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珍;程刚平;许航
卫生检验是一类为卫生执法、卫生监督、疾病防治和科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的不可缺少的工作,其实质就是通过实验对样品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咨询是否对人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探寻疾病的根以及为科研提供分析、推理的实验依据.卫生检验质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因为一经站技术负责人签发的检验报告即刻产生法律效力,而基层卫生防疫站每年有数千份检测报告单,数万个检测结果数据经签发而生效,因此这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卫生防病工作的成效,笔者就卫生检验质控管理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作者:吴建根;马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1999年11月至2000年2月20日,开展该手术20例,其中,枕叶2例,基底节区18例.方法:在静脉复合麻醉下,对照CT定位,运用激光血肿粉碎血肿及生化酶技术液化血肿,达到充分清除血肿的目的.
作者:吕正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看病难的四种表现,探讨了看病难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下对策:大力整顿药品市场、限制医院目标管理中的过高经济指标、缩短服务流程、提高医疗劳务价格和实施好转诊制度.
作者:张家钧;李燕;张少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液超滤对CPB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10月在高原地区(3700m)开展的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成血液超滤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于CPB前、CPB结束时、CPB后60min、CPB后120min、CPB后180min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AU)、气道峰压(PPEAK)、胸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和RI的变化.结果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在CPB结束时至CPB后120min,其PPLATEAU、PPEAK和RI显著升高(P<0.05),Cs、Cd明显降低(P<0.05),血液超滤组在CPB后180min时,上述各指标接近或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对照组在CPB后180min时,上述各指标未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两组相比,在CPB结束时至CPB后180min,上述各指标相差显著(P<0.05).结论高原地区CPB可引起明显的急性肺功能损害,血液超滤对减轻CPB引起的肺损伤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少勇;李素芝;易映红;张胜天;马楚云;邓红春;王巧玉;张红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该术式术中操作体会与术后疗效关系.方法:10例病患全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留置导尿管1~3天,术中尿道分破者,术后延长留置尿管时间至七天.结果:10例病人手术全部成功,8例完整剥离前列腺,2例分破尿道.8例术后分别3天去除导尿管,恢复正常排尿.2例破裂者术后七天去除导尿管,亦恢复正常排尿和前8例未破者疗效无差别.结论:Madigaus术式切除前列腺对病患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不经冲洗膀胱恢复正常排尿时间均为术后3天,术后能正常顺行排精,无尿失禁(术中不损伤内外扩约肌).住院时间短,费用明显减少,手术操作亦不是十分复杂,完全能在县市级医院推广.
作者:汪勇;胡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扩大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 1991年8月至2001年8月扩大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6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0个月.患者平均年龄33.4岁,术前病程平均21.6个月.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型 :Ⅰ型18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Ⅳ型2例.随访结果分为缓解、改善、无效和恶化.结果全部病例中缓解29.4%、改善50.0%、无效5.9%、恶化8.8%、死亡5.9%.结论扩大胸腺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治疗重症肌无力很重要的一环.
作者:刘宝东;许庆生;李建新;张建;董宗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探讨青年教师在临床课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青年教师具有可塑性好、与学员同趣、喜好先进教学手段、普通话程度高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临床积累少、缺乏自信等不足,提出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作者:宇捷;夏保京;王少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管理者个人的知识和智慧为依托,而人又是知识、智慧的唯一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医院管理事业的发展,乃是管理者个人的发展.作为现代医院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地位、作用、价值和使命,不断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素质,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宇捷;夏保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龋病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当前龋病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年龄、性别、民族及不同地区的人,都不同程度地罹患龋病.龋病及其它牙病会引发营养不良、风湿病、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各种疾病,直接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心血管病、癌症、龋病这三种疾病列为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实践证明,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龋病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王娌娌;朱韶红;张小玲;高玉环;张国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分析189例输尿管结石,以探讨不同位置发生的结石与肾图改变的相互关系.
作者:刘俊驰;杜素君;刘薇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99年五月开始,我们采用经右前外侧微创小切口行部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俊;阮应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好坏的体现,因此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使之不断保持在高水平是整个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近年来,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使我院的护理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作者:王芳;莫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器官系统教学法可以减少各学科之间相同内容的重复教学,缩短授课时数,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1].我们影像诊断教研室参加了3届医学本科的器官系统教学,现将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作一探讨.
作者:戚跃勇;孙清荣;王文献;邹利光;戴书华;高加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1998年2月至2001年7月经胸骨L型改良小切口行胸腺瘤切除术32例,其中合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1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徐树彬;郭斌;张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病理生理学既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又是理论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许多疾病或病理过程都与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通过对临床医生的调查,普遍认为病理生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作为一名医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好病理生理学知识,无疑对日后从事医疗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者,该课程又是一门承上启下的桥梁学科,既要综合生理、生化、解剖、免疫、病理、药理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联系临床的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的临床知识.所以,学生反映其理论复杂多变难以掌握.故在病生教学中采用一个独特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客观状况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能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这些复杂多变的理论知识,是我们每个病生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改变了过去教师照本宣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知识,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米志宽;赵振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校园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提供的交互式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管理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创建有吸引力的网站,并在校园论坛上发起一系列主题健康的讲座,提供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一致的主流信息,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作用,帮助年轻人健康成长.
作者:宋文强;陈卫;郭光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垂体后叶素广泛用于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出血的救治,而用于急性肺水肿治疗目前国内报道甚少.两院1999年2月~2001年7月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肺水肿2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烽;谭益;张新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鼻衄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且老年鼻衄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其中有些老人长期患慢性疾病,这些因素造成老年患者与正常人的不同心理.我们以心理护理的科学理论作指导,结合实际,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我院从1998~2001年收治的53例老年鼻衄患者实施了系统科学完善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次对10352名饮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本辖区该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仅为1.12%,新从业人员阳性率明显高于老从业人员;个体单位从业人员阳性率明显高于集体单位;还发现老从业人员在个体单位的阳性率高于集体单位.在其它方面如性别、年龄、不同饮食行业、不同地理位置,老从业人员与新从业人员本身之间无差别.本次调查老从业人员HBsAg感染率为0.74%,证实对饮食从业人员每年进行HBsAg携带情况检查的必要性.
作者:赵春琴;刘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肿瘤之病因.方法回顾三例睾丸肿瘤诊治经过.结果三例病例后病检均证实为NHL.结论睾丸原发性NHL不多见,临床症状典型,易与一般肿瘤相混,而导致不同治疗方案,终出现不同转归.
作者:汪勇;胡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