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刘国建

关键词: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并有糜烂和浅表溃疡.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在欧美较我国多见,病情亦较重.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所增长.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本文对我院从1988~2001年收住的84例绞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尤其对合并有血运障碍的绞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能及时诊断并及时手术是拯救生命成功的关键.手术以紧急解除梗阻为首选.

    作者:成磊珂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失眠的研究现状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在美国、澳大利亚及一些欧洲国家中,失眠的患病率为36~50%[1、2],国内93年的发病率为9.38%[3].失眠发生面很广,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见到,尤其在老年人和妇女中多见.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同时失眠症患者易于继发其它精神疾患[4].目前国内对失眠症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就国外近年来对失眠的研究做一回顾.

    作者:杨玉龙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脊柱结核的X线诊断

    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较为常见,临床诊断主要依靠X线所见及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在X线片上表现出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或消失,脊椎变形或脓肿形成.临床上出现腰痛,脊柱运动障碍,窦道,脊柱变形,低热和脊髓受累等现象.病理上脊柱结核多为体内其它器官结核病灶继发,由血行感染而发生.

    作者:齐学廷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TDP照射,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有效率82.4%(X2=5.04,P<0.05).结论:针刺+TDP疗法优于常规温针灸疗法.其预后与病变部位高低有关.

    作者:陈佳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我院血液秀析室的感染管理体会

    目的:提高血液净化技术质量,防止血透感染发生,做好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与监测管理,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标准,严格各项监测.结果: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控制血液透析室感染的有效办法,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文春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反映医院病人发展全过程和护理人员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主诉、病史、病情动态变化、治疗计划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病人住院费用的原始凭证以及某些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同时也是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

    作者:冯明芬;李双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EEG、BAEP、TCD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EAEP)、经颅多谱勒(TCD)三项检查对脑外伤后综合征(PTBS)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临床诊断为PTBS的病人2月后行EEG、BAEP、TCD检查.结果:EEG异常率75%,BAEP异常率69%,TCD异常率流速12.5%,血阻指数78.12%.结论: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反映脑外伤后期大脑皮层及脑干功能与大脑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以及它们各自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银珠;李巧云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浅析《内经》司揣内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指导意义

    司揣内外包含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原理,体现了诊断疾病的全过程.临床运用这一思维方法,可以把辨证施治和辨病施治相结合,从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两方面指导临床诊病,辨证用药,为中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方法和理论.

    作者:姜文;刘玉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谷胱苷肽制剂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谷胱苷肽制剂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8名志愿受试者po谷胱苷肽片和im谷胱苷肽注射液后,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谷胱苷肽浓度,以3P97药动学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po谷胱苷肽片不同剂量(900mg、1 800mg、3 000mg)后全血和血浆中谷胱苷肽浓度与服药前比较未见明显增加.im谷胱苷肽注射液(600mg)后,全血中谷胱苷肽浓度在基础值附近波动,血浆中谷胱苷肽浓度有明显变化,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Tmax为0.25±0.23 h,Cmax为20.39±10.44μmol·L-1,t1/2为2.49±0.87h,AUC0→∞为72.39±19.18μmol·h·L-1.结论:人体po谷胱苷肽的利用率很低,po谷胱苷肽不能使体内谷胱苷肽浓度达到有临床意义的水平.

    作者:赵语;陈钧;蒋学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1997~2003年医院出生资料人口统计分析

    80年代以来,中国日益增长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双胎或三胎以上比例增加,出生缺陷等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为了解河南省的动态变化情况,将1997~2003年河南省61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住院分娩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赵悦淑;孙利环;王兴玲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解毒明目口服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解毒明目口服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98例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分别采用二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二组病人均常规用无环鸟苷眼水及氧氟沙星眼水点眼,治疗组口服解毒明目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及半年时观察视力及角膜变化,检查方法用裂隙灯、荧光素染色法.以视力提高,荧光素染色(一)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1%,对照组为72%.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毒明目口服液能有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且无复发.

    作者:崔艳文;任小强;王进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

    母乳是婴儿适宜的天然营养品,母乳喂养的优点及重要性被大家所认可.然而,在护理产妇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产妇的乳头平坦或凹陷,造成婴儿吸吮困难,导致乳头皲裂,不能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现将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阐述如下:

    作者:冯静;李秀梅;李洪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控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O)的变化及血脂康对其影响.方法:用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5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和CRP,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血脂康2粒,2次/日.在治疗1、2、3、6月后复查血脂、NO和CRP.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11.12±3.23μmol/L比15.78±4.26μmol/L,P<0.05),而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87±1.38mg/L比2.03±1.43mg/L,P<0.05).血脂康治疗1月后,NO浓度显著升高(11.12±3.23μmol/L比12.93±3.14μmol/L,P<0.05),治疗2月后CRP显著降低(3.87±1.63mg/L比2.83±1.51mg/L,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和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应,血脂康治疗可以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动脉内膜的慢性炎性反应.

    作者:张发成;白玉云;扬少清;王秀芝;高金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康妇特栓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康妇特栓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0例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I°)的妇女,随机分为康妇特栓组与微波治疗组,分别采用康妇特栓置阴道与微波组织凝固治疗.结果康妇特栓组,治愈率93%(110/118);微波组,治愈率91.6%(121/132),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下腹坠胀,阴道灼热感,阴道出血发生率,康妇特栓组0.8%(1/118),微波组7.5%(10/13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妇特栓治疗宫颈糜烂I°,应用简便,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裴玉玲;李苹;郭进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康复肾胶囊中浸膏颗粒制剂工艺研究

    在室温下,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以样品的吸湿率、休止角等数据对康复肾胶囊的成型工艺进行考察,结果加入约20%的微晶纤维素与淀粉比例为1:1的混合辅料制成的颗粒罐装工艺佳.

    作者:杨立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中风病人恢复期康复与护理体会

    中风急性期后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偏瘫、不语或语言蹇涩,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中风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并回归社会,是至关重要的.现将笔者二十余年来护理中风病人的点滴体会加以整理,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黄芪饮片配合治疗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部位性传播疾病,常易复发,给病人经济和精神造成巨大压力.2001年11月~2004年5月我们采用经济简单的黄芪切片泡茶饮用配合电灼治疗尖锐湿疣和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江;沈翠蓉;陈智;陈清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联合百为坦口服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8例疗效观察

    顽固性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缠绵,以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2002年6月以来采用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配合口服百为坦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就资料完整的48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锡勤;王爱勤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应用国产闭合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0例

    应用国产闭合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费用低,是治疗先心病的一种理想方法.本院自2003年2月~2004年4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其中应用国产闭合器成功治疗膜部VSD共10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树云;贾继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kg-1·d-1,qd连用5d,对照组34例单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有效率97.37%;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6例、好转2例,有效率70.5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比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冯璐璐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主管:中华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社,中华医药学会