钩椎关节增生硬化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与MRA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对分析颈椎病病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星玉;邰剑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间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宣教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指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贾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性眩晕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手法复位推拿组)和对照组(舒血宁治疗组)各48例,观察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64.57%,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推拿加手法复位对于颈性眩晕治疗较之单纯扩血治疗更利于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艳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总结26例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认真做好用药护理,防止血管危象,积极对血运障碍、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和感染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是确保皮瓣存活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仙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讨120例口服避孕药止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阴道止血相关因素,以及口服避孕药止血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就诊的人流、上环、取环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超过2周的患者12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20例流血患者中,70例流血时间在14-20天,30例流血时间在21-35天,20例流血时间>35天.口服避孕药止血影响因素与感染、不良分娩史、宫内残留、多次人工流产史,及女性内分泌紊乱有关系.结论:计划生育节育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减少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恢复正常月经周期,避免再孕.

    作者:许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求佳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对我院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康复时间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为93.8%,较对照组87.5%的有效率有明显优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康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预后良好、治疗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康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我社区医院住院治疗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病因多,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往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陈明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红细胞指标筛查地中海贫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420例婚检人群,分别进行婚前地贫筛查,观察其筛查结果.结果:三种红细胞检测指标中以MCH试验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X2=160.93,153.6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MCV或MCH联合红细胞脆性试验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关系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疗单位的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原有的医院只管看病其他自理的心理已经明显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要发展新形势下的优秀的医疗团队,就必须要创新和发展医疗团队内部管理和调整.基础护理作为医疗体系中前沿、也是根本的一项工作,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护士而言,每天多必须面对不同问题的患者,所以基础护理是医疗过程中服务医疗的直接体现.本文针对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张爱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产妇健康护理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危害及针对性健康护理效果.高危妊娠可能会危害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是产妇难产的诱发原因之一,严重者会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全方面重点监护高危妊娠孕产妇,是母婴安全和健康的有效保证.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对孕产妇全面的健康护理,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并有效地避免了早产情况的发生.

    作者:薛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