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苗
目的总结19例尿道下裂患者阴茎矫形、重建缺损尿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一期带蒂包皮或带蒂阴囊皮瓣成形管状,重建缺损的尿道术前做好会阴部护理及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伤口和各管道的护理.结果1例早期并发尿外渗,其余没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使阴茎充分仲直,尿道口接近正常,改善美容,发育恢复正常.结论术前、术后会阴部的护理,术后经过细心的观察及做好伤口和管道的护理足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宋西元;王有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闭锁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特殊韵意识状态,常见病因为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四肢瘫,面瘫,延髓麻痹,状如昏迷,实则意识清楚,能以瞬目及眼球运动(多为垂直运动)示意,无其他随意运动.本病致死、致残率高,预后多不佳.本文是一例恢复较好的病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均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各级医院对实习护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护生要通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带教老师是护生从单纯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工作过渡的桥梁.但观行的基础护理教材中,传染病护理的知识所占比例很小,护生在传染科的实习时间又不长.因此,护生对传染科的实习不重视.上述种种因素都造成护生传染病护理知识的缺乏.笔者在十几年的临床带教中逐步认识到规范护教管理的重要性,并总结以下几点关于规范化带教的经验:
作者:李金英;齐德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临床和社区护理服务中,常常遇到一些因疾病的影响而被迫卧床的病人,且神志清醒、肥胖,其小便常需要两人以上协助,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为了减少护理人员或家属的负担,现将自制的接尿器介绍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动静内瘘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必备的血管通路,它安全且能长期使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建立动静内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前血管的保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钻研课堂教学艺术.所谓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得到艺术性运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想学,爱学的佳状态.
作者:谢冰;赵国玺;李莲;何小玲;卜让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留置针加用医用弹力网固定的效果.方法利用160例住院婴幼儿手足部位的留置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实验组加用医用弹力网固定留置针,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固定法,比较两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3天以上的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多(P<0.05).结论加用医用弹力网后,延长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人体在受到外来的暴力及劳损等伤害之后,可以引起筋伤,从而使受伤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1].经过急性期的治疗,上述症状大多能缓解,但下肢损伤患者在功能恢复过程中,往往易于重新出现患肢足踝部肿胀,且消退非常缓慢,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近二年来,我科用中药内服、中药熏蒸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此类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此综合治疗每10天为1个疗程).
作者:乐飞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简称宫血病),是指内分泌调节系统的功能失常,从而异致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规则出血的异常表现,临床上常出现较长时间的不易自止的流血和其伴随症状.
作者:李旭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制定培训计划,举办培训班、规定自学内容、参加学术活动等,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沟通与交流技巧的培训、传播手段和技巧的培训,使护士学会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必须有明确的问题目标;学会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学会实施计划并加以评价.在规范健康教育程序步骤的同时,注重对护士教育能力、组织能力、传导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的培训.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教育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
作者:于丽霞;刘建新;李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早孕病人在进行人工流产术时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轻病人对流产术的恐惧、紧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25例需做人工流产术的病人进行分组护理:观察组(65例)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病人在人工流产术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病人对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感受,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作者:易美玲;盘周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21例全麻醉术后复苏期躁动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患儿全麻醉术后复苏期的躁动特点及所带来的危害性,严密监测呼吸循环功能,掌握躁动指征:重视管道、呼吸道及输液等护理.结果121例躁动患儿因躁动造成静脉输液外渗或滑脱35例,胃管滑脱1例,导管滑脱2例,伤口出血1例,余82例躁动患儿仅安全平稳转出恢复室.结论全麻醉术后复苏期患儿躁动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而采取各种评估及安全护理措施是患儿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的关键.
作者:陈慕瑶;李芳;罗文颖;张翠梅;郑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老年肿瘤患者意味着人生的轨迹即将走完,其组织结构及器官形态发生变化,生理功能降低,心里机能也随着逐渐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充分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做好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护理,使老年肿瘤患者的有限时光过的较充实不流遗憾.为了解老年肿瘤患者的一般心理问题探讨其心理护理对策,我们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甘宜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病人超早期脑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超早期脑亚低温治疗后脑温、颅内压、预后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对预后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脑温、颅内压在使用后有明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超早期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人的脑温,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作者:黄世英;陈素君;许素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家知道,医院是个具有多种潜在危险因素的工作环境,如生物性、感染性、物理性及化学性因素等,而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尤其是临床的医护人员,如2003年的SARS,医护人员的全人口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平均发病率的38倍[1],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目前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已引起医院管理者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现将国内外医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职业防护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冰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慢性疾病及其伴随的疾病、摔倒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健康问题是老人就医的常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不应忽视老年病的疼痛主诉,需要熟悉疼痛与年龄、性别和各种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注意老年人疼痛与抑郁的关系,以及疼痛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英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软护理技能是做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具备的心智技能,它包括人际沟通、角色适应、语言表达、人机对话等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观察、思考、判断、计划、分析等经验的积累与表达[1].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提高软护理技能与提高自身的硬技术同等重要,它有助于护士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的职业微笑,得体的言谈举止,出色的人际沟通技巧,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心理引导,使门诊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所需要的佳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满足病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作者:董健;赵玉娟;邹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护理急救程序进行及时有效处置,首先按格拉斯哥法评分,在320例患者中≤8分110例,均行急诊开颅术,余132例为9~15分,其中37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又行开颅术,结果,死亡16例(5%),GR及MD中度致残占91.9%,SD和V占3.1%.此评分法简单、实用、易掌握,实施护理急救程序后,抢救时间缩短了2倍,抢救成功率提高了1.71%.
作者:张桂凤;刘小明;周三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高,幸免死亡者也往往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可促使或诱发第2次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作者:梁碧莲;黄钦秀;李凤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满意控制,易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疾病,影响糖尿病治疗的因素很多,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护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由于病程长,病人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出现厌倦、沉默、烦躁、情绪低落等现象,我们通过对86例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郭庆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