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浮针推拿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周海涛

关键词: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针刺, 推拿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浮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浮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80例退休职工体检脂肪肝与血脂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企业退休职工,随机抽取其中的580例,根据B超诊断,并结合其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分析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的关系.结果:脂肪肝患病率69.14%,高脂血症者患病率60.52%.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中老年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均明显增高.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有密切关系,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沈自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空巢老人高血压的护理指导

    目的:分析老年空巢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提高老年空巢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自行制定调查表,调查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在心理、饮食、用药、及预防方面的认知程度.分析原因对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提高对高血压疾病的正确认知.结果:患者认知程度提高,能正确对待高血压疾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正确、规范的护理指导,能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经胃镜确诊的160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药,观察组在三联药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治疗结束后,胃镜检查评估溃疡愈合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和疼痛消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内镜检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和97.5%,对照组分别为88.75%和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7.5%和87.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少.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提高溃疡的总有效率.

    作者:全红梅;李大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PT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D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致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腹泻或大便失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28号三腔导尿管引流粪便,对照组采用气囊气管导管引流粪便,2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在控制大便外溢、肛周皮肤保护及患者舒适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三腔导尿管引流粪便能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减少肛周皮肤损坏、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舒适感增强.

    作者:王晓红;王建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全麻手术导尿不同时机对苏醒期的躁动影响

    全麻手术中导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目的是观察尿量,保持膀胱空虚防止膀胱过度膨胀引起恶性神经反射,与女性相比,男性由于尿道解剖特点,导尿管刺激尿道和膀胱颈部引起的不适比较强烈,尤其是在麻醉恢复期可能引起患者躁动.笔者对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于麻醉前10分钟留置导尿,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敷脐在治疗婴幼儿腹泻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西药和中药敷脐在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研究中药敷脐在治疗婴幼儿腹泻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患儿68例,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32例,中药敷脐治疗组36例.西药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口服妈咪爱及思密达冲剂等治疗;中药敷脐治疗组用止泻敷贴灵作脐部(神阙穴)敷贴,其它对症处理两组相同.疗程为5天,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中药敷脐治疗组有效率为94.4%,痊愈率为75.0%;西药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1.9%,痊愈率为40.6%.两组比较,中药敷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P < 0.01).结论:中药敷脐在治疗婴幼儿腹泻病中疗效明显.

    作者:周乐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蓝田头皮针针刺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小儿遗尿35例

    目的:观察运用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口服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及面色变化.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70名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味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加味,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田头皮针结合金匮肾气丸加温治疗小儿遗尿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金匮肾气丸加味.

    作者:高慧萍;强茂;孙志伟;吴青霞;陈顺如;马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00例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2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成功163例,占81.50%,抢救无效死亡37例,病死率为18.50%.结论:病死率较高,及时准确的的病因分析诊断对患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降低病死率,降低对各个脏器官的损害.

    作者:曾远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430例偏头痛确诊患者,全部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5~10mg/d,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以及第3个月末对全部患者各进行一次随访调查,对患者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频率、血压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本组430例患者治愈274例(63.72%),显效90例(20.93%),有效55例(12.79%),无效11例(2.56%),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治疗结束后,本组患者在头痛程度与头痛发作频率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P<0.05);盐酸氟桂利嗪的治疗用量在第2个月末及第3个月末时均较治疗开始时有明显减少(P<0.05);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全部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副作用较轻,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6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求佳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对我院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康复时间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为93.8%,较对照组87.5%的有效率有明显优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康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预后良好、治疗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康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7例,半椎板切除术5例,全椎板切除术6例,椎间融合术2例;经前路手术3例.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3-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15天.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有5例病例复发,1例患者手术治疗.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总优良率为96.1%.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益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8例桡神经麻痹的肌电图分析及康复与护理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结果分析指导下的桡神经麻痹的康复与护理,从而提高桡神经麻痹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对28例桡神经麻痹病例在康复与护理措施实施前及实施3-6月后逐一行食指固有伸肌.指总伸肌.桡侧伸腕肌.旋后肌.肱桡肌.肱三头内侧头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查进行比较,康复与护理措施为严格按医嘱执行治疗措施外,根据检查结果行超短波,低频直流电刺激.康复训练.结果:自发电位(++).(+):由治疗前的27/28 (98%)到治疗后2/28(7%).MUP(++)及IP(++).(+):由治疗前的28/28(100%)到治疗后的3/28(11%).结论:根据肌电图分析结果,对桡神经麻痹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与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桡神经麻痹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巧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神经外科医疗护理纠纷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的:提高服务意识与护理质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的质量与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秩序.方法: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与病人沟通技巧,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护理管理,并完善落实护理制度;针对常见纠纷原因制定具体措施;正确认识、及时处理护理纠纷.结果:法律意识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增强、规范化培训的加强、规范护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得护理缺陷造成的纠纷明显下降.结论:;在全面分析护理纠纷原因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作者:唐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检验医学是指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地收集和测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并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将这些数据正确地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去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生物、微生物、血清、抗原抭体、细胞或其它体液的检验,与其它检查技术相配合以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1].

    作者:凌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心肌运动异常与心电图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心肌运动异常与心电图对比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30例心肌运动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寻找一种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方法.结果:超声对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肥厚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正确率与心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直观、准确、敏感性高,对心肌运动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围术期护理对外科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外科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随机护理组和围术期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围术期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随机护理组(P<0.01).围术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随机护理组(P<0.01).结论:围术期护干预能明显提高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梦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硝普钠.酚妥拉明·多巴胺微量泵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护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结局,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或病死率,预后较差,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5年病死率达50%,8年病死率达70~80%[1],数十年来,心衰的治疗一直延续着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增加心脏能量的方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一直探索着更理想的治疗方案,应用微量泵联合应用硝普钠.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华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整体护理干预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EV71)引起的传染病.危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脑干炎、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肺出血,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1].手足口疾病发病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尤是≤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针对2010、11年手足口重症病例较2009年增多的趋势,我们组织学习卫生部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我们总结了近2年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诊疗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知秋;刘杰;刘清;张敏;李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刃针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观察

    代谢综合征(MS) 是指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理现象共同聚集在同一患者身上的征候群.MS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其中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在代谢综合征发病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刃针疗法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1],具有多层次调节的作用.

    作者:周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