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轩
临床常见骨科女性病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在床上大小便.普通便器需搬动病人抬高臀部才能使用,不仅引起疼痛而且容易溅湿被褥,导致病人畏惧小便.同时又因反复将便器垫于臀下使用,增加皮肤破损发生几率,加重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感.在长期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我们发明了一种自制的小便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患者的好评和欢迎.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形的,通常叫做节育环.它的避孕原理在于:①干扰着床:炎症反应-损伤子宫内膜-前列腺素-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子宫腔液体性炎症-前列腺素-输卵管蠕动不同步-着床受阻.②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内膜受压、吞噬细胞-激活纤溶酶原-纤溶活性增强-囊胚溶解.
作者:赵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比较,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手术切除.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疗效确切,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肺结核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患者的肺部而引起人体一系列感染、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咯血是肺结核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约占肺结核患者的1/3-1/2[1],尤其是大咯血患者,极易发生休克和窒息,乃是常见的临床内科危急重症之一,倘若处理不及时、观察不仔细、护理不得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髋骨骨折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针对髋骨骨折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病情恢复情况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作者:孔秀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即可诊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
作者:侯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血气胸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伤后时间以及有无合并伤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结果:本组治愈52例患者,治愈率为100%.结论:抢救用品的齐全及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抢救病人赢得时间的关键.医护人员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及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是抢救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成功有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刘述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通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为恶心呕吐常见病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系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其它尚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作者:林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手术治疗是该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患者的精神因素护理问题.方法:对患者术后出现的精神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无一例后遗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夹层支架术后患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陈素媚;李美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158例中,使用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2种,左氧氟沙星使用频度高,药品的DUI<1.抗菌药物单用占比例高,为73.40%,二联用药为20.25%,三联以上用药为6.32%.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杨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依据早期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49例,非手术治疗组29例,应用统计学统计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手术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非手术组相比显著的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早期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且治愈率较高.
作者:陈伟鹏;陈高科;袁炳斌;吕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期宣教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直至分娩的初产妇3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9例与对照组189例.对照组仅做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定期检查外还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和产前培训,观察记录其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顺产率显著增加(P<0.05);手术产(剖宫产和胎头吸引产)率、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孕期教育和产前培训的孕产妇的产时并发症明显减少,手术产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d)分娩者,其发生率为5%~15%[1].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故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作者:尹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含量.方法:采用Grace Smart色谱柱(5μm,150×4.6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40nm,以峰面积计算.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按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吸收系数计算.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醋酸地塞米松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静;闫晗;潘攀;孙锐;赵璨;巩新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明确护理管理目标,督促检查护理工作质量是控制手术室护理职业风险,预防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安全的关键.
作者:汪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100例患者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手术流程进行.观察组患者先在耻联上3cm行一5~7cm的地方切开一个弧形口子,和皮肤切口相比的话筋膜要长1.5~3cm,用钝性工具把腹膜进腹撕拉开,根据粘连度判断附件可否留在里面.用弯钳夹稳定好子宫,对漏斗韧带、子宫动脉要处理好,往回到腹膜2cm处即可.如果患者怀孕12个星期的话,那就可以采取在腹部切口上将腹腔提出来,一旦出现子宫过大的情况,可以先处理干净好肌瘤,宫颈外口也需要动电刀处理,此时要将子宫提上去,阴道壁会凸显出来,阴道由前壁切进去,绕着宫颈环形将阴道壁贴紧,此时可以把子宫全部切除,宫颈膜的周围和阴道都必须提起来并且缝合完全,膀胱要在腹膜的尾部安置,腹直肌前鞘要缝合完全,皮下只需要3针.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观察组,两组之间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都要大于观察组(P<0.001),对照组的患者术后病率和使用镇痛剂的数量都要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要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腹下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切口小,肠道所受影响极少.皮下只需要3针,极大的减少了手术进行时间.患者在拆线后皮肤下不存在异物,发生疤痕增生的概率小,切口愈合速度快且美观.
作者:张菊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围术期的危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眼科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9.0%.结论:确保了患者安全手术的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医患关系,缩短了住院天数,使患者成功渡过围术期,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蒋文仁;宋维艳;何伟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与之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促进及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可以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护患沟通质量,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手术室是对患者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又是让患者恐惧的治疗手段.手术室的整体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对手术操作的质量,术后病人的康复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做好术前、术后访视,术前研究讨论,注重与手术大夫和麻醉医生的配合,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化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优质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守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征母婴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妊高征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妊高征.对照组采用常规妊高征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病房环境、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分娩前后护理等.记录两组患者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生率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或者顺产分娩情况、记录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先兆子痫或者子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择顺产分娩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新生儿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妊高征母婴健康,提高围生期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陈丽真;邱木幼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