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陈国平

关键词:PTGD, 急性胆囊炎, 疗效, 引流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PT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了对照组(P<0.01或P<0.05)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以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科学规范的临床路径是医疗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模式.

    作者:李培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的一般状态、病因构成、病情程度和治疗条件的差异可能导致ALI/ARDS病死率不同.APACHEII评分及氧合指数、低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肺内外诱因、糖皮质激素与ALI/ARDS的预后引起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ALI/ARDS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陈玉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活跃期分娩镇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

    硬膜外分娩镇痛在欧美很多国家已开展得非常普遍,成熟的分娩镇痛技术在国内三甲医院中也被广泛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并不甚理想,笔者就基层医院如何在安全、有效兼顾经济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分娩镇痛技术有如下体会:

    作者:唐春蓉;曾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之间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标准,并且无其他并发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常规组,对各组治疗30分钟以后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结果:雾化组在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比常规组有较大的提升,而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相对于常规组降低幅度较大.结论:雾化吸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比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更明显、更快捷、更安全,应当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周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供应室配合临床科室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为全院各临床科室提供所需的无菌物品,是医院临床一线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在供应室各环节的工作及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与临床工作人员有着比较多的接触,而由此产生的各种误会或矛盾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导致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才能尽可能减少矛盾,使供应室的服务于临床的机能更好地发挥,并真正地服务临床,服务病人,除了要求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临床科室间的了解与沟通,协调与帮助外,还要注意针对一些常见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作者:刘琍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42例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常规组按门诊医嘱自行服药,监测血压、血糖,试验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干预3个月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控制较常规组好,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作者:邵仁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胃镜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活动期多见于脾胃湿热证(60.7%),愈合期多见于肝胃不和证(62.5%),疤痕期多见于胃阴不足证(30.0%);脾胃湿热证多表现为糜烂、充血及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及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及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镜表现与其中医证型之间具有密切关联.

    作者:沈中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云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探讨云克静脉滴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观察31例RA患者用云克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结果:该药在改善晨僵,减轻关节疾病,消除肿胀,恢复受阻关节功能方面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其中消化道反应4例,静脉炎2例,乏力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完成疗程.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密切的临床观察及周密细致的护理是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玉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5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后为气虚血瘀痰阻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随机经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有患者41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中有患者5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比较患者治疗4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何亮昌;陈昌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颈性眩晕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手法复位推拿组)和对照组(舒血宁治疗组)各48例,观察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64.57%,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推拿加手法复位对于颈性眩晕治疗较之单纯扩血治疗更利于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艳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孕产妇健康护理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危害及针对性健康护理效果.高危妊娠可能会危害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是产妇难产的诱发原因之一,严重者会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全方面重点监护高危妊娠孕产妇,是母婴安全和健康的有效保证.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产妇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对孕产妇全面的健康护理,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并有效地避免了早产情况的发生.

    作者:薛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总结26例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认为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认真做好用药护理,防止血管危象,积极对血运障碍、皮瓣下血肿、皮瓣撕脱和感染等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是确保皮瓣存活的重要环节.

    作者:徐仙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预防手术加放疗所致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法按摩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方法:将37例乳腺癌术后首次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肩部运动、摸高运动、外展运动、避免在患侧肢体测量血压及静脉滴注.对照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给予手法按摩.结果:对照组18例中12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观察组19中4例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结论:手法按摩能有效预防或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早产的探讨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病因以及防治,降低早产发生率,早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199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总分娩5934例产妇中468例早产患者的病因以及防治情况.结果:早产的病因主要为孕母因素,胎儿因素,胎盘,感染,外伤等;早产发生率为7.89%;孕28-32W与32-37W比较成活率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高,P<0.05.结论:及早掌握早产的病因和发生时机,尽早防治,延长孕周,降低早产发生率,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作者:杨炜炜;黄沁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疗卫生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医疗卫生单位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人事管理优化配置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找到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有利于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50例锁骨骨折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与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7-2010年我院50例锁骨骨折,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组,保守治疗组给予三角巾悬吊和石膏绷带固定,手术治疗组给予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达到解剖对位,无骨折延期愈合,骨不连.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两者治疗效果均较好,但要掌握适应症.

    作者:周世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食品产李斯特菌污染检测方法研究

    单核李斯特菌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食品和自然界中,分析了目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对常用的检测手段做了一个总结,对各种检测手段的优缺点做了分析和评价.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不但具有精准、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特点,而且由于其不需要凝胶电泳过程,避免了环境污染.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手段将会是未来检测分析手段的一个趋势.

    作者:胡晓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8例桡神经麻痹的肌电图分析及康复与护理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结果分析指导下的桡神经麻痹的康复与护理,从而提高桡神经麻痹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8例桡神经麻痹病例在康复与护理措施实施前及实施3-6月后逐一行食指固有伸肌.指总伸肌.桡侧伸腕肌.旋后肌.肱桡肌.肱三头内侧头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查进行比较,康复与护理措施为严格按医嘱执行治疗措施外,根据检查结果行超短波,低频直流电刺激.康复训练.结果:自发电位(++).(+):由治疗前的27/28 (98%)到治疗后2/28(7%).MUP(++)及IP(++).(+):由治疗前的28/28(100%)到治疗后的3/28(11%).结论:根据肌电图分析结果,对桡神经麻痹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与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桡神经麻痹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巧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社区中76例结核病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结核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顾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小儿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小儿麻醉苏醒期是患儿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简要分析了我院26例麻醉苏醒期患儿的临床资料,详细探讨了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观察以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